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全链条管理

2023-01-05 13:01葛鑫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人才服务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各类人才支持服务乡村格局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因此,只有建设结构更加优化、分布更加均衡、交流更加畅通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全链条管理,才能有力保障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问题导向,打通引才前置环节。人才吸引力不足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难题,各地应主动作为,优化支持政策,做实引进方案,真正打通引才前置环节,实现人才引进良好开局。首先,乡村应将人才引进纳入到乡村建设总体布局中。做到市县村三级联动,相关部门沟通会商,通过上下发力、左右联动破解人才引进难题。其次,不断完善人才引进的制度政策,并做好政策解读宣导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政策优势,确保达成政策意图。如,2022年以来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举全力保障乡村人才引进工作,制定今后3年人才培育工作任务书、时间表和线路图。开展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引进青年人才,选派优秀干部、高层次专家团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叶集区着力用好用足“生源地优先,可在同设区市范围内调剂”等引才政策优势,打通了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返回乡村的通道,实现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开局。

聚焦能力提升,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梳理近年来各地乡村振兴人才管理经验发现,“引得进、留得住”是关键。首先紧盯人才能力提升。各地应围绕本地区经济特性,持续开展人才学识能力、人才专业能力、人才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积极为各类人才创造自我提升的条件。其次,加快推进创新中心、技术中心、各项实验室建设,打造集人才服务、人才成长、人才交流、人才合作于一体的人才聚合空间,健全完善以创新、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借助平台载体的持续发力,让更多高层次、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留在乡村。再次,以优化人才生活环境为基底,持续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力度。致力于为各类人才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服务,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服务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借助不断延伸的人才“服务链”实现暖心育才。如,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为有效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构建五大培训基地,包括“金色产业课堂”“绿色生态课堂”“蓝色技能课堂”等在内的课程分类别、分层次向各类人才开放。学员可根据自我提升需求进行模块化选课,提升人才培育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实践性的同时,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

聚焦责任担当,让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人才聚、事业兴”,在不断完善引才机制和切实提升人才服务精细化水平的同时,还应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动能,引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首先,积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人才技术交流,突出“实干者得实惠”导向。大力拓展“借梯登高、借智成势”的用人模式,厚植创新土壤,激励各类人才在良好的创新发展生态中奋发向上。其次,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相融合。乡村地区应以产业发展需求及乡村建设核心任务为整体框架,靶向设立创新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发挥人才集聚效应方式方法,推动各类人才与乡村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让更多人才在创新创造中迸发活力。如,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持续打造“用才”大舞台,量体裁衣创新人才使用赛道,确保将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到产业发展、数字建设、文化保护、生态振兴等领域,形成了“组织引人才、人才牵人才、企业连企业”的集群发展效应。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在创新实干中比学赶超、勇创佳绩,逐渐打开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振兴新局面。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各地要挖掘、创新乡村振兴“动力源”,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持续加强人才全链条管理,让乡土人才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共同谱写新阶段乡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人才服务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