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01-04 10:21席琳图雅于立军付海琪斯琴巴特尔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颗粒剂痔疮西医

席琳图雅, 于立军, 付海琪, 斯琴巴特尔

(1.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2. 内蒙古医科大学)

《山海经·西山经》是记载痔最早的古籍[1]。痔是肛门、肛管及直肠下端出现的局部突起,有的形成团块,临床中会有疼痛、出血、坠痛等表现。痔疮目前属于肛肠疾病中占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2],任何年龄都有患病的可能,成年人、中老年人较常见,故有“十人九痔”的说法。根据痔疮的特点及临床诊断,通常分为3种类型,即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无论是哪种类型,一旦发展到后期都会变得非常严重,治疗也比较复杂,并发症相对较多。本文总结中医、西医、蒙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疮的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痔疮的病因病机

1.1中医病因病机 刘琴等[3]对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进行了探析,该全书共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且每病有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等,既认为内治很重要,也着重提出了外治。其中卷三-下部痈毒门,痔疮论第三十,详细阐述了痔疮的内外因和疾病发生、发展等机制。钟林、陈诗昀、羊少艺等[4-6]综述了中医古籍中对痔疮的认识。总体来说,中医病因病机认为痔疮是因外感六淫、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致气血亏少、瘀滞而成。

1.2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对痔疮病因病机的阐述无统一标准,仅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2]。西医认为,肛垫和支撑组织的减弱以及内括约肌的痉挛是痔的主要病因,静脉丛是肛垫形成的主要结构,痔疮的形成与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有关;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酒、辛辣饮食、久站久行)以及错误的排粪习惯会增加患痔的风险,同时与患者的年龄、生理缺陷、妊娠分娩、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

1.3蒙医病因病机 蒙医认为赫依、希拉、巴达干三要素失调[7],即三者之间失去协调,致使人体活动难以维持平衡,进而朝素、希拉乌素激增而得病生痔。另有直肠部赫依与血的运行受阻,致希拉乌素、好日亥与瘀血合并而生痔。

2 中医治疗方法

2.1内治法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痔的常用方法,常见的4种证型有: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脾虚气陷型、气滞血瘀型。针对风伤肠络型内痔,刘芳[8]对80例内痔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凉血地黄汤加减方,选用地榆15 g、槐花15 g、生地黄12 g、赤芍9 g、黄芩9 g、荆芥9 g、黄连6 g、枳壳6 g、当归6 g、甘草3g,便秘者加火麻仁12 g、桃仁6g,再给予治疗组中药颗粒剂灌肠液,选用蒲公英颗粒剂20 g、紫花地丁颗粒剂20 g、地榆颗粒剂20 g、紫珠草颗粒剂20 g、槐花颗粒剂20 g、白及颗粒剂3g;对照组则给予口服中药凉血地黄汤和马应龙痔疮膏纳肛,通过治疗结果比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湿热下注型痔疮,王国朗[9]自拟消痔汤,治疗组口服与对照组外敷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2 %优于对照组88.9 %。针对脾虚气陷型痔疮,曾慧明[10]在对照组给予地奥司明片的基础上加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选用黄芪30 g,党参、乌梅及白术各20 g,当归、橘皮、升麻、五倍子、山药、仙鹤草及柴胡各15 g,甘草10 g,大枣3枚,结果显示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针对痔疮术后气滞血瘀型痔疮,李志远等[11]在给予对照组坐浴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止痛如神汤加减方,选用桃仁、黄柏、槟榔、防风、熟大黄、当归尾、苍术、泽泻及秦艽,结果显示总体效果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

除此之外,中医内治法也常用一些疗效确切的固定方药[12-13]治疗痔疮,使用非常便捷,价格适中,可以间接为患者避免手术治疗带来的疼痛。中医内治法根据患者症状辨证论治,多采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针对性较强。虽然中药口服疗程较长,但可治疗痔疮根源,同时协调机体平衡,对于早期患者效果尤佳。

2.2外治法

2.2.1熏洗法 中药熏洗法治疗起来较为特殊,多采用先熏后洗的方法,将组方按比例配制,直接作用于患处,趁热在患处熏蒸或洗浴,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疏通腠理的作用。张平[14]在对照组给予针灸的基础上加中药熏洗,选用黄连30 g、黄柏30 g、白头翁30 g、黄芪30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20 g、乳香20 g、延胡索20 g、当归20 g、桃仁20 g及红花20 g加水煎成药液,先熏后浴,结果表明中药熏洗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且可以降低患者血清TNF-α及CRP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发生。舒畅等[15]在治疗组加入熏洗方,选用黄连、黄柏及苦参各15 g,升麻12g,五倍子、白芷、乳香及没药各9 g,对术后患者进行外治,结果表明缓解肿痛效果十分显著。

2.2.2外敷法 将药材粉碎后加辅助剂调成糊状,直接敷于痔疮患处的一种外治方法。谭志平[16]通过比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与痔科消炎膏治疗痔疮肿痛的疗效,发现痔科消炎膏效果优,但二者对不同情况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前者可用于修复黏膜,后者对于清热解毒消炎颇佳。王志厚[17]选取120例痔疮患者,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选用中药外敷,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

