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与责任调适

2022-12-31 15:52张继明马书君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系传统教育

□ 文/张继明 马书君

一流本科教育是实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体工程,其本质是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这就需要对传统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由于教师是高校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建构者,因此教师在改革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何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成效。基于创新教学的需要,高校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模式下扮演的知识权威、课堂与课程的权威以及学生管控者等角色,重塑其角色和职能定位,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想、新标准和新要求。概言之,一流本科教育的推进要求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重点是促成教师角色与职能的积极调适与有效适应。

传统教学体系中的教师角色与职责

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知识授受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尤指在我国应试主义思想引导下的教育教学体系。尽管在我国素质教育从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方针被提出,到各地方和基层在不同层面上积极探索,前后已经三十多年时间。在此期间,大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也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但严格来说,大学教学改革的成效是模糊的,甚至是不容乐观的,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始终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所批判,并突出地表现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其他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突出、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自我管理与责任意识匮乏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大学生素质和大学教学的担忧或批评。究其缘由,在于我国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并未真正摆脱传统教育学思想的束缚,学生未能在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获得思想、思维、学习力及适应力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体系之下,从人才培养的思想与观念,到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再到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都在根本上遵从于传统教育学或教育哲学思想[1]。甚至,长期以来高校普遍探索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都未真正突破传统教育学体系的控制。如果传统始终无法突破,即使是在“众创”背景下,高校的创业教育依然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而所谓的传统教学体系在教育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当下,其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教材的权威剥夺了学生自由、自主、探究、发现、创造的权利,而恰恰社会的进步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培养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显然,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在传统教学体系下,教师的角色是相对单一化的,负责向学生传递既有的课程知识,即教师作为授业者的基本职业角色;为了确保这种传递的有效性,教师还承担组织学生、管理课堂的管控者职能;如果说教师、教材和课堂的中心地位及其权威反映的是一种教学生态,那么,教师角色及其职能还表现为这种生态、秩序的维护者;如果说教师已经对这种生态和秩序形成了依赖,成为这个传统秩序的受益者,而打破这个秩序、建构和适应新的秩序又会对其带来一定的挑战,甚至这种变化或变革会对教师既得利益造成某些冲击,那么,对于变革的拒斥、对传统秩序的维护就成为教师重要的、隐性的职能。教师据守传统教育学和传统教育教学秩序,既可能是基于一种利益的考量,也可能是出于思想观念和理论、素养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主要表现为对时代变化和社会进步缺乏敏锐的把握,对于环境变化下人才结构的更新要求不能及时了解,因而也缺乏主动学习、更新素养结构的自主意识。在此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时代和社会进步中一种滞后的因素,而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滞后性因素,并有意无意地维系这种滞后性。这就是传统教学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与职能以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学生是既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教师权威的服从者,是课程与课堂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在封闭性结构中缺乏自主意识和自主空间的、缺失生命力量的、选择与创造的需求遭到抑制的、具有物化特征的个体,他们难以体会到生活世界的真谛,因而很少去主动探索生活、寻求生活的幸福,当然也不了解市场与社会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和生命。他们既是教育世界乃至生活世界里的“被压迫者”,也是自我的“奴役者”。所以,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解放的力量在特定的教育场域之下,反而成了奴役受教育者的力量,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引导受教育者通向幸福与自由的力量同样在特定的场域内,变成遏止学生获得身心解放的阻力。所以,教师必须从这种传统的角色约束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新的教学体系的建构,发挥本有的解放使命。

社会变迁中高校教育和教学使命的变化

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及教学方式的产生与变革,从根本上而言,是教育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推动的。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思想在其诞生伊始,标识着教育探索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因为其适应了19世纪初德国对稳定社会秩序的要求。同时,它也适应了教育规模增长过程中对教育组织形式进行变革的需要。杜威新教育学的出现、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的实施,则都从根本上反映了彼时中国社会深刻变动对教育变革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对传统的大学教学体系进行批判、反思和改革,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教学体系或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思想观念和相关理论的更新、建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或一个业已发生巨变的社会结构对教育所提出的新标准。正如从赫尔巴特教育学到杜威教育学,与时代变迁因素推动下教育世界包括理论世界与生活世界发生改变一样,今天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变革背后存在着社会发展驱动的必然性。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及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启动,都反映了中国新时代环境变迁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及由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甚至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创意经济的转型发展期间,个人在参与社会过程中拥有了愈来愈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由、竞争、选择成为市场条件下个体参与公共、组织生活的主要方式;从另一个视角来说,个体在获得了国家赋予的更多自主性的同时,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成为“社会人”。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个人拥有了更多自主选择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必须承担起一定的风险,包括选择失败、无可选择(失业)等。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形态的进化,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已经由一般劳动力的规模性推动转向人力资源乃至人力资本的创新拉动。那么,在社会转型期间,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也必须进行系统性变革。如果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反映了高等教育适应新时代、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则是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大学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为自己负责、为人生负责、为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以及自主创造的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意味着大学必须重构教学体系,包括课程的设置与评价、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及师生关系等,都须进行深刻改造乃至重新设计。这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反映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才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充分尊重学科、课程、教学规律,尊重大学组织的独立性及其逻辑要求。这正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来,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在普及化时代,新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尤其是智造社会的生产关系,更需要大学持续创新教学,培养具有创造性适应力的新型劳动者[2]。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从课程与教学到管理与服务,都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主旨,以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并获得职业、专业发展,最终实现个性自由与生活幸福为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范式,能够在有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向,并有意识、有能力地为此承担责任;在职业发展中,能够通过优秀的核心能力竞争,包括专业素质以及在思维、视野、创造、意志力、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优势,赢得竞争优势,实现专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提高生活品质,增强为自己负责、为家庭负责、为组织负责、为社会和国家负责的能力,也即在追求和实现专业、职业成长的过程中达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种个体的成长以及赖以实现价值目标所需的主客观条件的获得,便是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宗旨,是大学改革的目标。从以学生为教育、管理的对象,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做学生的服务者;从制造社会需要的工具,到培育推动社会发展的人,这反映了一流本科教育的真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唯有通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整个体系的变革和重构,才能真正获得存在于新型知识经济社会的价值基础,才能成为推动我国社会顺利转型和升级的进步力量,这彰显了一流本科教育的时代价值。

