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探讨

2023-01-05 05:58陈田贵刘超平林秀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化学农药稻田害虫

陈田贵,刘超平,林秀英

(1.鹿寨县寨沙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604;2.鹿寨县江口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柳州 545621)

0 引言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喷洒化学农药,防治手段过于单一,往往会存在盲目用药、不规范用药的情况,严重污染了水稻的生长环境,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大大增强,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水稻中还会残留大量的化学农药,降低了水稻产品的质量,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水稻种植业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保障食品健康与安全,人们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和化学措施来综合防控水稻病虫害,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切实保障了水稻产品的质量[1]。

1 广西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概况

2021年上半年,广西地区的早稻播种面积约为 80.6万 hm2,同比去年增长0.3%。但是,由于受到暖冬气候的影响,广西上半年水稻病虫害呈总体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趋势,主要病虫害类型为常发性的稻瘟病、水稻纹枯病、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鼠害等。此外,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橙叶病、赤枯病、稻叶水蝇、稻杆潜蝇、稻象甲、稻蝽象、福寿螺、螨类、稻蝗等病虫害在局部稻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鼠害的发生程度及为害损失比去年同期偏重,稻瘟病、二化螟、三化螟的发生程度同比偏轻,局部地区水稻胡麻叶斑病、稻蝽象、螨类、稻蝗发生呈上升趋势,而其他病虫害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主要发生特点为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发生面广、流行性病害发生流行快等。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措施

2.1 农业措施

2.1.1 种植优良抗病的水稻品种。不同的水稻品种,其性状表现一般不同,选择高品质、丰产性与稳产性好、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等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能从根本上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达到优质丰产的种植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当地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尽可能地避免种植高(易)感水稻品种,不断降低老病区染病品种的种植数量。同时,还要经常更换种植的水稻品种,不能在同一区域内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水稻,否则极易造成该品种水稻在此种植区域内抗性降低,导致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2]。

2.1.2 合理调整品种布局,科学育秧栽植。首先,在水稻品种布局上,早稻要以中熟品种为主、晚熟品种为辅,这样早稻就能够很好地减轻第二代三化螟的不良影响;而晚稻可以通过适当低温来保证安全齐穗,能够有效避免第四代三化螟造成的白穗问题。其次,采取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的种植策略,避免相邻水稻田块存在生长阶段差异而出现病虫害的迁移问题。然后,播种培育壮秧,保证大田基本苗,播种期要和虫害盛行期和多雨天气错开,同时可用旱育保姆拌种剂拌种育秧,对秧苗具有矮化、促蘖、供肥、抗寒、抗旱的作用[3]。最后,合理密植,可采用宽窄行的栽培方案进行移栽,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1.3 科学降低稻田的虫源及病菌数量。降低稻田里的虫源、病菌数量,能够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推行水稻低茬收割,将秸秆粉碎后还田,或集中进行堆沤、或在稻草上覆盖土壤隔绝空气自然发酵、腐烂,能有效降低螟虫余虫及虫卵的残留量,同时也能够消灭大部分的病菌。第二,在水稻收割完之后,要及时清理掉田埂、田边、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的杂草、枯稻、病稻等,减少虫源、菌源数量。第三,在三化螟预蛹期灌深水灭蛹,深度以完全没过稻茬为宜,持续3~4天后排干即可。第四,及早连片统一翻耕、深耕闲田,使土壤保持一段时间的暴晒、干旱或冷冻,消灭其中有可能存在的害虫、虫蛹、虫卵、病菌等,也能够起到降低虫源、病菌基数的作用。

2.1.4 加强田间管理,实施保健栽培。加强田间管理,实施保健栽培,不仅能有效增强水稻的长势,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还能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此来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一是要科学抚育施肥。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有条件的地方可施沼肥,并合理搭配使用氮磷钾肥,不能偏施氮肥,否则容易造成禾叶幼嫩贪青,抗性减弱;而增施钾肥可以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使禾叶老健不披垂,增强抗性。一般的有机肥、磷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等全部做基肥使用,而氮肥、磷肥的施放按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的比例进行,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水稻生长状况灵活确定[4]。二是要合理控水,根据水稻不同的生长期科学排灌。一般稻田的水分管理应遵循“浅水插秧,寸水回青,薄水分蘖,有水抽穗,够苗晒田,干干湿湿壮籽”的原则进行。在返青期保持田面水深2~3 cm;移栽20天后保持浅水湿润交替,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适期足蘖;足蘖够苗后开始排水晒田炼苗,苗好、泥田和肥田宜重晒,反之轻晒,重晒标准为田间刚好开小裂,轻晒标准为脚踩刚刚陷入;灌浆期至成熟期稻田要干湿交替,直至收获的前一周断水。此外,还要及时清理田中的杂草及病稻、枯稻,降低田中的郁闭程度,保持田间良好的光照条件及通风透气情况,减少病虫害的滋生[5]。

2.2 物理措施

2.2.1 灯光诱杀。灯光诱杀主要是利用了害虫的趋光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目前,在进行灯光诱杀害虫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是频振式杀虫灯,主要诱杀的对象为鳞翅目害虫,而多数的益虫为非鳞翅目,因此诱杀益虫的几率很低,通常诱杀益、害虫的比例为1:100~148,几乎对益虫没有影响。为了提高频振灯的杀虫效果,一般在田间每隔180~200 m放置一盏灯,离地高度为1.5~1.8 m,呈棋盘式分布,挂灯通电后即可见效[6]。一般一天诱杀工作完成后就要由专人清理虫源,并将灯上的虫垢清理干净,以保证频振灯长期、有效、稳定地运行。

