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2-12-31 10:34杜红禹王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病理学病理公众

杜红禹 王远

众所周知,病理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特殊学科,它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变化,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广泛,它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病理学是以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药理学等为基础,并将上述学科知识融合、提高,综合运用上升为病理学中关于疾病发生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理论,进一步探讨疾病发生时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解释临床疾病所出现的症状、体征等问题,成为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想学好病理学,必须要有组织胚胎学、解剖学这样的基础学科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临床各系统的常见病也要有一定了解,且病理学部分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病理学的授课学时相对有限,学生反映在课堂上不能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课下又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渠道,从而对病理学产生了畏难的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病理学在本科的教学中属于急需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门课程。

1 病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1]。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法单一、学法单一,有些老师更是“照本宣科”,只是简单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反映课堂内容枯燥,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整堂课很难保证全神贯注,故学习效果一般。

1.2 内容抽象,学生课堂上难以完全消化

病理课程中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内容,其中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再生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属于总论内容,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规律,而后面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章节属于各论内容,研究各种疾病的特殊规律。总论与各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必要基础,学习各论必须联系运用总论知识,同时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两者互相联系,密切相关。由于病理学内容覆盖面大,且难点众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理解及接受新知识能力又是参差不齐,因此,有部分学生对病理感到“头痛”,甚至厌烦,极大的降低了学习积极性。

1.3 理论联系实际

病理课程的学习中,包括理论课的学习以及实习课的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病变的基本改变和特点,而实验课中,学生便可运用学到的知识对看到的教学切片进行诊断。但这个转换过程,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许多学生理论知识牢靠,每一种疾病的病理变化都能牢记于心,但面对真正的病理切片时,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运用所学知识。这正是由于学生们接触病理知识的渠道较少,除了课堂讲授和书本之外,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现阶段学习的合适资源。

2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在病理教学中的可行性

2.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初于2007 由美国的两位教师提出,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学生们可以在课前提前观看教师录制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完成作业。这种模式自实践以来反映良好,相对于传统课堂,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自我思考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他们的学习时间及地点更为灵活[2]。同时,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和内心的想法,这种教育模式无论是对教还是对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2.2 微信公众号

微信是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智能终端的免费应用程序,通过网络,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文字、语音、视频交流,并可传送图片、视频等信息。而微信公众号是在微信基础上推出的一点对多点的信息推送平台,它作为新媒体中的一个载体,沟通时效性高、推送内容丰富,还具有群发功能,它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将文字、音频、图片等内容共享给订阅用户,还具有一对一、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素材管理、自动回复、订阅推送等功能。并且,微信公众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更好的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4-5]。通过这一平台,每个人都可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能实现在微信平台上和特定群体之间进行文字、图片和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增高,我国的智能手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而94.0%以上的智能手机都已经安装了微信。而在高校中,大学生的手机使用率接近100%,并且在校大学生几乎都是微信的活跃用户[6-7]。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医学各专业相关的微信公众号,构建了多样化的移动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及时共享,既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并且得到了普遍好评。由此可见,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病理学教学,具有较高的可行性[8]。

3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在病理教学中的优势

与传统网络教学相比,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病理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3.1 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强大功能,如群发消息,资源推送、信息咨询、资源共享等,教师可在课前上传预习资料,包括PPT、微课视频、电子教案、相关病例、测试题等[9]。这些丰富的资源是对传统课堂的扩充,既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由于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还可根据本节课内容选取典型病例,提出引导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诊断思维。如消化系统这一章节中,胃炎、胃溃疡和胃癌都是重点内容,且三者存在内在联系。通过一个由胃溃疡发展为胃癌的这样的一个经典案例,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胃炎、胃溃疡以及胃癌的发展过程,病因、各自临床症状及病理特点,比起参照教材的“照本宣科”,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2 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授课前,可把重点内容做成小视频、PPT 或者其他形式推送到公众号,学生在上课前可自行下载资源进行预习。通过课前预习,除了可以延长课堂时间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总结、归纳相关问题,针对自己的难点在课堂和教师进一步探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们反映的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完全消化课堂内容的问题,同时又增加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微信公众号里资源丰富,除了书本知识外,还有课外的扩展内容,如最前沿的研究热点、病理名师的讲座等,各种资源学生都有权限进行观看,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资源,而这些都依托于微信的普及性和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便利性,这使得学习过程更为轻松,并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10]。

