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华垦麦23、华垦麦7号简介(封面介绍)

2023-01-04 08:32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冬麦区周麦黄淮

陕西农垦大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组建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注册资本1亿元。公司占地85亩,现有仓储面积8 500 m2,仓容2万t,晒场面积1.8万m2。并有加工能力为10 t/h种子成套加工线1条,移动式种子深加工设备6套,全年可生产加工种子超过2万t。

公司常年承担国家、省市各级试验示范项目20余项。已育成华垦麦7号、华垦麦23、华垦麦818、陕垦豆4号、陕垦青豆1号、陕垦豆6号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10个;买断小偃68、淮麦33、谷神麦19、郑麦1860、山农41、泛麦8号等10个小麦品种和大华1146、宁玉688、孟玉338、秋丰526等10个玉米品种的独占经营权。

华垦麦23简介

品种来源:西农979/周麦1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26.7 d。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平均株高75 cm,茎秆弹性中等,抗倒伏能力较好。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耐后期高温。穗纺锤形,穗较大,均匀,白壳,长芒,白粒,籽粒角质,黑胚率低。中感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容重810 g/L、粗蛋白(干基)14%、湿面筋30.1%、吸水率57.7%、稳定时间4.7 min、最大拉伸阻力320 E.U.、拉伸面积57 cm2。

产量表现:2018-2020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576.9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6 kg,比对照周麦18增 产4.41%。

华垦麦7号简介

品种来源:矮抗58/淮麦18。

特征特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3.5 d。抗寒性较好,成穗率较高。平均株高75.0 cm左右,茎秆弹性中等,抗倒伏能力较好。株型稍松散,穗层整齐,耐后期高温。穗纺锤形,穗中等,均匀,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对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抗性较好。亩穗数41.3万穗,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4.0 g。容重833 g/L、粗蛋白(干基)14.14%、湿面筋32.8%、吸水率62.9%、稳定时间14.6 min、最大拉伸阻力664 E.U.、拉伸面积124 cm2。主要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品种标准。

产量表现:2018-2020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区试2年平均亩产558.2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42%。2020-202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7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62%。

以上2个品种均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以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渭南、咸阳、铜川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猜你喜欢
冬麦区周麦黄淮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Unidirectional Identity-Based Proxy Re-Signature with Key Insulation in EHR Sharing System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2021河南省审定小麦新品种(一)
中国四大冬小麦主产区品种农艺性状的综合性分析
小麦品种周麦16的遗传构成分析
《仰望星空》黄淮自律体新诗英译研究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黄淮秋白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