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2023-01-03 14:29刘建成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辽宁盘锦12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髓内出血量下肢

刘建成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人民医院 (辽宁 盘锦 124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髓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出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46.21±1.21)mL、出院时间(7.21±1.23)d和骨折愈合时间(6.01±1.21)个月低于对照组出血量(126.55±5.77)mL、出院时间(9.24±1.55)d和骨折愈合时间(8.45±1.27)个月,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对照组为(17.13±2.91)分,观察组为(17.21±2.21)分,P>0.05,而治疗后两组下肢功能评分均改善,而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31.13±2.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13±2.21)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行走功能,并减少术中出血和加速骨折愈合。

下肢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率较高,包括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增多,下肢骨折的发生率呈现出相应的趋势[1]。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视下肢骨折的治疗。由于周围软组织缺乏,血液供应差,高空作业或使用车辆等意外跌倒或暴力伤害,导致下肢特别是中小腿各种骨折的发生增多。与中青年人群相比,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病,身体抵抗力差,部分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导致手术风险增加,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髓外固定影响血液供应,容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髓内钉固定是治疗此类骨折的常用方法。而以往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操作简单,但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是现阶段治疗这类骨折更合适、更实用的方法,特别是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这类手术更加方便[2,3]。本研究选择本院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髓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出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总有效率,分析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1~80岁,平均(65.21±2.33)岁。合并高血压有12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糖尿病8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1~81岁,平均(65.44±2.88)岁。合并高血压有11例,合并冠心病2例,合并糖尿病8例。两组资料比较,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伤口早期清创缝合,患肢外固定或牵引。进行了患肢的X射线片拍摄,必要时进行CT检查,并初步测量了骨折肢体的长度和直径。采用消肿止痛治疗,消肿后手术治疗。确定了加压锁定钢板的应用方案。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切开复位手术或有限切口手术。术中麻醉起效后,在骨折处上方,沿纵切口,在胫骨前方和外侧完成留置钢板操作,并用螺钉固定,最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取髓内固定术治疗。采用髓内固定术,首先选择合适的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选择合适的体位(仰卧、侧卧、漂浮),必要时用牵引床牵引固定患肢,常规消毒放毛巾,闭合复位或小切口、皮肤切开、皮下组织分离对骨折端进行闭合复位暂时复位固定。选择好髓内针进针点开口,逐步扩大髓质,结合骨折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髓内系统(如PFN、PFNA、Gamma钉或交锁髓内钉),装入髓腔内,再钻螺钉固定髓内针,按常规条件闭合切口[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出血量、出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下肢功能评分(采用FMA下肢功能评分,0~34分,分值越高则下肢功能越好)和总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

参照Iowa评分标准,对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显效:Iowa评分在90分以上;有效:Iowa评分在70~89分;无效:Iowa评分低于70分。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4]。

1.5 统计学分析

在SPSS22.0软件中,计数样本实施χ2检验,计量样本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出血量、出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46.21±1.21)mL、出院时间(7.21±1.23)d和骨折愈合时间(6.01±1.21)个月低于对照组出血量(126.55±5.77)mL、出院时间(9.24±1.55)d和骨折愈合时间(8.45±1.27)个月,P<0.05。

2.2 治疗前后下肢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功能评分比较,对照组为(17.13±2.91)分,观察组为(17.21±2.21)分,P>0.05,而治疗后两组下肢功能评分均改善,而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31.13±2.2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6.13±2.21)分,P<0.05。

2.3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0%,而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

3.讨论

在临床研究中,下肢骨折是常见的病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肢骨折越来越多,如意外摔伤、高空作业、使用交通工具等暴力伤害。特别是小腿下段骨折,由于周围软组织缺血、供血不足,髓外固定可影响血液供应,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损伤类型之一。对骨折的治疗原则已由单纯治疗转向对生物的固定。依据病情特点,治疗效果明显,能使患者早日康复。

老年人下肢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与身体功能下降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治疗结果的稳定性,医务人员首先考虑的是临床手术。但在具体操作中,忽视了老年人造血系统薄弱等局限性,加之软组织缩小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手术难度加大。结果提示,采用常规固定方法,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期感染、关节僵硬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这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有负面影响[5]。