2.2.3坐浴法 中药坐浴法也属于外治范畴,即通过温水及药液的作用,松弛骨盆区肌肉,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进而减轻炎症与疼痛。郑红艳等[18]观察术后不同组治疗效果,坐浴组应用药方坐浴治疗,常规组则采取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痔)或塞美辛唑酮红古豆醇脂栓(内痔)。结果实施祛痔汤坐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有所下降,患处组织坏死脱落效果明显。

2.2.4塞肛法 塞肛法就是利用栓剂的润滑效果,将其塞入肛门内,通过肛门的吸收达到止血止痛等效果。临床中塞肛常用栓剂治疗。多杰才让[19]选取60例患者,应用香森德协痔疮栓治疗原发痔疮皮肤瘙痒,总有效率达94.5 %。

2.2.5针灸法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通常运用针刺对某一穴位进行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中二白穴是目前针刺治疗常用的穴位。灸法通常以燃烧艾草为主,在穴位表面进行烧灼或熏熨,利用热刺激治疗疾病。在针灸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中,主要方法为针刺疗法、挑治法、耳穴疗法、刺络放血法、埋线疗法、火针疗法、艾灸法等[5],常用于术后并发症,且针对性较强,但多适用于轻中度痔疮患者。

2.2.6垫衬法 垫衬法起源于民间,为外治法之一。是将药物研末后用棉布做成坐垫,令患者坐于药包上,使肛门接触药包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季英等[20]给予治疗组痔疮药垫,经过2142例临床试验,对肛门下坠症状疗效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

中医外治依照中医理论,多用于轻中度痔的治疗,可及时减轻患处带来的疼痛,单独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联合多项传统疗法,最大限度保护患者肛门的正常结构。

3 西医治疗方法

3.1内治法 西医内治除一般膳食疗法及肛门部清洁等方法,常采用药物治疗。张志君等[21]用迈之灵片治疗各型痔疮,治疗组给予迈之灵片,对照组给予独一味胶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对于内痔、外痔及混合痔的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经多临床研究观察,口服地奥司明片是目前西药治疗外痔或结合治疗各型痔的主要手段,其服用方便,可有效缓解肛门疼痛、便血、局部肿大等症。

3.2外治法 外治法作为临床首选方法,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同时有物理方法如激光、红外灯放射手段。其中微波疗法,利用辐射使痔组织温度升高,可加速局部血液的流动,提高代谢,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激光疗法同微波疗法相类似,在能量冲击下产生高温对痔组织灼烧,对于创面止血效果颇佳[22]。

手术疗法是治疗痔疮最快的方法,能迅速铲除痔组织,消除长久性疼痛。李梦丽等[23]归纳出五种常见手术治疗法:直接痔切除、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自动痔疮套扎术及痔动脉结扎术,可依靠临床医生的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式,同时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护理。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症状而定,可以采用中医针灸加西医手术、中医熏洗加西药等多种组合方法,针对性十分明显,二者完全可以同时应用。陈礼平[2]认为中医历史悠久,尤其适用于保守治疗,对于术后并发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西医见效快,且不易复发。两者结合,是对症治疗的绝佳手段,也是突破临床治疗痔的一个关键点。

5 蒙医治疗方法

5.1内治法 孟克巴图等[24]选取20例患者,选用连翘75 g,姜黄及橡子各50 g,麦冬、草河车、木通、蔓荆子、苦参及甘草各45 g,人工熊胆粉25 g制成丸剂,21 d后,无复发等情况。临床内服药物也需辨证论治,配合不同加减方剂,有效截断痔疮早期的发病源头。

5.2外治法 满达呼等[25]给予观察组蒙药“乌黑雅拉嘎”进行肛部熏蒸,对照组则采用马应龙痔疮膏,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 %。运用蒙医验方副作用少,基本没有疼痛感。

蒙医内治、外治及内外结合[7],如熏洗法加服药物,辅以酸马奶可有效提高治愈率,联合现代技术及传统技术,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

6 结语与展望

痔疮是临床肛肠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危害十分严重,可导致整个机体代谢失常,引发多重疾病。学者认为这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联,是痔疮患病年轻化的主要因素。单方面过食辛辣食物,不仅会造成肠道蠕动的负担,同时予肛门也带来一定的刺激,因而易发痔。中医治疗痔疮历史悠久,中医在缓解痔疮术后复发上疗效显著,但治疗多以方药加减,无统一方案,且根据经验及临床观察用药,缺乏诊断标准。西医则可彻底清除痔组织,不易复发,短时有效;但其手术费用高昂,术后疼痛明显,部分患者不愿选择。中西医的结合,以及结合传统民族医药特色,如蒙医、藏医,使得不同患者不同痔型都能得到有效治疗,且有效率较高。多种医治手段相互结合,是形成良好治疗效果的最佳选择。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出现一些非手术疗法,如激光、红外等可共同消痔,使得传统医学充分发出治疗痔疮的显著优势。目前临床研究观察,外治法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各型痔疮统一探讨研究少,需对各型痔的治疗进行系统性研究,为同类型痔疮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痔疮的发病率,提高痔疮的治愈率。

猜你喜欢
颗粒剂痔疮西医
关于颗粒剂登记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如何用药剂防治稻水象甲幼虫
两手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