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实施对辽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2023-01-03 08:46王伊洋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员国辽宁省辽宁

王伊洋,金 花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于2020年11月通过互联网视频会议的方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即RCEP)。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1]RCEP15个成员国的贸易总额、经济体量、人口数量均约占全球总量的1/3,具备经济体量大、包容性强、发展潜力广阔等优势,是一个互惠、高水平、全面现代的经贸协定。和世界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相比,RCEP突出表现为包容性更强,RCEP不光包括投资、跨境交付、境外消费等服务贸易、有形贸易、争端解决等传统议题事宜,还触及金融、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等新事项。RCEP货物贸易开放度超过九成,远远高于WTO开放标准。我国与日本第一次通过RCEP实现双边关税减让调节,对中日来说具有历史意义。抓住RCEP的发展机遇,探讨辽宁如何在RCEP新规则下更好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辽宁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概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辽宁省最为重要的经贸合作区域就是RCEP区域。2021年,辽宁省对RCEP国家投资企业中,备案的已经达到21家,超过欧盟和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总和,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40%以上。RCEP国家在辽宁省投资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0%。

从表1可以计算出辽宁省2021年对RCEP国家进出口额合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东盟10国)2500.3亿元,约占辽宁省对外贸易总额的32.4%。进出口同比增速最快的是韩国,为40.7%,其次是东盟(10国),为28.9%。图1反映了辽宁省对各国(地区)进出口占比。

表1 辽宁省2021年外贸进出口国别(地区)数据[2]

图1 辽宁省对各国(地区)进出口占比[3]

由表1和图1可知,RCEP已经成为辽宁省对外投资比例最高、吸引外资增长最快、对外贸易规模最大的经贸合作区域。[4]另外,在货物贸易方面,日本是辽宁省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东盟,韩国是辽宁省第五大出口市场。进口方面,澳大利亚是辽宁省第二大进口市场,日本是辽宁省第五大进口市场。

二、RCEP实施对辽宁的有利影响

(一)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利于辽宁省企业利用日韩原料与产品

累积规则通过拓展原产品的定义,事实上产生了一种“排外效应”,将会引导企业更多地将产品订单和价值留在RCEP成员国范围内。从区域整体产业链来看,这将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东盟10国+5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内的自由流动,参与生产制造,巩固和优化自贸协定区域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韧性,从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辽宁省企业能够利用RCEP区域累积规则,优先采购成员国的零部件及其原材料,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原料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优化企业供应链。尤其是中日、日韩依托RCEP建立自贸关系,为辽宁企业更好地利用日韩的初级产品、中间产品、零部件与原材料等营造了良好条件。如日韩的芯片制造业、日本的链条传动零部件制造业,拥有较强的实力,但要和欧美分割市场。而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下,辽宁省企业采购日韩相关产品零部件,享受关税优惠,提高中日韩链条产品在欧美链条市场的整体竞争力。而如果采用欧美的零部件就享受不了关税优惠,不利于区域竞争力的形成。

(二)削减贸易壁垒,形成贸易创造效应

RCEP协定使得目前成员国之间纵横交错标准各异的经贸关系得以统一与简化,各国之间的贸易障碍和贸易壁垒得以打破,在成员国范围内建立全新的贸易规则体系。在这种贸易体系下,贸易规则简便,可操作性强,关税降低,资本、服务、技术、商品流动速度空前加快,能够形成“贸易创造效应”。这些政策和规则,包括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新的海关程序与法律、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等,从制度上大幅度提升了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程度,使辽宁省与RCEP成员国之间拥有宏大的合作前景,将对辽宁省开放体制机制建设、电子商务、口岸经济、对外投资、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以及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5]

(三)RCEP程序简化将带来新的贸易空间

按照RCEP规则,区域累积原则可以在原产地规则基础上使用,这样能够在15个成员国构成的区域内部集聚产品原产地价值成分,即价值成分会涵盖RCEP所有的价值成分。[6]这些规则将大幅度提升协定优惠税率的利用率,为跨国企业进行产业布局提供更加多元与灵活的选择。[7]RCEP在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上,把原来各国之间的海关通关进行了统一与简化,运用信息技术、抵达前处理、预裁定等先进高效的管理方式方法,推动生鲜产品如肉蛋、奶、蔬菜、水果快速通关,对易腐货物、快运货物等力争做到货物抵达后不超过6小时放行。

三、RCEP实施对辽宁的不利影响

(一)对辽宁省部分产业造成冲击

RCEP的实施,在产业重新分工、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过程中,也将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中国对于日本进口的排量在2 500cc—4 000cc的柴油乘用车给予税收优惠,从25%降低至15%左右。对日韩在钢材、机电产品等产业附加值高领域的关税减免,客观上会造成大量相关产品进入辽宁省市场,对辽宁省中低端制造业形成压力与挑战。辽宁省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钢铁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等比重较大。[8]伴随RCEP生效,优势地区会向非优势地区出口相对便宜的产品,一些产业市场将遭遇外来产品的挤占,辽宁省内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企业出口量会因此价格跌落。协定生效后,劳动密集型产品也面临同样的情况,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成本降低,RCEP成员国间将会出现越发剧烈的出口竞争。辽宁省传统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生产制作与加工、服装等产业将受到东盟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巨大影响。辽宁省的部分高端服务业,如养老服务、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会受到来自RCEP较强成员国的竞争。