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主要在X射线透视下完成。随着电视X射线机的广泛应用,解决了X射线防护问题。目前比较重视骨折复位、钢钉选择、并发症预防等问题。下肢肌肉丰富,骨折发生后,复位难度较大,整个手术时间有时较长,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后感染和内固定骨折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常见并发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合理扩眼、穿钉等,注重提高患者术前免疫力,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等。它可以防止术后感染和延迟愈合。在下肢骨折治疗中,交锁髓内钉具有髓内钉负荷小、无应力遮挡作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骨折和胫骨骨折的首选方法。骨折复位可以在不暴露骨折部位的情况下完成,这可以保证正常的血液流动,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闭合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骨折,严格掌握髓内钉治疗适应证,透视下手术等,总体效果理想,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髓内固定效果明显,根据骨干和小斜形骨折指征,对髓内钉手术无明显影响。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针对性治疗,可以减轻炎症,避免伤口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指导,使其了解相关注意事项,能够积极配合术后的康复治疗,避免病情加重[6]。

髓内钉固定效果明显,根据骨干骨折及小斜位的适应程度,对髓内钉操作无明显影响。另外一些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可能导致错位和不稳定性。当骨折排列不规则或不稳定时,髓外固定的作用更明显。随后的治疗则是考虑植骨术以及实际的情况,根据需要来进行移植。工作中,要抓住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确选择髓内钉能克服骨折移位,减少负面影响。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避免产生变质现象。随后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避免伤口感染,防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以适当的指导,使其了解有关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以X射线透视为主要检查手段,进行下肢骨折闭合髓内钉固定。由于X光机的广泛应用,使得X射线防护问题得以解决。骨折复位、钢钉固定是目前预防并发症的较好方法之一。术后骨折复位困难,整个手术时间有时较长,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复位的钢钉有矩形、V形、X型等。固相萃取法更可靠,前两个问题都能解决。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是术后感染和内固定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中,需要加强无菌操作规范的执行,合理扩大视野,术前注意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可防止术后感染,延迟愈合。总的来说,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可作为股骨折、胫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且负重小,无应力遮挡。不暴露骨折部位就能完成骨折复位,能保证血流正常,促进骨折快速愈合。事实上,髓内钉的闭合效果是有一定区别的。比方说,对于股骨骨折和胫骨骨折,前者疗效不如后者。无特殊情况下闭合复位的患者,可用开颅复位加髓内钉固定。骨折周围软组织多为考虑因素,粉碎性骨折应避免游离骨折块,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锁定方式。下肢骨折采用闭合髓内钉固定,对髓内钉治疗的适应症、透视手术等要求严格。总体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血量(46.21±1.21)mL、出院时间(7.21±1.23)d和骨折愈合时间(6.01±1.21)个月低于对照组出血量(126.55±5.77)mL、出院时间(9.24±1.55)d和骨折愈合时间(8.45±1.27)个月,P<0.05;可见,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创伤轻,患者术后恢复快。老年人下肢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机制与骨质疏松、肌力下降、下肢无力有关。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下肢骨折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临床上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以手术复位为主,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达到治疗目的。不同固定方式的患者在这一时期预后有显著差异。有关研究表明[7],髓外固定是目前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的一种常用方法。尽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固定会损伤患者下肢的骨膜,有可能妨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学者建议行髓内固定[8]。一般认为,临床治疗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医务人员首先考虑临床手术。而具体的手术中却忽视了老年人造血系统的薄弱等局限性,软组织萎缩使手术难度增加。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恢复期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增加了关节僵硬度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这种情况会对患者的骨折愈合产生不利影响。而髓腔固定是一种新的固定方式,它不仅能给骨折断端带来均匀的应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抗转位和抗弯曲能力,对防止剪、扭等应力引起的二次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下肢骨折行灵活髓内固定有助于改善预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骨折患者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进行髓内固定和干预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还需要高度重视加强医生对手术技巧的掌握,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髓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行走功能,并减少术中出血和加速骨折愈合。

猜你喜欢
髓内出血量下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