2.2.2 性诱剂诱杀。性诱剂诱杀法主要是在稻田中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通过群集诱杀或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来达到减轻为害的目的。使用该方法一般具有高度的集中特性,不会对田间的其他益虫造成任何影响,是我国目前比较提倡的一种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群集诱杀可每667m2稻田放置一个持效3个月以上的挥发芯和干式诱捕器,距地面约50~80 cm;而交配干扰可在每0.2 hm2的稻田中放置一套高剂量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实现傍晚至黎明时分每隔10 min喷施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大螟及稻纵卷叶螟的过程中要大面积连片使用,不能将不同种类害虫的性信息素挥发芯放置在同一个诱捕器中。

2.2.3 草把诱杀黏虫。草把诱杀害虫主要是利用糖醋液将害虫吸引黏附在草把上进行捕杀,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首先要配置糖醋液,将糖、醋、水、白酒按4:3:2:1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的黏合剂。然后用草把蘸上足量的糖醋液,在稻田上每隔20 m左右插上一个带糖醋液的草把,相隔100 m时再放置一个长杆草把吸引高处害虫,草把用量在 70个/667m2。除了使用草把诱杀以外,还可以搭配使用黄(蓝)色粘虫板,强化害虫的防治效果。

2.2.4 设置防虫网。防虫网隔绝害虫是一种新兴的病虫害防治方法,通常需要对整个种植地面进行覆盖,避免了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一般在进行育秧时,可选用大于20目的防虫网对秧田进行全面覆盖,实施隔绝育秧,对稻飞虱和水稻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早稻、中稻秧苗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害的发病几率,有利于水稻种植优质丰产[7]。

2.3 生物措施

2.3.1 发展稻田生态养殖业。稻鸭共育是目前稻田生态养殖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能有效控制稻田里的病虫害。在有条件实施稻鸭共育的水田里,于水稻分蘖初期放养15~20日龄的雏鸭,鸭子体重为0.1~ 0.3 kg,放养10~30只/667m2,然后在水稻齐穗期时收鸭。通过稻鸭的采食活动,能有效减少田中的稻飞虱、二化螟、福寿螺、叶蝉等有害生物;而稻鸭产生的鸭粪还可以作为有机肥使用,保证了土壤的肥力;同时稻鸭在水稻行间穿行,能踏除大量的杂草和水稻老黄叶,改善了水稻基部的通风透光性,减轻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为害。此外,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等也是稻田生态养殖业的重要模式,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还能增加额外的收入。

2.3.2 保护好病虫害的天敌。降低害虫的数量,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积极保护好害虫的天敌,利用天敌的捕食作用来有效控制害虫,所以要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多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方法,以减少对害虫天敌的不良影响。比如说,寄生蜂、寄生蝇、瓢、青蛙、蜻蜓等是稻飞虱、螟虫的主要天敌,在水稻的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此类有益生物的干扰,同时创造出适宜这类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有条件时还可以人工施放天敌,达到抑制害虫增长的重要作用。

2.3.3 科学使用生物源农药。通常生物源农药都具有唯一的靶标生物,对人其他靶标以外的生物影响较小,同时也不会对稻田造成负面影响和污染,有利于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生物源农药是一种十分安全、可靠的农药类型,符合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要求。例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可用来防治三化螟;井冈霉素可用来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春雷霉素可用来防治稻瘟病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喷施生物源农药时,要避开高温干旱天气,且相较于普通化学农药来说要提前2~3天。

2.4 化学措施

化学措施一般指的是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但由于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会伤害天敌,因此化学措施应当作为一种补救性措施来使用,做到科学合理用药。首先,要准确把握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选用农药,并注意抓住重点,兼顾一般,能挑治的不普治,能兼治的不专治。其次,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为主,禁止使用剧毒、残留期长的农药。然后,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操作规程用药,并用多种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做到适期用药、适量用药,防止虫害产生抗药性。最后,严格遵守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水稻生产质量优质安全。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策略

3.1 构建技术推广的信息化服务平台

利用现有成熟的信息网络技术,构建一个专门用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信息化平台,并完善相关的服务体系,能够为种植人员提供便利的技术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将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在平台上进行公开推广,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播;同时,还增加了种植人员与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技术交流的新渠道,不断提高种植人员的病虫害防控水平。为了保证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广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专员负责平台的维护与管理,及时更新相关网络信息。

3.2 重视基层宣传工作及示范指导

做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宣传方案,并深入到生产一线中进行有效地宣传,不断提高种植人员对于新技术的认识。然后,让技术人员走到田间地头里,为种植人员进行亲身示范与指导,让其真正看到技术带来的实实在在效益,从而提升技术的普及率及应用范围。最后,在重点乡镇、农村大力建设示范基地、示范户,积极引导广大种植人员进行参观与交流,以点带面促进技术更广泛的推广使用。

3.3 全面抓好种植户的组织培训工作

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该建立起专业化的组织或机构,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知识及技术培训,也能很好地实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际培训工作应向种植户普及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危害性,不断提高种植户对有害生物以及有益生物的认识,为农户讲解各类病虫害的防控常识,细致到用何种药、何时用药、如何用药、注意事项等等,耐心、细心地为种植户做好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还能确保水稻种植优质丰产。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积极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来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才能确保我国水稻生产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化学农药稻田害虫
害虫的克星——七星瓢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稻田摸鱼记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实现使用量零增长 省植保站组员参加国家』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稻田里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