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张志明教授:岐黄文化中的饮食养生特色

2023-01-04 14:46郑访江甘肃省中医院陈玉铭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祝您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岐黄药膳黄帝内经

◎ 郑访江 甘肃省中医院 陈玉铭 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

张教授认为,《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不仅是一部医学巨典,更是一部养生保健大全,其关于养生保健的论述详尽而丰富,开启了华夏民族的养生文化。关于饮食养生,《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则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饮食对养生的重要性,为后世饮食养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几千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的饮食养生文化已成为世界饮食养生文化之最。人们普遍都懂得一些饮食养生的常识,人人皆知“病从口入”的道理,在饮食上都比较讲究。

饮食养生重在顾护脾胃

张教授常说,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养生重在顾护脾胃。一者,脾胃居于中焦,为联系上焦之心肺和下焦之肝肾膀胱子宫之枢纽,脾胃调和为肺卫提供了防御外邪入侵之藩篱,为人体生命之泵——心脏、女性乳汁和子宫提供了气血源泉。二者,脾升胃降之正常维持,为肝升肺降之前提保障,促进了人体气机循环往复正常进行。三者,脾多寒喜温燥,胃多热喜凉润,寒热温凉润燥互济。因此,调养治疗五脏六腑疾病,首当考虑不伤脾胃,饮食用药不可过寒腻而斨脾阳,不可过于温燥以损胃阴,性味中和清淡之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淡豆豉多司,苦寒败胃之龙胆草、苦参、栀子少用。四者,脾胃健运则痰饮难生,胸腔心肺无以扰及,水湿浊毒少侵中下二焦,肝胆自会不敢乘辱。

每日饮食要适量

日常饮食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所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岐黄文化中还十分讲究日常饮食的方法。一是讲究饮食清淡,认为清淡的食物可减轻胃肠等脏器的负担,有助于健康长寿。反之,有损于健康,减少人的寿命。二是讲究定时饮食,譬如一日三餐,这是我们祖先经过数代证实的饮食时间,假如由于工作忙碌,按时吃不上饭,时间长了就会破坏人体生物钟,不利于健康。有些人想自行改变这个习惯,采用一日二餐或一日四餐,甚至一日一餐,对身体也会造成不小的损害。因此,一日中饮食要定时定量为最佳,可以使胃肠有节律地活动,利于脾胃,有益健康。三是讲究饮食有节,不可胡吃海喝,尤其晚饭,要做到五至七分饱。《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明饱食、多食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引起多病早衰。原因有三,其一,少食可以保护脾胃,多食损伤脾胃;其二,少食可以养气,人的口腹之欲是无止境的,饮食俭朴则心境安静、淡泊自然,神气充足而长寿;其三,每个人一辈子所能受用饮食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若长期饱食则此量很快消耗掉,其寿短。

食物应搭配食用

据张教授介绍,岐黄文化中注重多种食物的搭配食用。一是讲求食用多种杂粮,特别是对荞麦、小米、黄豆、玉米等地产的多种杂粮的食用。经祖辈传承,人们能将这些杂粮做成各种独具风味的食品交错食用,或一餐多样,或一天不同,或几天一轮换,既可增进食欲,又可平衡营养。二是讲求口味的调和。在食物的选取上,注意酸、甜、苦、辣、咸五味的搭配,既可满足各自的口味,又可发挥食物五味的不同功用。三是讲究荤素搭配,认为少吃油腻厚味的荤食,多吃豆类饮食(如豆腐、刀豆等),适当进食蔬菜(如茄子、菜花、萝卜等),有助于减轻脾胃负担,有益于防治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延长寿命。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保持美好的身态,硬性节制饮食,很少进食肉食,甚至禁食荤食,这样不利于健康,有时会导致贫血或低蛋白血症,这不是好的饮食习惯,应当引起注意。《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第五十六”中载“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则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说明不可过于节制饮食,以防影响健康。四是饭桌上添加水果,如苹果、梨子和香蕉等,在每餐饭食中将多种蔬菜水果相互搭配做菜或做汤,以便增加维生素类摄入,促进肠道畅通。此外,还要重视烹调的方法、进食时的心态、饭后运动及饮食禁忌等,这些都有助于养生保健。

药食同源食材要选用

张教授对岐黄文化中的药食同源食品和药膳也做了介绍。在张教授的理念中,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的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是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是将当归和生姜两种药食同用品与羊肉和在一起,加入调料烹调而吃肉喝汤,对于防治寒性疾病(如寒凝经脉之腹痛)都有良好的作用。陇东一带的人们对药膳备受青睐,制作方法独特,已具药膳产业格局。

药膳的制作方法主要有炖、焖、炸、蒸、煮、熬、炒、熘、卤、烧等多种,一般是几种方法先后或同时进行,按照目的可分为养生保健类、祛邪治病类、疾病康复类和美容美发类。譬如,药膳鸡是药膳坊中独特的一种膳食,由生鸡切成小块,与人参、枸杞、生姜、大枣、生葱一起,加入适量食盐而成,采用水煮法,火候、煎煮时间适可,最终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保健饮食须分清

保健饮食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可以对人体的一些机能起到调节作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不一定能治疗疾病。拿甘肃而言,制作和食用保健食品是人们的一种饮食传统和生活习惯,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不断地被传承和发展。当地较常使用的饮品有苦荞茶、浆水、沙棘汁、黑豆茶、酒麸子(即甜醅)、醪糟等。另外,甘肃还具有运用农产品制作和食用保健食品的传统,其保健功效和适用范围广泛,满足了人们的选择需求,主要有杏、枣、豌豆、荞麦、核桃、洋姜粉、紫苏油、百合糕等农产品食品。甘肃的饮食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如陇西金钱肉、靖远羊羔肉、岷县牛肉锅头、临夏河州包子和庄浪洋芋小蒜馍馍等,都是具有地方文化的饮食特色,享誉陇中大地。

猜你喜欢
岐黄药膳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术精岐黄展仁心 服务健康惠民生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