教学模式创新中教师角色与职责的重新定位

从以学校为本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到兼顾社会、个人与学校三者多元需求的新教学模式,这种变革是一个结构性的变革。所谓结构性变革就是指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包含了多重要素的系统,要真正突破传统的束缚,就必须做出全局性、系统性的变化,也即系统必须进行重构,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达到优化功能的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发生结构性变革的过程中,无疑教师作为模式中的核心要素,也必然要发生角色与职能的变化,并改变其与其他要素间的关系,如果教师摆脱不了传统的限制,甚至如果教师在这场改革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改革的成效亦难以保障。因此,教师重新进行角色与职能的定位,既是社会变化客观使然,也是教育改革驱动的结果,同时还反映了教师的教育使命乃至社会担当。

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语境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征在于学生、教学资源与教师之间关系的重构,而重构的关键词主要是自主、选择、责任、引导。具体来说,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彰显,自主权进一步扩大,与一般学分制相比,学生在教师和教育资源面前的自主空间大大增加,因为其不仅获得了选择教育资源的自由,而且还获得了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机会;既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或课程强加给学习者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也摆脱了传统课堂或课程学习框架下教师作为组织者、主导者乃至控制者给学习者形成的有意无意的束缚,学生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之下、适宜的时间里,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如此,这种教学管理或学习服务制度促成的是一种教育生态,而学习者则是这个生态中的有机组成,这就实现了教育世界真正向生活世界转化的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背景下,这种高度自主和灵活的教学安排将成为大学普遍的选择[3]。当然,学生在主体性不断增强、自主权不断扩大、自主选择的机会不断增加的同时,其责任意识和承担责任的能力也将获得同步的发展,因为主体性的内含之义就是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而自主选择的过程则是一个承担风险、为选择负责的过程。显然,责任意识和负责任的能力的获得,也正是在新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下个体实现生存、发展的客观所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所需。那么,在教学理念发生颠覆、传统教学场域秩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教师的角色与职能将发生何种变化?从表面上看,随着学生自主权的扩大,教师与学生间的疏离关系亦愈加明显。毋庸置疑,在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两者间的时空关系的变化,即两者之间在时空上发生重合的机会大大减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更多时候是交错性的,因而这也意味着师生的权利实现和责任承担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然而,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教师权力与职责的式微,相反,教师需要在转变思想和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与职能有着新的定位。第一,教师将成为“新课程”的建构者。显然,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发展的需求真正成为课程与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因而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发展的复杂含义,研究时代、社会及市场对新型劳动者的要求,研究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在此基础上改造传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进行一场教学资源的革命,以建构起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真正反映以生为本、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适应力的教学资源。显然,教学资源如课程如果缺乏充分的价值,无法为学生成长提供养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具备实施的基本条件。第二,教师将成为学生评价的实施者。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学生获得学分和获得成长必须是以有效的学习为前提,因此如何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确立怎样的有效性标准,如何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就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而学生评价的主要职责将落在教师身上,这是教师教学学术权力的主要内容。这意味着,教师将作为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实施质量也就是学生发展质量的监控者、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守门人。当前,教师成为被动的被评价者,学校依靠行政权力对教学实施督导和评估的模式影响着高校教师教学自主权、管理与服务的主动权,是新一轮高校评价改革必须着力变革之处。第三,教师将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绝不等于放任学生自流。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是需要监控的,尤其是在学分制及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必须是与相应的规制体系相结合的,这既是基于大学生在自主空间中放任行为的防控,也是基于大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选择理性与学习方式等的引导,尤其是后者,大学生如何合理使用学习自主权,如何提高学习质量,需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指导。当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与职能一定是更加多元化的,但上述三种角色与职能是在此新框架下首先需要强调的。

猜你喜欢
体系传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