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2023-01-05 05:58赵咏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沼气生态农业农业

赵咏梅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莒南 276600)

0 引言

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在生态农业的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有些地方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认识不到位,发展模式适用性差,单纯模仿,科研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出现这些问题,重要原因是没有深刻理解发展生态农业要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没有因地制宜、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策略。

1 推行种养沼结合,发展生态果业

果品生产是农业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果业,是把生产过程的相关环节串联起来,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依托苹果优势产业,大力实施果畜富民战略,走“以果带畜、以畜促果、沼畜配套、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根据本地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特点,广泛推行“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为了提高沼渣的营养成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引进沼渣有机肥设备加工的新技术。目前,建成生猪规模化扩繁场养殖场34个、肉羊养殖场14个和有机肥加工厂5个,全县生猪饲养量53万头,肉羊饲养量8.5万只,建成沼气池2.8万座,建成“果、草、沼、畜、水”五配套生态果园6 666.67 hm2,促进形成了果沼畜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由于有机肥中无病菌、虫卵及杂草籽等有害物质,富含氮、磷、钾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可增强农作物抗性,减轻或防止病害发生。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可以有效根除板结,改良土壤环境,增强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在干旱的情况下,能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施用有机肥的苹果,果树生长好、抗病性强,每667m2能提升5%~10%的产量,结出的苹果甜度高、个头大、色泽鲜艳、口感更好,洛川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提升了苹果的品质,价格较之前提高了30%以上。2020年全县3.53万hm2苹果总产量95万t,苹果产业综合收入突破“百亿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238元,全县收入10万元以上的家庭占到总户数的80%以上。

2 利用新型能源,发展棚室农业经济

多地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实践中,科学地利用了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建设温室大棚,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禽业。辽宁省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努力研究反复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该模式能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等系统装在日光温室中,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猪也能为温室提高温度。猪及沼气发酵产生气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体,蔬菜生产又为主提供氧气。

同时,猪粪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肥,为蔬菜提供高效无害有机肥,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养猪时间由敞圈养猪的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每增重1 kg节约饲料0.5~1.88 kg,缩短了育肥期,节省了饲料,降低了养猪成本。据统计,使用该模式一般一户每年可养猪10头,种植蔬菜150 m2,年均纯收入增加5 000元,2020年,“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40余万户。

3 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稻渔立体农业

湖南省充分发挥稻田及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水稻种植的特点与水产品养殖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因地制宜地创新出多种稻渔种养模式:改“稻虾连作”为“稻虾共作”;改“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改“以稻为主”为“稻鱼共作”和“稻虾共作”等。稻田为鱼虾提供遮阴和食物,鱼虾游动促进稻田通风透气,加上鱼虾不断翻动泥土,使得稻田不断充氧,同时鱼虾的排泄物为稻苗提供了有机肥料,并促进了水稻的生根、分蘖、杨花及抽穗,水稻增产明显,667m2产水稻过千斤,形成了稻、渔共生的良好生态农业模式。2020年湖南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已突破20万hm2,实现了种植、养殖的共赢,农民增收的潜力进一步增强。

4 开发自身潜力,发展兔沼果生态循环农业

山东省蒙阴县政府依托本县山多岭多、林草资源丰富、有多年的果树栽培和养殖经验的特点,把蜜桃种植、长毛兔养殖和沼气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果树的落叶加工成饲料喂养长毛兔,兔子的粪便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生产出的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再用来为桃树施肥,构建形成“兔—沼—果”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提升了果、兔产业附加值,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果品的品质,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目前,蒙阴县已有70%的村采用“兔—沼—果”模式,长毛兔饲养量已达600万只,年产兔毛达4 000 t,是中国长毛兔饲养第一大县;种植蜜桃面积4.73万hm2,品种200余个,产量居全国县区首位。

5 着眼环境污染治理,发展沼气循环经济

近年来,许多地方单一地发展畜禽业,带来了农村污染严重的问题。曾经的浙江省浮山村是个一进村就臭味难闻、粪水沾满脚的污染村,为了治理污染,建立了多个大小不一的沼气池,用来处理养殖场产生的鸡粪和猪粪,沼气池中的粪便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燃料,也可以用来炒制龙井茶叶、加工西湖莼菜、以及为鸡舍增温用来孵化小鸡。沼液用来养鱼、养猪,种植水稻、茶叶和蔬菜;沼渣还可以加工成有机肥料。沼气、沼液、沼渣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治理了污染,净化了空气,改善了环境,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模式。目前,该村已建起了日产700 m3的沼气工程,生产的沼气既能满足村民生活又能满足企业生产,还能保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浮山村也因治理有效,成果突出,获得了“文明村”、“创收亿元村”的荣誉。

