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护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3-01-02 00:26栾桂珍杜云红荣文丽
护理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热强直性脊柱炎

黄 菊,李 娟,栾桂珍,杜云红,荣文丽,王 莉*

1.潍坊医学院,山东 266033;2.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3.山东中医药大学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opndylitis,AS)是一种以关节炎症和新骨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炎性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脊柱强直和关节畸形[1-2]。该病起病隐匿,致残率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在加重病人及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对社会劳动力供给也造成一定影响[3-4]。因此,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医疗负担极其重要。近年来,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不断完善和创新,其独特的治疗优势为本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全身及局部病变已经成为改善病人预后的必要措施[5]。现就强直性脊柱炎概念、发病机制及常见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强直性脊柱炎概念及发病机制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现代医学名称,中医古籍中将其称为骨痹、肾痹、脊痹等,没有统一的名称[6]。焦树德教授首先提出将“大偻”作为其中医病名,该名称最早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指肾督亏虚、养气不足、长期劳损等,外因指风、寒、湿、邪入侵机体。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致正气亏损,寒邪内盛,最终脊柱伛偻,形成大偻[7]。大偻产生的原因与肾气不足、邪气入侵等因素密不可分,故其中医干预围绕补肾祛邪实施督灸、内热针、中药熏蒸、穴位敷贴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起到温肾壮阳、温经通络、通督止痛的作用,从而有效发挥中医中药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独特优势,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2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1 督灸疗法 督灸兼具经络、腧穴、艾灸、发泡等多种特色中医绿色疗法,不仅能够起到温阳补肾、祛风除湿等效果,而且经济、安全,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广泛应用。董甜甜等[8]研究显示,督灸组与西药组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热像图温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督灸对改善因血管扩张、炎性组织增生引起的疼痛效果明显。该研究采用可以捕捉微弱炎症变化的红外热像图技术,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疼痛情况。左政等[9]探讨长蛇灸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免疫因子调节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及相关细胞比率差异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长蛇灸介入 辅 助 性T 细 胞17(Thl7)/调 节 性T 细 胞(Treg 细胞)/辅助性T 细胞1(Thl)调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细胞免疫紊乱,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有关。此外,有研究表明,采用自制艾灸机和特制艾条,实施逐经督脉灸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肠道微生物和肠黏膜免疫反应有一定影响,在改善病人主次中医证候、炎症因子水平的同时,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数量,提高机体免疫力[10],治疗效果突出、安全有效,但由于样本量小以及对肠道微生物种类缺乏相关研究,有待继续研究。1 项关于督灸的系统评价也证实了其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病人腰背疼痛等症状,改善脊柱僵直状态,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值得临床借鉴[11]。

2.2 内热针疗法 内热针即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深刺激并恒温加热,从而达到放松肌肉,缓解局部疼痛的效果。有研究显示,与普通电针相比,使用内热针可以有效缓解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全身症状、体征及腰椎活动度,并能显著下调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12]。此外,张志晖等[13]探讨内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最佳温度,发现45 ℃组病人脊柱活动能力改善程度及调控红ESR、C 反应蛋白水平方面明显优于42 ℃组、50 ℃组,可作为治疗优先选择温度,并且内热针还能够下调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生成,为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进展提供有效手段。此外,有研究证实,内热针的温热效应不仅可以加快炎性物质吸收与代谢,并且对处于严重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加强自身恢复能力[14]。王军威等[15]对病情较为严重且病变位置较深的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内热针治疗,强刺激临近夹脊穴及督脉上横突间部位后发现病人主要体征、ESR、C 反应蛋白等改善程度优于单纯针刺组。内热针疗法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新兴疗法,在增加局部血液供应、降低肌肉张力、改善病变关节功能及保证安全等方面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泛,但其抗炎作用机制及疗效仍需继续探索。