3.3 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碎片化时间是指人们在工作或正式学习之余可以利用的短暂的、闲散的、零碎的时间,是穿插在某一个整体时间段内的一种相对零碎而短暂的时间,如乘地铁途中、排队、等人、等车、睡前等不确定的“零碎”的时间,都是碎片化时间[11]。碎片时间个体化现象十分明显,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尤为明显,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且分散,而且由于各种移动电子产品的使用导致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被碎片化,从而很难静心下来完整地只做一件事情[12]。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们的碎片化时间不再浪费。只要是移动互联网覆盖到的地方,微信就可以正常使用。而手机更是当下不可或缺的生活单品,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公交站等车、食堂排队打餐,课堂间隙、甚至是准备入睡前都可以随时拿出手机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学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碎片时间,通过日积月累,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们可以因此获利。并且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智能手机除了是沟通工具外,就是一部娱乐工具,他们在空闲时间里用手机打游戏、刷视频,白白浪费了这些碎片时间,甚至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神,也是沉迷于玩手机。通过在微信公众号上的学习,手机对于学生来说便不仅仅是娱乐工具,还是一个学习工具,这也有助于改掉当下大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

4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病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4.1 注册微信公众号

搜索微信公众号注册平台,申请注册一个公众号,完成基本信息的填写,然后将公众号推送给学生,学生只需关注该公众号,只要有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便可及时获取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及资源[13]。

4.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PPT 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制作。而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旨在使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应有别于传统教学。

病理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介绍一些疾病共存的基本病变、发生和发展规律,而各论是在总论的基础上,分系统的具体阐述各种特定疾病的特殊性。笔者根据各论和总论的特点,并参照大纲要求,先将内容分为几个大模块,然后在大模块的基础上,再根据知识点细分为若干个小模块,如肿瘤这部分内容,可以先分割成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个大模块,在此基础上又可细分为良性上皮组织肿瘤、良性间叶组织肿瘤以及恶性上皮组织肿瘤和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消化系统这一章内容中,可以先按脏器分成几个大模块,如胃部疾病、肝脏疾病、大肠疾病等,然后再根据每一种脏器的疾病进行细分,如胃部疾病大模块细分为胃炎、胃溃疡、胃癌,肝脏疾病大模块细分为肝炎、肝硬化、肝癌,这样,逻辑更为清晰,知识点更为细化,学生容易接受。此外,在相应模块中,除了理论知识外,插入经典病例,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题的环环相扣,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课程内容主要是数字资源,教师可提前将教学内容录制成3~10 min 左右的小视频提前上传,同时也可上传 PPT 课件及音频文件等,教师在内容编辑时,既要突出教学重点,符合教学目标,又要注重风格的轻松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进行学习[14]。

5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病理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过程: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提升。

5.1 课前资源的推送与学生的自我检测

任课教师需提前准备好学生自主学习材料并通过公众号提前推送给学生,并确保和课程相关的一系列短视频、幻灯片或练习题等都会存储在平台上,学生可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上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提问和讨论[15]。此外,教师和学生也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在约定的时间内,学生自行去公众号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微信平台的互动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可根据本次推送的内容进行一个小测试,学生通过自我测试检测出哪里不足,并把自己存在的问题上传至公众号。

5.2 课中探究

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号,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比对,最终筛选出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学生最为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上予以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个体讨论,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所在,勇于讨论,勇于质疑,而不是简单的给学生公布答案。讨论结束后,由授课教师给子总结、归纳,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强化。

5.3 课后提升

课后依然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强调的是课堂知识的内化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给出课上知识点的拓展途径,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仅限于书本,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且,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体验,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

6 可能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大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方式,而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对于一些适应性较差的学生,在学习初期可能出现抗拒心理,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学习进展情况,必要时给予支持和引导。

微视频的制作存在一定难度,要做出精美的视频,教师要学会一些基础的剪辑软件,并尽可能寻找更多更贴合本次课内容的资源,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视频尽量精简,阅读材料也不宜过长,便于学生的有效学习[16]。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使学生接触的资源更为丰富,知识面更为宽广,因此教师需提升自身能力,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做课前的准备,要注重积累临床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回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7 总结

综上所述,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并且增加了师生互动频率,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促进病理学教学改革,这种模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病理学病理公众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肿瘤病理:从检查到报告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