6 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全国许多地方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区域特点和文化底蕴,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以当地所产的月柿以糖分蒸发后形成的白霜,宛如一轮明月,口味独特而出名。恭城月柿种植已有400多年历史,家家地里栽月柿,屋边建沼气池,沼气建设发展很快,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发展,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结合河谷走廊的河流沿岸有较为平坦的小冲积平地的地理特点,恭城县大力发展月柿生产,全县月柿种植面积达11 511 hm2。

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月柿的加工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开发出的甜柿、脆柿、果脯、柿馅饼、柿叶茶、柿果酒等系列产品,不但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韩国、加拿大、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国家。同时,高度重视金秋时节月柿节的宣传工作,成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月柿系列产品的畅销,2019年恭城的月柿产业产值达20多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7 依托养殖优势,发展多种循环农业

甘肃省西峰区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和粪污无害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原则,大力推广“全膜玉米+秸秆青贮+设施养畜+沼气”、“设施养殖+种植瓜菜+沼气”、“设施养畜+种植果树+沼气”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在西峰,瓜果蔬菜全部采用沼渣、沼液当肥料,零污染、零化肥、零农药,是典型的生态农业。

截至2021年底,西峰区建成规模养殖场43个,发展各类规模养殖户3 268户,生猪存栏量达12.77万头,肉羊10.5万只,肉牛0.88万头,鸡存栏33.41万只,设施瓜菜达到1 000 hm2,各类果园1 600 hm2,发展种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666.67 hm2以上,禾草、饲用甜高粱1 600 hm2以上,豆类、全膜玉米各3 333.33 hm2以上。因此,实现了整区脱贫,农民的致富信心有效提升,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8 改善土质条件,发展高效农业

河南省兰考县白云山村为解决土壤盐碱活化严重的问题,多措并举改良土壤,大力发展瓜菜大棚生产。该村按照县政府推广的治理方法,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大水漫灌洗盐、深翻压碱,适时耙地放淤、脱盐培肥等办法,利用黄河水改善了土质,加上黄河水灌溉便利、土地沙粒含量多,使得土壤疏松,土质肥沃。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西红柿和甜瓜等高效经济作物,这里种植的西红柿和甜瓜糖度高,口感好。陆续前来的客商在品尝过后争先购买,盐碱地里种出来的西红柿和甜瓜,受到了追捧,市场反馈效果非常好。目前,白云山村共建设温室大棚165座,主要种植西红柿和“绿宝”甜瓜,年产西红柿约345万kg、“绿宝”甜瓜165万kg,年产值2 700余万元。

9 做好自然修复,发展林果经济

2005年,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以“喀斯特岩溶山区循环农业试验”为课题,按照贵州省毕节市古胜村石漠化相当严重,全村几乎没有耕地的实际情况,将该村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试验示范点。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专家为古胜村量身打造了一套石漠化科学修复方案。从2006年起,古胜村按照专家制定的修复方案积极进行退耕还林,种植果树的修复工程,2020年已完成退耕还林 202.56 hm2,石漠化治理47.33 hm2,生态林自然恢复240 hm2,拥有466.67 hm2柏树和133.33 hm2松树,果树总面积达到226.67 hm2,其中光樱桃一项就有 72.67 hm2,年收入1 800多万元。全村2 297人,人均年收入11 800元,十几年增了十几倍。村集体经济也超过了百万元,实现了从饱受石化之苦、环境恶劣的穷村庄,转变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富村庄的蜕变。

10 强化林业保护,发展粮食产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从2000年开始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禁保护试点、防沙治沙示范区等多个国家林业重点治理工程建设。据统计:截止到2020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68.6万hm2,飞播造林58.47万hm2,封山育林 30.2万hm2,森林抚育及退化防护林改造等1.07万hm2。全市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0.23亿hm2,森林覆盖率27.3%,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草原总面积 0.65亿hm2,其中可利用面积0.58亿hm2。鄂尔多斯生态状况与2000年之前相比大为改善。2021年,鄂尔多斯市全年推广绿色防控20.6万hm2,增施有机肥1.33万/hm2。据农情统计,全市粮食实际播种面积达34.05万hm2,较任务面积多2.18万hm2;粮食总产量在去年历史性突破19.5亿kg的基础上,又创历史新高,达20.2亿kg,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

全国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实践证明,我国地幅辽阔,地理条件相对复杂,各地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不可用统一的发展模式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应依托于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基础、产业特色、地区风貌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对原有农业生产模式进行优化,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11 结语

各地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在共性与特性问题上找准结合点,充分利用已有的政策红利和当前的发展机遇,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发展生态农业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十分广阔的美好前景,每年国家投入生态农业的成果研究、试验示范的专项经费很多,农业工作者和广大的社会人士要不断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断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发展,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沼气生态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