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春播苜蓿栽培技术

2023-01-05 08:58邵青龙崔建强吴玉蓉张栋海
新疆农业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盐碱苜蓿燕麦

邵青龙,崔建强,吴玉蓉,张栋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图木舒克 843900

苜蓿是多年生豆科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5 年左右。在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针对图木舒克市可用耕地有限、苜蓿种植主要在荒漠至绿洲过渡带等相对较为干旱缺水、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的撂荒地或弃耕地的特点,有效提高饲草产品总产量和总体经济效益,为本地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饲料供应途径。

图木舒克市小海子垦区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四季分明,光照长,春季升温快,常有倒春寒;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秋季短促,降温迅速;冬无严寒,能有效保障苜蓿越冬;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是典型的沙漠荒漠气候区。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77.7~300 8.5 h,年降水量在40~65 mm,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蒸发量1000~2000 mm,≥10℃积温3800~4500℃。棉花区占可耕种总面积的65%,林、粮、油、蔬、果占可耕种总面积的近34%,因此留给其他作物的耕种土地少之又少,而且土壤盐碱重、条件差,有机质含量1%左右,多为黏质土、沙壤土,pH≥8.5。辖区可耕种土壤0~20 cm 含盐量3.01‰~16.96‰,pH≥8.5,而适宜苜蓿苗期的土壤含盐量<3‰,pH≤8.0。本地现有苜蓿种植面积约70 hm2,但规模化,有效益的仅占约10%。

1 前期准备及整地

1.1 土壤改良

图木舒克市小海子垦区是典型的沙漠荒漠气候区,年降水量少,远远低于蒸发量。强烈的蒸发提升了大量的盐碱集中于地表,可耕种土壤0~20 cm 含盐量3.01‰~16.96‰,土壤的盐碱化严重,而适宜苜蓿苗期的土壤含盐量<3‰,pH≤8.0。因此,降低土壤的盐碱含量是保证苜蓿种植成功的关键[1]。改良土壤盐碱重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选用较为简单经济的一种:洗盐压碱。具体步骤是2 月底到3 月初时在土壤盐碱化重的地方开沟深挖,打破板结层(板结层1~1.8 m 的厚度不等),开沟长度10~20 m,间隔5 m 依次进行,翻出沙子后,垫秸秆树枝约20 cm再回填。以200~350 m2面积打埂灌库水,平均灌水量200 m3/666.7 m2,使盐碱溶解后随水沿沟下渗,能使土壤盐碱含量<2‰,此时适墒播种保证苜蓿出苗,能达到保苗要求。此方法会增加前期投入约90 元/666.7m2,但属一次性投入且对苜蓿建植保苗效果明显可获得3-5 年持续收入。待苜蓿根系达到40 cm 以上,抗逆性增强,盐碱胁迫减弱,长势良好,干草年产量可达800~1300 kg/666.7 m2。基于苜蓿不耐涝、播种质量方面的要求,对苜蓿地平整度要相对提高,犁地前精平土地。

1.2 整地

基肥施黄腐酸钾螯合性复合肥(17-17-17)30 kg/666.7 m2、腐熟农家肥1.5 t/ 666.7m2,深翻整地前均匀撒开。2 月底至3 月初时大马力拖拉机深翻28 cm 后耙地,达到“齐、平、碎、松、净、墒”标准后待播。

1.3 铺设喷灌系统

本地水资源整体较匮乏,水肥一体化、滴水出苗技术已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并已应用于各种农作物。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发现此项技术不适用于苜蓿栽培。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苜蓿一年收割4~5 茬,在刈割搂草过程中易将滴灌带卷入搂草机或饲草中;二是滴灌带易破,重新布管、接管劳动成本投入高。因此,建议在播种前建设喷灌系统。整地完成后建设喷灌系统,喷灌系统要根据地块水资源条件及喷灌距离合理规划,喷灌系统在整地之后播种之前完成建设,机械开沟,采用PE 管变径焊接铺设,喷头高度80 cm、辐射半径30~40 m,尽量横平直竖达到覆盖面广、机械作业死角少、使用时较长的要求。

2 播种

2.1 选种

选择2~3 个优质、丰产、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1:1:1 混播,混播能有效抵消某单一因素对单一品种胁迫造成的缺苗。播种量较常规(1.8 kg/666.7m2)播量提高30%,播量2.3 kg/666.7m2左右,以提高出苗保苗率。已经筛选出中苜一号、WL366HQ、大银河苜蓿品种较其他品种耐盐碱,产草量高,可作为本地混播首选品种。

2.2 伴播及播种时期

苜蓿苗期怕晒,气温超过30℃,如果没有遮阴作物,地表涵水量不足的情况下,晒伤、烫伤、死苗严重,三月龄以上苜蓿不再出现此类情况。考虑到春季干旱多风、烈日曝晒及经济收益等因素,春播时多采用苜蓿与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伴播[1]。伴播作物较常规播种量减少40%,按7:1 伴播,防止种植过密使伴播作物与苜蓿之间产生过分营养竞争。伴播作物首选饲用早熟燕麦(生育期86~100 d),燕麦须根系较小麦、大麦发达,固沙、涵水性好,能较快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经济效益可观。根据当地试种情况,苜蓿与伴种作物同时,即3 月上旬播种时苜蓿较上述伴播作物萌发迟3~5 d,因此伴播与间行套播的保护作用基本相同,且成本相对较低,优势比较明显。

