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文深度学习策略
——以《五石之瓠》教学为例

2022-12-31 11:11崔静芳
中学语文 2022年31期
关键词:高阶文言文深度

崔静芳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指学习者在复杂情境中,通过对知识联结、重组、创造,进而解决新问题的较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或心智活动,是批判性思维、创新创造等高阶能力的核心。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重点文言字词的简单记忆和浅层的理解之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的转变。

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浅层化、低阶化的普遍现状,深度学习理论为文言文教学的变革提供了实施策略。鉴于此,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的教学为例,以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为宗旨,将深度学习理论运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改变当前文言文教学的“低阶化”现状。

一、优选“适切性”的学习内容

高阶思维指向的是复杂的学习情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机械式地识记知识,而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进行拓展延伸,实现知识的转换和迁移,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优选“适切性”的学习内容,既要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又要让学习内容富有挑战性,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有效迁移,由浅入深的层进式学习,进而实现思维的高阶化发展。

1.优选背景铺垫性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选择应该基于学情。高二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文言字词的基本用法,他们借助相关资料也能大致疏通文意。可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和学生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距离,因此教师需要优选背景铺垫性学习内容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编排方式,以新时代高中生应具有的思想情操为隐形主线。在同一主题的统摄下,我们可以寻找相同或者相似的背景铺垫性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百家争鸣”,节选了儒、道、墨三家作品《〈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又同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承载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理念。教师要从整体上引导学生通过对儒、道、墨三家经典作品的研习,理解和掌握选文的精神内涵。在《五石之瓠》的教学中,教师要优选诸子的经典语段作为背景铺垫性学习材料,在诸子的经典语段中浸润思想,体现整体性的观念。再由整体向局部倾斜,重点把握和《庄子》相关的经典语段,通过与同单元《〈老子〉四章》思想的对比以及《庄子》其他篇目的对照阅读,学生更能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2.优选“主题”拓展性学习内容

围绕富有挑战性的有限主题,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好地传承与理解传统文化精神,从而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优选“主题”拓展性学习内容,启示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拓展文言文阅读的深度和厚度,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与文化追求。《五石之瓠》主题明确,紧紧围绕着庄子“有”和“无”的辩证思考整合有效资源,层层深入,实现少量主题的深度覆盖。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有限主题,积极主动地求同存异、思辨批判。《五石之瓠》的“主题”拓展性学习内容包含“主客问答”和“有无探究”两个板块。“主客问答”板块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从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中,读懂寓言故事,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无探究”板块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别从“有”“无”之感、“有”“无”之辩、“有”“无”之悟三个方面梳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深入理解庄子文章所蕴涵的深层哲理。

3.优选审美启发性学习内容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论认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既需要符合学情,又要具有挑战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学习不仅是为获得知识,而且是要运用知识,实现知识间的转换和迁移,情感的互通互感。由于生活阅历的单薄,学生仅限于对文本进行鉴赏,无法穿透文本的层次结构,深入文本内部。要实现学生本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教师要优选审美启发性学习内容。审美启发性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动态情况下,打破常规,摆脱观念的束缚,拓展思维,将其内心深处的情感、深层结构、意志品质逐渐激发出来。庄子擅长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向庄子的思想深处,只有深入理解道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才能去传承、弘扬道家思想。

二、创设“复合型”的学习情境

深度学习的核心理念认为,认知的发展是内在思维与外在环境互动的结果。因此,高中文言教学需要创设有效情境。所谓情境,是直接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具体环境,包括人活动于其中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特定情境,教师可以在情境中融入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创设“复合型”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积极探究,由此促使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提高。

1.创设驱动性问题情境

驱动性问题情境是指围绕一个驱动性问题,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师应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贴近现实生活,聚焦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真实的驱动性情境才能呈现真实的学习成果,也才能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表现出对文本的深度理解。驱动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的主观体验在多向度的探索空间中不断深入,呈现出持续输出的学习状态。比如教师在《五石之瓠》课堂导入时,创设情境:梅树有花也有子,梅子美味香甜,食用价值丰富,而梅花只能供人欣赏,可是,历来人们咏叹的多是梅花,而非梅子。请同学们结合《五石之瓠》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梅花意象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等诗句,既联系了新旧知识,又可以引发学生的高阶思考。“结合《五石之瓠》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看似普通,实则是教师设置的驱动型情境,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引发内在的认知联系,“梅花”也就成为了“无用之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驱动性情境中调动自己的主观体验,全方位地沉浸式学习,由浅入深地认知文本。