2.3 中药熏蒸 中药熏蒸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操作易于控制,效果确切,在临床广泛应用。侯燕等[16]研究显示,中药熏蒸在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疼痛、身寒、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药物组,其温热效应对治疗风寒湿痹型病人有明显增幅作用。此外,张皖东等[17]采用相同熏蒸方并加服五味温通除痹胶囊进行治疗,发现二者合用能显著上调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 表达,在控制腰背疼痛及疾病活动程度等方面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降低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有关。同时,内服补肾强督方加减与寒痹外用方熏蒸合用可以有效缩短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晨僵活动时间,并且能降低中医症候评分,缓解脊柱疼痛,为中医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18]。除此之外,随着熏蒸疗法在临床的不断应用,需针对不良反应(如烫伤、咽喉疼痛、虚脱、皮肤色素沉着等)做好预防措施,对病人加强健康宣教,在发挥中药熏蒸活血通络作用的同时,降低病人不必要的负担[19]。

2.4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主要通过中药对穴位的刺激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丁琴等[20]发现,秦氏代灸膏穴位敷贴对缓解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医证候(如活动受限、脊柱疼痛等方面)以及改善脊柱活动度、ESR、C 反应蛋白优于普通西药组。金舒纯等[21]运用远程健康检测仪探讨风痛膏穴位敷贴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病人经络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该膏方在具体症状如腰背僵硬、发冷、腰膝酸软等方面改善明显,并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变化,使经络状态能够被量化和评估,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客观化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深入研究。黄芳芳等[22]在“三九”时节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发现将节气、腧穴和药物三者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中医证候,增效作用突出,并且无不良反应,在寻求疗效确切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5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用于缓解脊柱及肌肉疼痛、僵硬状态,起到疏通经络、舒筋解乏的目的[23]。贾峻等[24]采用补肾通督手法进行治疗,点按两侧夹脊穴及督脉上的穴位,并对颈椎及腰椎采用斜扳法,胸椎采用分按法,动静结合模式对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脊柱关节粘连效果显著,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晨僵时间。一项国外研究表明,使用深层组织按摩法,即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肌肉组织对治疗的反应进行深度按摩,在浅筋膜及背伸肌上按摩时使用不同的力量,可以有效降低病人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及疼痛强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肌肉组织的压力及神经反射刺激等有关,可以考虑作为促进病人康复的辅助手段[25]。此外,李世龙等[26]根据骨关节活动以及骨关节功能解剖生物力学特点对老年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持续性脊柱平衡推拿,发现该手法可以有效缓解病人肌肉痉挛,降低机体肿瘤坏死因子-α、IL-6 和C 反应蛋白水平,在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度,调节脊柱营养供给方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2.6 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即采用多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综合干预,在发挥中医特色的同时,对病人各项指标的恢复起到增效作用。滕金艳等[27]运用督灸配合补肾祛瘀针法对缓解急性发作期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疼痛介质水平以及神经免疫及应激状态具有显著作用,二者效果叠加,临床疗效增强。任英杰等[28]采用改良督灸联合火针治疗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即通过中医辨证针对肾虚寒湿证型强直性脊柱炎配制督灸粉,加强补肾散寒功效,为中医辨证论治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可行方案。陈澜[29]探讨隔姜灸与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二者结合在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运动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方面疗效突出。此外,内热针与尪痹消方熏蒸配合能有效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局部循环代谢,减少炎性病变发生,解除肌肉痉挛状态[30]。亦有研究证明,中药熏蒸联合针灸能够明显改善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老年病人ESR、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31]。刘霄[32]探讨温针灸及推拿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影响,结果显示远期疗效佳,复发率明显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中医综合治疗提供可行方案。

3 小结

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实施持续、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治疗和护理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是一项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由于操作简单、方法灵活、安全性高,且效果理想,受到广泛认可。根据病人病情采用督灸、内热针、中药熏蒸、穴位敷贴,推拿按摩等多项中医护理技术,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增强病人治疗信心,并且在控制疾病发展、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不断推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康复治疗中的全面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内热强直性脊柱炎
外出踏青排内热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标准化管理模式对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
黄芪当归汤益气又补脾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污泥内热式炭化技术探讨
臭菘靠“内热” 融冰的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