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的创新与探索
——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为例

2023-01-05 20:23曾祥伟翟博宇柴洪亮徐晓嘉邢明伟冯昌军马翔宇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创传染病兽医

曾祥伟,翟博宇,柴洪亮,徐晓嘉,邢明伟,孔 石,冯昌军,马翔宇

(东北林业大学 150040)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学校92个本科专业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中都明确了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全国高校创新创业专职教师3.5万余人,兼职导师近14万人;全国有27所高校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创计划”累计资助34万个项目共58亿资金;全国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专门课程3万多门。同时教育主管部分也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不足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明确要求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

动物医学专业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农学方面的一个重要专业,动物医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畜禽、伴侣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及其他观赏动物疾病的防治等。动物医学专业设置10余门核心专业课,动物传染病学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动物传染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科学。动物传染病是对养殖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的损失,影响人民生活和对外贸易,而且某些人畜共患病还能给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驱动国家策略的重要方式。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如何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动物传染病学课程为例,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探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如何建设“专创融合”的特色课程。

1 互联网+背景下专创融合的基本理念

互联网+背景下,各种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获取更加容易,但我们始终坚信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进入创新创业领域的重要途径,离开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是缺乏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教育。动物医学专业的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也要树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再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的理念。具体到动物传染学的专创融合课程,还是要把动物传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学扎实,在此基础上,寻找动物传染病防控领域亟待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等创新创业活动,这样的创新创业才能走得更远,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更有抓手。

2 动物医学专业课中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挖掘

动物医学专业有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药理与毒物学、动物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动物学等专业课。主要通过在课程中增加学科前沿部分,来分析专业课中所涉及的学科及其背后的产业有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商业机会,并整理一些专业领域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来挖掘专业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挖掘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来进行挖掘,杜绝生搬硬套。

具体到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在绪论部分增加了学科领域前沿进展的教学内容,如新发动物传染病的流行、适应于动物传染病现场快速诊断的最新检测方法、重要传染病的新型疫苗研发和动物传染病涉及的生物安全等,这些都是动物传染病防控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同时对该领域的一些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和复盘。这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挖掘为动物传染病学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前期基础。

3 打造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课程的有效途径

3.1 找准动物医学各门课程与创新创业的契合点

专创融合的关键就是根据各门专业课的特点找到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只有找准契合点,专创融合才是自然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能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最好的。而如果找不准契合点,专创融合就会是生硬的,学生的接受度比较低,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

动物传染病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在课程设计中就可以加入实践中动物疾病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研发的教学模块,重点探讨如何通过这些技术的研发服务于全国的广大养殖企业。引导学生通过调研发现畜牧行业中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将来的自主创业找准方向。又如动物细菌性传染病的耐药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就可以加入实践生产中如何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教学模块,引导学生就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等行业关注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再如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是近年来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问题,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加入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的专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制定该问题的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上增加的这些课程专题内容,都涉及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有的还没有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是进行创新创业可以考虑的一个切入点;有的已经有成功创新创业的案例,可以作为以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一个借鉴和参考。

3.2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

在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并尝试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修订要建设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到动物传染病学课程,就是要把该课程列入专创融合课程建设名单中,教学大纲也要把专创融入的内容补充上,并根据每年的授课效果不断完善和优化。

3.3 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专创融合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复盘、创新任务驱动、行业痛点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等,引导学生运用专业背景知识和创新方法和技巧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案例分析,主要收集整理的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分享给学生。如某高校大学生建立的针对动物各种动物传染病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项目,主要依托全国各农业院校和科研所的动物医学实验室合作的方式,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给出准确的感染疾病名称,并提供相关的防制建议。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使学生对动物传染病的检测与诊断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创新创业项目复盘,主要是收集整理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特别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如某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宠物尸体处理项目,该项目针对我国饲养宠物死亡后尸体无法正规处理的市场需求,开展了符合动物传染病防制法的多种处理方法的商业化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这些项目的复盘,使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找准市场需求,他们可以很多实际问题,极大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创新任务驱动,通常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让他们通过思考和创新实践来完成这个任务。如我们曾经布置过“如何提高动物传染病临床病理学检测的准确性”的创新任务。有一组同学提出:大量收集整理动物传染病的临床剖检照片和病理切片照片建立数据库,然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处理学习这些图片的信息,通过图片的比对和大数据分析,提高动物传染病临床病理学检查的准确性。

4 动物医学专业专创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

4.1 校内实践平台

要充分利用好校内的专创创融合实践资源。主要以本科教学实验室、实习实训中心、科研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等为依托,着力构建覆盖动物医学专业各主要学科方向的学生创新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沙龙、学术论坛、社团等多形式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将较为零散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双创实践、创业园孵化项目等进行教学化升级,建立专业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实践,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目的。动物传染病学专创融合课程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

4.2 校外实践平台

要充分争取校外的专创创融合实践资源。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大型养殖企业、宠物医院、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出境检验检疫局、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建立依托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这些实习基地一般都或多或少涉及动物传染病的检测和防制,因此动物传染病学专创融合课程也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校外平台。

5 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专创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鼓励校内的专业教师加入专创融合教育中,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创新创业的专创融合师资;可以把动物传染学相关课程如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动物病理学等的任课教师作为首选对象,当然也欢迎动物医学其他的任课教师加入团队。另一方面聘请动物医学相关企事业中优秀专业人士作为兼职双创导师。从而保障高质量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

6 小结

动物医学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首先要树立以动物医学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理念,然后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潜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找准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并做好专创融合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最终完成动物医学专创融合课程的创新与探索。

猜你喜欢
专创传染病兽医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我是兽医志愿者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兽医改行搞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