(二)省内成本增加可能导致投资转移

我国人均工资水平逐年提升,投资办企业的成本增加,廉价的劳动力正在从优势变成弱势。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跨国企业自然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投资、生产。原本考虑在辽宁省的投资,就有可能转移到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家。RCEP下关税壁垒被打破,RCEP成员国间货物流通更加自由畅通,被内外兼顾的一般贸易将逐渐代替以返销为主的加工贸易。辽宁省邻接日韩的优势逐步丧失,同时人工成本高、依赖国内市场等劣势被放大。这种情况下,一些劳动密集型韩资、日资企业或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外企就有可能将战略中心从辽宁省转移到我国其他省市或者其他国家,导致辽宁对日韩的进出口贸易额减少。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RCEP规则的研究与普及

目前,大多数企业负责人和企业员工对RCEP的认知有限,对于RCEP贸易规则并不了解,不知道RCEP对相关行业企业的产品进出口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很难将RCEP转化为企业优惠政策。因此,辽宁省商务厅、辽宁省各海关、辽宁省外贸协会等部门与辽宁省各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大对RCEP的研究,探讨如何以大连为中心港口和物流中心,利用RCEP和区位优势带动辽宁省企业的发展。组织和动员全省经贸类科研人员,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考察、问卷、文献调查法等方式,洞悉RCEP贸易规则,了解RCEP成员国概况和省内企业的情况,为辽宁省RCEP贸易规则的发展提出具体的资政建议或培训,引导企业根据RCEP协定优惠关税,选择重点开拓的区域与市场。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对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如对RCEP贸易与投资规则详细解读,宣传和普及关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成员国市场与辽宁省可能存在的供求关系进行预测分析,为开拓RCEP成员国市场进行思想、理论准备。[9]

(二)精准定位辽宁省产业在RCEP的位置

东盟在运输设备、铁、铜、镍、铝、铅、锌等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等方面需求较大。日本的粮食、肉类等农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的进口占比较高。[10]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制造业不够发达,对机械和交通设备、陶瓷玻璃及化工产品进口需求量较大。而辽宁的出口优势产品正是贱金属及其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及其零部件与大型机电产品。所以,辽宁省可以将其作为对RCEP成员国出口的主要产品进行布局。辽宁企业应充分利用中日之间第一次大规模降税的时机,全力开拓日本市场,力争取代对日本出口的他国企业的位置,实现弯道超车。办好“辽宁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览会”,发挥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的影响力,向RCEP成员国以及全世界推广辽宁的产品。另一方面,通过在沈阳市举办“韩国周”,大连市举办日本商品展览、“辽宁—日本贸易洽谈会”等形式,把RCEP成员国的资金、技术和产品引进来。探索设立国家级经贸合作论坛“中日韩高端产业经贸合作论坛”,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在辽宁举办“中日韩投资贸易博览会”。鼓励辽宁省企业利用丝路基金与亚投行,参与RCEP成员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北方重工集团、中铁九局集团、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一工程公司等为代表的基建企业在稳定东盟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发新西兰、澳大利亚与日本市场。由于新西兰、澳大利亚对项目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实施标准、市场监管、履约监察相对严格,辽宁企业应在总结过去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式开发投资,避免风险投入。

(三)优化调整产业链供应链

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供应链环节加入辽宁省产业建设与发展中,促进辽宁省行业企业形成更加完备和细化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世界第一,市场规模巨大,对于全世界的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帮助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国内大循环,有利于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三菱商事调整战略发展规划,不断升级中国市场,在辽宁省彰武县投资新建鸡肉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该项目年屠杀活鸡3000万,生产熟食2万吨,带动1000户、5000人的就业岗位,上缴利税6000万元。类似这种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辽宁省内市场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辽宁省应大力推动。利用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及时对接RCEP相关标准,调整行业资本准入标准,尝试取消中外企业合作限制性条款,增强与日韩科技企业合作发展黏合度,加强与他们在医疗、IT、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合作。[11]鉴于日韩在RCEP中作出的高水平承诺,鼓励辽宁省企业在高端制造业和汽车产业等领域通过并购、参股与投资的方式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

(四)加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RCEP签署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辽宁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省拥有完整产业链,优势突出,能够出口高中低端不同档次的产品,具有和RCEP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工业基础。辽宁省要尽快融入RCEP、中欧投资协定以及CPTPP等跨区域框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实现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大范围的经贸往来。[12]一是为提高贸易快捷化,辽宁省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按照RCEP规则,推进区域相关制度改革,切实将原产地累积规则、货物贸易关税减让规则落实落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切实履行投资开放与服务贸易的承诺,提升政策透明度。伴随着RCEP生效,辽宁省相关企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要面对来自RCEP国家企业的竞争与挑战,所以辽宁省企业要有充分的准备,对标域内先进产业水平,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断升级,力争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要借力RCEP,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与韩国、日本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建设边境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深化与日韩俄蒙朝5国开展经贸合作,同时加速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健康发展。一方面在东联日本、韩国的基础上,西连新欧亚大陆桥,北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南入东南亚国家,同时不断深化与北美、非洲、欧洲等地区的对外经贸往来,打造更广阔的合作开放平台。

猜你喜欢
成员国辽宁省辽宁
辽宁之光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五大洲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