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律:打开生成的过程
——以《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为例

2022-12-31 11:08文|魏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语段景物语感

文|魏 星

语文教学是人类语言认识和学生言语认知的对立统一。人类语言认知主要表现在规范的语言文本及语文知识上,学生言语认知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言语经验上。推动二者之间转换生成的中间环节是“行”,也就是“用语言来做事”。充分打开语言实践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在“做”中想清楚语言“这回事”,并且用“这回事”来做好“这回事”,进而实现人类语言认识和学生言语认知的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规律。

语文教学的“转换律”,就是探寻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进行知、行转换的内在秩序和规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特别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同时强调要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初步具有良好语感”“形成个体语言经验”。重新设计课堂的准则,就是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选择组织学科知识,然后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逆向设计,通过学科实践的“行”来获取规律性的“知”,进而以规律性的“知”来提升学科实践的“行”。

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节选)》。这一课处在“长课文”教学单元,人文主题是“成长”。教学时可以“寻找成长的足迹”为主题,架构“读一读不同年代的成长故事”“辨一辨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秀一秀自己的成长故事”等学习任务群。单篇课文的学习,要有机落实“通过概括主要内容、引用人物的语言、选用关键词句等方法概括小标题,聚焦关键语段体会人物形象,这样就可以把长课文读得明白些”的语文大观念。把语文大观念或核心知识转化成个体经验,从“应然”到“实然”,是一个复杂的转换生成过程。

教学从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始:“这篇课文很长,想一想:哪些内容不需要老师教了呢?”交流中聚焦在看似会实际上还存在盲点的地方,比如让学生把小标题写在黑板上,发现有些小标题不妥帖,如第五部分的“雨来被枪毙”不准确,雨来真的被枪毙了吗?学生再次阅读,有的认为要加上引号——雨来“被枪毙”,有的摘取了关键词——河沿上的枪声,有的引用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志不在年高”,这样就掌握了加小标题的方法。

接下来做一件事:“哪些内容还需要老师教呢?用绿色笔标识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段落,用黄色笔标识一个最难理解的段落。”交流中聚焦绿色和黄色重叠的地方,主要是两处:一处是雨来和鬼子做斗争的语段,最能表现“小英雄”品质;一处是景物描写的语段,“景语”中蕴藏“情语”,而这两部分正是化解长课文学习的突破点。

先是聚焦“与鬼子做斗争”这一部分: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多数学生能抓住具体语句来体会雨来的勇敢,无论鬼子怎样威逼利诱,总是说“没看见”。教师强调读书是一种揭秘行为,要抓住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来理解。学生沉入文本的细处,从“捡来的”这句话发现雨来不仅掩护了李大叔,而且也救回了女教师的生命,在危险的情况下表现得沉着、镇定和机智。教学继续走向深入,学生从“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一语段感悟到雨来的爱国,而英雄总是与爱国联系在一起的。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朗读这一段,你想传递自己怎样的情绪?”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有的想传递敬佩的感情,雨来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有的想传递同情的情绪,毒打的场面太血腥了;有的想传递出那份感动,当读到雨来的血滴下来,溅在识字课本那几行字上时,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有的想传递痛恨,头脑中出现了鬼子枪杀中国人的画面。顺着学生的回答,引导理性思辨:“有人说,战争让妇女、儿童走开。像这样有些血腥描写的文章,不应该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学生一致不认同,在思辨性表达中深化了认识。

重点语段的教学突破了学生表层的认知,而景物描写的语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题目中的“小英雄”似乎没有直接联系,可以去掉吗?学生一致认为景物描写作用很大。将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第五部分的开头放在一起比较阅读:

片段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片段2: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学生的讨论打开了:课文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时间、地点、特殊的斗争环境,为雨来的出场做准备;第五部分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两处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心情,第一部分表达了轻松、愉快的心情,芦花村非常美,而第五部分表达了沉重的心情。心情不同,景物描写的颜色也不同,第一部分描写芦花的白,第五部分描写云朵的红。在获得“景语皆情语”的认知后,让学生为课文补写一个景物描写的语段:“课文的结尾充满戏剧的色彩,‘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如果增加一段景物描写的句子,你会写吗?”学生写得十分精彩,比如:“绚丽的晚霞照在还乡河上,非常壮观。芦苇笔直地站着,像一排排士兵。水哗哗地流着,像是在唱一首献给小英雄雨来的赞歌。”

上述教学充分打开转换生成的过程:一是引领学生经历“会→不会→会”的动态循环转换过程。学生能够读懂大部分的内容,同时存在着看似知道实际上比较模糊的地方。由“会”“看似会”转为“不会”,这是教学转换的枢纽;二是引导学生经历“语感→语理→语感”的动态循环转换过程。教学先从学生的个体语感体验开始,再从语言现象中提出特有的规律性认识——语理层面,最后再次回到本原的语感和语用;三是引导学生经历“个体知识→公共知识→个体知识”的动态循环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运行的,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下沉。如上述《小英雄雨来(节选)》的教学,需要掌握“长课文阅读策略”及“景语皆情语”的核心知识。教学时不是直接传递知识,而是先将它下沉在“寻找成长的足迹”的任务群中,下沉到“哪些知识不需要教、哪些知识需要教”的认知经验中,下沉到文本所表现的审美情境中。建立起基于生活情境与个体经验的“旅行地图”,才能由“想得到的美丽”到“看得到的风景”,最终抵达“走得到的景点”。

第二阶段:打开。学生进入任务情境后,要经过系列的探究、体验、质疑、求证、评价的学习过程。比如上述教学,师生共同确立重点语段,由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而步步深入语言的逻辑思维结构,立体地建构雨来的英雄形象。打开的过程尽管遇到活动受阻、过程不畅、难以转换的地方,但始终强调学生已有的言语认知经验,始终运用“试错”机制,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空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和闪耀的亮点。

第三阶段:上浮。在经历学生的探究过程后,要向上引领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进而进行语言的迁移运用。上述教学始终体现教学即评价的理念,根据学习现场中学生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表现,经过有意识的发现和概括性的点拨,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原理性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个体言语经验。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波动的、生生不息的转换生成过程。布朗运动的模型告诉我们,自由粒子的运动是乱蓬蓬的,然而,粒子的运动却又严格遵守着一种秩序和规律。充分打开转换生成的过程可能看起来有些“乱蓬蓬”的,但“乱蓬蓬”的背后不正是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吗?

猜你喜欢
语段景物语感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