2.3 播种方式

此次种植中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条播方式对条播机和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难点在于控制播种深度,可采用加装限深轮、切片限深片控制播深。由于苜蓿与饲用早熟燕麦混播,播幅3.6 m,因此要跟踪查看条播质量,及时调整条播机下籽量,防止漏行、断行,严格控制播深2 cm左右[2],保证所有种子完全覆土,行距15 cm。为保证苗期补水质量,滴灌可作为苜蓿苗期主要补水系统,因为喷灌在土壤表层易造成板结,滴灌出水均匀且自下而上不易造成土壤板结,能有效保证出苗率,建议苜蓿建植时铺设滴灌带,滴灌带采用浅埋铺设,间距0.6 m,注意滴灌带出水纹路朝上,保证出水效果。第一茬刈割后改用喷灌。

3 苗期管理

前期适墒播种,播种10~12 d 后已基本出苗,出苗期及出苗后根据实际缺水情况灵活掌握补水时间。3 月上中旬正处于种子萌发及幼苗期,由于风沙大,土壤表面蒸发快,易造成表层1~3 cm 干旱,对种子萌发及幼苗胁迫严重,此时采用滴灌及时补水,幼苗期补水要控制水量,两根滴灌带之间湿土相接为宜,此时田间有可见少量积水,约30 m3/666.7m2。苜蓿幼苗期根系不发达,基肥还不足以供给其所需营养,待出现第三片真叶时,再随水滴施速效氮肥2 kg/666.7m2,促进根系生长发育[3]。在苗期,杂草是威胁苜蓿及伴播燕麦快速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危害性杂草有灰黎、稗子草、马齿苋等。此时除草最为关键,灭草松、豆草特等药物除草剂对3 月龄以下苜蓿有伤害,可采用人工除草[4][5],也可采用机械中耕同样能达到除草效果,同时提高地温,促进苜蓿及伴播作物快速生长,但机械碾压会造成损失。除草1 次后杂草胁迫作用明显减弱,苜蓿生长速度较快。

4 中后期管理

4 月上旬苜蓿开始分枝、燕麦开始拔节,都处于营养生长旺盛期。苜蓿与伴播作物竞争明显,此时需肥量增加,但由于土壤盐碱重,抑制了根瘤菌的形成与繁育,伴播作物生长较快,导致苜蓿明显缺肥[5]。因此,当年播种的苜蓿,尤其在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上追施氮肥必不可少。氮肥对产量与蛋白含量有明显提升。磷肥能增加苜蓿体内固氮酶的积累,提高干物质量,从而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转化。钾肥易流失,钾肥缺失会导致苜蓿的分枝较少以及再生能力减弱[1],根据试种结果,第一年不追肥,苜蓿现大量弱苗,刈割后再生缓慢,产量400~500 kg/666.7m2,明显低于追肥田块。因此,每间隔7 d 滴水1 次,分别在4 月上旬、中旬、中下旬、下旬、5 月上旬补水,每次滴灌水量控制在35 m3/666.7 m2左右,随水滴施速效氮3 kg/666.7 m2、速效磷3 kg/666.7 m2、速效钾2 kg/666.7 m2[6],在第一次刈割前控制施入速效肥50 kg/666.7 m2以内,主要是保障饲用燕麦生物量及苜蓿生物量前期积累。在刈割前7 d 停水,为刈割做准备,避免地太湿,对机械作业造成困难。第一次刈割后回收滴灌系统,为下次苜蓿刈割打捆做好准备,避免在搂草打捆过程中将滴灌带卷入搂草机或饲草中,此后用喷灌补水施肥。每次刈割2~3 d 后滴灌补水补肥,速效氮6 kg/666.7 m2、速效磷4 kg/666.7 m2、速效钾3 kg/666.7 m2,每茬补水补肥1~2 次,水量35 m3/666.7 m2。

5 病虫害防治

到7 月以后,收获第二、三、四茬期间,重点防止甜菜叶蛾、旋幽叶娥以及蚜虫危害,选用毒死蜱、吡虫啉等常规药物安计量飞机喷施可有效防止。刈割前15 d 内停止药物防止。

6 刈割

第一次刈割时间以伴播饲用早熟燕麦刈割时间而定,一般在5 月中下旬,苜蓿草与燕麦草混收,以燕麦草为主,采用收割粉碎一体机收储,作青贮饲料,主要是防止打捆搂草过程中破坏滴灌系统,刈割留茬高度3~5 cm。40 d 后,约在7 月上旬,苜蓿到初花期,刈割时间以初花期最佳,此时所含营养物质量最高,适口性最好,盛花期次之[7],留茬高度5~8 cm。刈割后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晾晒36~48 h,南疆日照强烈、气候干燥,36~48 h 后叶片水分已降至打捆要求。打捆时尽量选择在下午8 点以后或早上8 点之前,具体根据季节、气温灵活把握,以避免叶片散落造成营养流失[1]。此后苜蓿第三次刈割时间在8 月中旬。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第四次刈割时间间隔稍长,到10 月中旬。南疆下霜期在10 月22 日左右,往后不再刈割。

7 结论

由于土壤盐碱重,蒸发强烈,喷灌易造成盐碱上返,因此,在10 月下旬或来年苜蓿返青前进行一次库水漫灌压碱;此文中提到的盐碱地改良方法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块效果不明显,有一定的局限性;田间管理过程中对除草剂的使用有一些探索,苜蓿苗期使用化学除草剂要慎重,灭草松对3 月龄以下苜蓿有伤害,豆草特要控量使用,但灭草范围较窄。3 月龄以上苜蓿两种药剂混合控量使用,效果明显。但没有具体详实的数据支持,已列入下一步工作计划;伴播作物营养竞争对苜蓿第一茬产草量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
盐碱苜蓿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燕麦奶不含奶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苜蓿的种植技术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胞质Ca2+参与外源H2S促进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
苜蓿鲜草不可作为单一饲料喂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