2.创设个人体验情境

深度学习针对不同阶段的学情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情感体悟等方面发生持续且深远的影响。个人体验情境需要学生与以往的所学知识产生联系,积极主动参与,整合认知、技能、审美等方面能力,建构有意义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每位学生在情境中采用不同的视角,对文本的结构、情感等产生不同的体验,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五石之瓠》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经典作品,简短的寓言故事里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要融入“表达与交流”活动,学生对《五石之瓠》中所蕴含的哲理经历了“有”“无”之感、“有”“无”之辩的思考之后定会有所感悟,这些感悟如能诉诸笔端,定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据此创设个人体验情境:周国平所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作为新时代的后浪们,你们如何看待“有用”“无用”之争呢?请你从某一个或两个方面来进行写作。这种情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进而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3.创设社会生活情境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倒抛物线的关系。知识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繁琐。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创设情境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能唤醒学生的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学生不仅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更要在文本学习中走进作者内心深处,体悟文本的文化价值。人类的学习是社会性的过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外,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将课堂知识运用到课外,积极回应社会和他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将课堂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比如教师创设如下情境,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有同学说,无用的不学,有用的就学。请联系自身的经历或者体验,谈谈你的理解。在特定社会生活情境中,紧紧围绕着“有用”和“无用”这一主题,让学生从文本走出课堂,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正视自己的内心,提升精神境界,实现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转变。

三、整合“互动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的问世,使得语文课程学习内容不断升级,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方式也相应变化,使得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更为复杂。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语文教学应该整合“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变革传统课堂结构,使学生摆脱模式化学习,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深度学习中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1.活动体验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积极、和谐的活动体验,可以促进深度学习。活动体验要以统摄性的关键概念为指引,引导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共同合作、相互质疑、共同探究,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要从操作层面给予必要的指导,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的可能性,也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梯度性。活动体验应由易入难,引导学生思维的提升。教师要抓住活动体验的核心,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在《五石之瓠》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药方”开展活动体验,设置活动任务:《五石之瓠》中庄子给惠子开出的药方是“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呈现逍遥游的状态。请同学们谈一谈庄子的“药方”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分小组进行讨论,由组长总结观点,组员或补充或辩驳。教师以“药方”为关键概念,以交流讨论为重要手段。在反复实践与交流讨论中,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从更高层面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在活动体验中实现深度学习,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2.信息化背景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还需要整合信息化资源。整合信息化资源并不是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选出最佳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授课模式,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群体智慧的和谐共生。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资料中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当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使用,要注意适度原则。例如,在学习《五石之瓠》时,可以借助漫画、视频等,让学生对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进行基本解读,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向课外延伸,如让学生观看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中关于道家思想的片段,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近道家文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成为高质量课堂的必然追求。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结合统编教材的编写特点,优选“适切性”的学习内容、创设“复合型”的学习情境、整合“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系统的指导框架。正如书名所示,《高质量作业设计:实践方案》确实为高质量作业在广大中小学的践行提供了实践方案。作者团队在广泛的调研基础上深度地剖析了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普遍存在的六大问题:机械操练痕迹太浓,忽视作业的趣味性;过于强调书面作业,漠视形式的多样性;复习巩固取向独尊,轻视作业的生成性;作业布置照搬粗造,淡化作业的设计性;注重全班整齐划一,无视学生的差异性;作业批改处理简单,弱化反馈的指导性。与此同时,针对学生作业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概括,并提出对症下药、个别化、差异化的反馈指导建议。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团队还进一步建构了“三维度六要素”的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即目标维度上的课时目标的关联性、学生学情的针对性、难度要求的层次性和目标功能的整合性,内容维度上的鲜活性和形式维度上的多样性。

——高旭旭,《中国教育报》2022 年10 月26 日10版

猜你喜欢
高阶文言文深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基于高阶LADRC的V/STOL飞机悬停/平移模式鲁棒协调解耦控制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