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直耕地质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3-01-05 08:58萍,丁
新疆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伊犁州盐渍化绿肥

宋 萍,丁 磊

1.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伊犁 835500

2.特克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伊犁 835500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1]。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土壤的好坏和生存在土壤上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往往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反过来,土壤的好坏又取决于人们对土壤的科学利用、改良和培肥上[3]。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引导人们认识土壤、保护土壤、重视土壤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文通过分析伊犁州直耕地地力现状,查找当前耕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肥改良措施,提高人们对土壤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保护和使用耕地土壤。

1 伊犁州直耕地地力现状

1.1 伊犁州直耕地土壤类型

伊犁州直现有耕地面积68.156 万hm2(数据来源自治区统计局年鉴),其中水浇地54.164 万hm2,旱地13.992 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51.801万hm2,据土地资源普查,主要的土壤类型有潮土、灌耕地、草甸土、沼泽土、盐土、黑钙土、粟钙土、灰钙土、风沙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灰褐色森林土等13 种土壤类型,41 个亚类、39 个土属,86 个土种,104 个变种[4]。伊犁州直耕地主要土壤类型依次为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潮土、草甸土,占耕地面积的93.07%。

1.2 伊犁州直耕地质量等级情况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开展伊犁州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耕地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一等地耕地质量最好,十等地耕地质量最差。一等地占10%。二等地占10.33%,三等地占8.11%,四等地占11.17%,五等地占19.33%,六等地占9.1%,七等地占15.49%,八等地占10.23%,九等地占3.3%,十等地2.94%。从伊犁州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伊犁州2021 年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98 等,较上一年提升0.02 个等级。

1.3 伊犁州直耕地质量高中低等级分布

将耕地质量的十等划分为高等、中等和低等三档,即一到三等地为高等,四到六等地为中等,七到十等地为低等。伊犁州直高等地面积为19.382 万hm2,占州直耕地总面积的28.44%;中等地面积为26.988 万hm2,占州直耕地总面积的39.60%;低等地面积为21.786 万hm2,占州直耕地总面积的31.97%。

1.4 伊犁州直盐渍化分布情况

伊犁州直盐渍化面积共计3.148 万hm2,占伊犁州直面积的4.62%,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和盐土的面积分别为2.595 万hm2、4760 hm2、770 hm2和0 hm2。伊犁州直主要盐化类型为氯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硫酸盐。

察布查尔县盐渍化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盐渍化,其盐渍化面积共计2.567 万hm2(其中中度4760 hm2,重度770 hm2),占 全 县 耕地 面积 的21.44%。盐化类型有氯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两种。

特克斯县盐渍化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盐渍化,其盐渍化面积共计1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04%。

尼勒克县盐渍化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盐渍化,其盐渍化面积共计5100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0.32%。盐化类型有氯化物硫酸盐、硫酸盐两种。

巩留县盐渍化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盐渍化,其盐渍化面积共计42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68%。

奎屯市盐渍化程度主要集中在轻度盐渍化,其盐渍化面积共计29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0.91%。

2 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质量等级不高

伊犁州直高等地面积为19.382 hm2,占地区耕地总面积的28.44%;中等地面积为26.988 万hm2,占地区耕地总面积的39.60%;低等地面积为21.786 万hm2,占地区耕地总面积的31.97%,合计中低等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1.57%。

2.2 盐渍化面积占比较大

伊犁州直耕地盐渍化面积共计3.148 万hm2,占伊犁州直面积的4.62%,轻度盐渍化、中度盐渍化和重度盐渍化面积分别为2.595 万hm2、4760 hm2和770 hm2。

2.3 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化肥的使用对提高伊犁州农作物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对土壤耕地质量的影响也较大,特别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造成土壤板结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3 培肥改良措施

针对伊犁州直高、中、低不同质量等级的耕地,要因地制宜地确定改良利用方案,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养分平衡、质量修复为主要出发点,做到因土用地,在保证耕地质量不下降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为农业生产夯实长远基础。

3.1 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将其归还于土壤中,不但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还可改善土壤的孔隙度和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达到蓄水保墒、培肥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由于秸秆的C/N 大(多在60~100∶1),碳多氮少,因此在实施秸秆还田时,应配施适量的氮、磷肥料。还田量一般200~400 kg/666.7m2为宜。同时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尽量提高还田秸秆的当年利用率,以提高农民实施秸秆还田的积极性。提倡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以提高效率,争抢农时。

3.2 因地制宜发展绿肥,翻压肥田

绿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氮素,种植绿肥可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特别是豆科绿肥(如木樨、苜蓿等)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氮素的有效供给。非豆科绿肥(如玉米、油菜等)由于生物产量高,柔嫩多汁,翻压到土壤中,能快速腐解,也能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目前绿肥的种植模式主要有果园套种绿肥、复播绿肥、小麦套种绿肥等形式。

3.3 增施农家肥及商品有机肥

积极推广牛羊粪平地堆沤技术,积极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同时加大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力度,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使地力逐渐提高,提升耕地质量。

3.4 科学施肥,合理调整养分配比

化肥的大量投入增加了作物产量,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养分流失与蒸发,破坏了环境,特别是不合理的养分配比破坏了土壤理化结构。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施肥方法。它是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通过土壤测试、植株营养诊断、田间试验提出合理的养分配比,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养分,达到有机与无机养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肥地力。

3.5 加强技术引进和加快新产品推广应用

重点开展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引进工作,大量与中微量元素、有机与无机、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的新产品。选择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大中型肥料企业进行合作推广。示范推广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缓释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

3.6 加快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通过全国土壤第三次土壤普查契机,调查摸清州直盐碱地分布情况,根据土壤的的盐碱化程度,采取相关的改良措施,物理改良措施包括水利改良、平整土地、客土改良、压沙改良、种稻改良等;生物改良措施主要有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施行秸秆还田和种植耐盐碱植物或绿肥等;化学改良主要是施用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等改良剂和客土压碱等方法治理盐碱地,投入大,推广困难。农业及耕作措施如培肥土壤、深耕深松、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大面积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猜你喜欢
伊犁州盐渍化绿肥
蔬菜大棚土壤盐渍化成因及防治措施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1989—2019 年宁夏银北灌区土壤盐渍化时空变化分析
甘肃苏干湖湿地土壤盐渍化、地下水位埋深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培肥土壤
『绿肥黄瘦』
知否知否
伊犁州纤检所严查“黑心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