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

2023-01-06 05:37刘文龙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乡土村民文化

张 倩,刘文龙

(1.中共金华市委党校,浙江 金华 321000;2.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文化底色和发展之“魂”,为村民提供精神激励,为产业发展提供知识资源,为乡村治理提供智慧支撑。从2004年到2021年中共中央连续18年出台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乡村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凝聚人心、引领方向、整合资源的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智慧源泉。明晰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价值,深入剖析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问题,构建“守根、铸魂、强基、政府引领”的路径,对于增强思想认同、重塑精神家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重塑新时代乡村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乡村文化自信是村民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步的眼光审视乡村文化,充分肯定乡村文化价值。一座座村庄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拥有属于村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地快速推进,村民为了生计逐渐离开村庄,一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传统建筑被摧毁,蕴含着村民生产生活智慧的劳作工具载体逐渐消失,村民对乡村的自豪感也逐渐淡化,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和坚守的信心。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促进村民的乡土文化自觉、自醒,实现乡村文化价值的延续,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课题。为此,要强化乡村文化振兴,让村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捍卫住乡村记忆。以村民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以古村落、壁画等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源涵养乡村的内在机理,促进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与现代价值观念、艺术设计相融合,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生存位置,让村民增加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满足村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乡村文化振兴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乡村文化发展不充分的战略选择。乡村文化振兴既顺应了满足村民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又是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饮食、住房等物质需求得到“量”的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某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乡村文化建设,导致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2]以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乡村文化振兴的立足点,这既是探索乡村建设规律的必然结果,也是直面乡土资源流失问题的现实诉求,还是复兴乡土文化、重构乡土文明价值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满足村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让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

(三)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3]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产业振兴,为乡村振兴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乡村文化的繁荣进步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更为重要、更深层次的因素。”[4]乡村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以文化为引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引导村民树立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破除“等、要、靠”懒散思想,从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中解放出来,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二是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将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实现乡村文化产业现代化,激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市场化发展机制等方式,推动文化资源实现产品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内生动力不足

村民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和传承者,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认同、践行关系到乡村文化的发展前景。当前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乡村文化主体意识薄弱、乡村文化认同感缺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文化自卑心理难破除。深层次文化自卑是乡村文化危机的导火索。部分村民乡村文化自觉意识薄弱,难以理性、正确地看待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滋生了“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错误思想,将城市文化视为先进、文明的代名词,而将乡村文化视为落后、保守、封建社会的产物,这种认知导致村民弱化甚至丧失了自我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对乡村文化日益淡薄。二是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青壮年村民选择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进城务工,乡村成为了老弱妇幼的厮守阵地。传统手工艺面临着传承人才紧缺、技艺失传的危机。尽管年迈的村民对乡村文化、传统技艺具有深厚的情感,但是由于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等原因,导致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据浙江省文化厅统计,浙江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共122位,其中70岁以上的79位,超过六成,而其中17位已经离世[5]。三是传承创新能力不足。封闭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关键,导致了村民封闭保守的思想和安于现状的心理,抑制了村民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创作。乡村传统手工艺是乡土文化的活态载体,蕴含着村民的精神、情感、个性、气质,深藏着乡村记忆的独特密码。当前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仍停留在原生态的展示阶段,与时代发展、群众需求、现代宣传方式相脱节,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发展困境:外在推力不强

目前,许多地方的乡村文化不仅面临着文化主体意识薄弱、文化认同感缺失等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外在支持力度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文化挤占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在多元文化共存与激荡的语境下,乡土文化的存续空间逐渐被挤压,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日益流入到乡村,乡村社会的一些传统节日、乡风民俗和生产技艺日益被遗忘。二是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足。部分村民对于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薄弱,损毁、破坏、拆除文物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资源流失、特色消解等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尚未形成合力。文化部门、村集体虽然对文化资源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基本停留在传统的普查、征集、陈列等基本方式上,价值利用不充分,影响力微弱。三是对于乡村文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唤着乡村文化建设提质升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乡村文化设施存在着总量不足、覆盖不广、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错位”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文化活动场所长期处于“有建无管”的状态。总体而言,乡村文化供给质量尚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要求政府继续向乡村文化领域倾斜,出台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政策,强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培育传统技艺文化传承人。

(三)载体困境:文化传承介体缺失

文化可以通过各种有形的活动、礼仪、程式、器物等载体去呈现,通过广播、电视、微博等渠道去传播,使村民逐渐深化对乡土文化的本质、规律、价值的认识。当前,许多乡村存在着乡土文化传承载体缺失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一是对于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度不够,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深、保护意识不强、尚未形成人人关心爱护乡土文化的浓厚氛围,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于乡村文化的宣传力度。二是乡村艺术、表演项目等活动表层化。当前,许多乡村只有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的时间节点才会开展一些大型文艺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单调,这给赌博、迷信等低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三是乡村文化开发方式不恰当。乡村文化是村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并流传至今的道德情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不同村庄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在内涵、意蕴和呈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一些村庄忽视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以及发展规律,盲目按照城市发展模式进行开发,产生了大量同质化的建筑和旅游产品,导致了乡村文化不断被侵蚀、同化。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建构

(一)守乡村文化之根,坚持盘活文化资源与凝练文化内涵相统一

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远,蕴含着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孕育出奋勇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守住乡村文化振兴之根,就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盘活沉睡的文化资源,延续乡村文化价值,以乡愁情感涵养时代新风,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资源保障。

首先,要全面梳理乡村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有影,它通过传统建筑、旧志典籍、农业生产工具等载体去呈现;乡村文化无形,它蕴含着几千年的乡土生活、农业生产所承载的重农事、家为本、和邻里等价值观念,孕育着坚忍不拔、质朴务实、宽厚豁达等优良品德。唯有从物质到精神、从历史到人文,全方位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才能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记忆、守住根脉文脉,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应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既要搭建文化站、展示馆等文化阵地,促进乡村文化命脉传承,使乡村成为激活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记忆之园、精神家园;又要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乡村文化数据资源库,对碎片化、海量化、非结构化的文化资源进行聚合,保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其次,要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一方面,依托科研攻关、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大研究乡村文化的力度。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全面挖掘阐释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与价值理念,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培育新型的乡村文化传播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同受众分享乡村传统手工艺、古建筑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传递传统手艺人扎根乡村、传承传统技艺的坚守,弘扬不忘初心、反哺桑梓的乡贤精神,从而引起村民的情感共鸣,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筑文化自信之魂,实现文化根脉赓续与文化传承创新相协同

乡村文化自信源于对乡土的文化自觉、价值认同,表达了对复兴乡村文化、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热烈期盼。

第一,强化涵养机理,重视乡村文化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乡村文化的觉醒是重塑文化自信的提前。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就是要“做到‘自知之明’”,“明白它(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6]促使乡村文化的觉醒,就是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以村史回顾、旧物展览等形式唤醒村民对乡土的深厚情感,重获归属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第二,注重演化机理,强调乡村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传承乡村文化,人才是关键,需要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的手艺人。一方面,在突出点上发力,实施传统技艺传承人才培育工程,以“传帮带”的形式传授制作经验和手工技能,逐渐形成以老带新的代际衔接和技术衔接,实现传统技艺活态传承。另一方面,强化面上拓展,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加强高校师生、企业设计师和手艺农户等的交流协作,促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文创产业深度结合,提升传统手艺人的技艺传承与创新运用能力。

第三,发挥创新机理,突出乡村文化的创造性和现代化。文化创新是避免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的必然选择,是推动乡村文化永葆生机的动力和源泉,是重塑乡村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7]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应在保留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要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化的符号化、景观化的文化元素,为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三)强产业发展之基,实现业态融合与产业提质升级相协调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乡土文化元素的现代化表达与呈现,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淬炼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品牌是乡村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乡村文化的缩影。乡村文化是历经数千年风霜洗礼并传承下来的精髓,遍布于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生产工具等各个方面,呈现于乡风俚俗、礼仪交往、邻里关系、婚姻仪式之间。只有立足于深厚的乡村文化底蕴,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等方式,着力开发一批主题各异、功能互补的乡村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才能打造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品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第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文化产品化运作,既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乡村文化资源作为产业“基石”,活化利用乡土元素和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和特色鲜明的旅游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把厚重的乡土文化资源做精、做优、做深;又要用创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以乡村文化资源为基础,创新出一系列契合现代审美、保留村庄传统韵味的文创作品,满足人们对乡愁的寄托、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三,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路径。数字技术可以使乡土文化的呈现形式、传播方式更加丰富,更好地凸显乡村文化特色、体现乡土气息,使得乡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数字技术既改变了乡村文化的呈现形式,将静态的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等场景转化为动态的信息流和超文本,充分展示乡村美丽、朴实、原生态的特点;又拓展了乡村文化发展的领域与范围,突破了舞台演出、乡村旅游等传统模式,产生了数字内容、数字出版、数字表演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乡村文化不断“破圈”。

(四)强化组织保障,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

组织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条件。构建以党建为引领、扶持政策为抓手、乡贤队伍为支撑的组织体系,不断夯实乡村文化发展基石,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首先,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依托文化墙、宣传栏、大喇叭、文化活动中心等载体开展党建文化宣传教育,将伟大建党精神注入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在乡村内形成人人争先、个个奋进、崇德向善的浓厚文化氛围。政府要增强为乡村文化产业服务的意识,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艺术创作方向上进行引领,在组织领导、文化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政府还可以依托各个村庄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乡村文化发展规划,切实发挥党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其次,持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政策扶持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释放政策红利来激活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盘活乡村中的特色文化资源。可以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菜单式服务方式,着力破解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的局限,化解文化供给与村民文化需求不匹配之间的矛盾,在充分了解村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精准化服务,优化乡村文化服务供给效能。同时,政府应简化立项审批程序,开通乡村文化产业“绿色通道”,以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汇聚文化振兴多元合力。乡贤是产业兴旺的带动者、是乡风文明的倡导者、是乡村治理的协作者和推动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贤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推动乡村的公序良俗重构,以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乡土文化助力文化命脉延续,以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助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乡土村民文化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