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2023-01-06 11:22李秀萍周鑫蕾曹靖国王诗妍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收缩压慢性病血压

李秀萍,周鑫蕾,马 翚,曹靖国,王诗妍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之一,相关文献显示,我国高血压现患病人数为2.7亿,并且仍在持续增加[1]。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是主要并发症,这些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严重消耗了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同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可改变危险因素,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等方法将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对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2-3]。目前我国高血压整体防治状况不容乐观,高血压知晓率(51.6%)、治疗率(45.8%)、控制率(16.8%)都比较低[4],建立以预防、教育、健康指导为主的健康管理体系,提高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对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建立了比较合理有效的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为实践经验提供了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8年参加体检的人群中初步筛查出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根据当年体检结果,将基本资料整理在库,内容包括体检号、姓名、性别、年龄等。依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定最终入组192人,按体检号将单号设为对照组、双号设为干预组,各96人,对照组采用基础管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基础管理方式进行一般健康宣教,每年实施常规体检。干预组采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收集信息、健康知识宣传、定期随访、常规体检。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相关资料,内容包括慢性病家族史、饮食及运动习惯、体重、吸烟、饮酒、精神压力等情况,并将资料收集整理在库。给予个性化体检建议,主要有高血压诊断标准、分类、症状、易患人群、治疗原则、自我管理等,采取电话咨询的方式进行高血压健康知识宣传。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方式情况,给予就医指导、生活方式及心理干预等建议。在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就医及健康指导的基础上,每年进行常规体检。

1.3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5]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如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140/90 mmHg,仍诊断为高血压。

1.4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相关检查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5];②同意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①存在继发性高血压者;②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严重心力衰竭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者。

1.6 观察指标:观察期为2年,观察指标主要为2年间对照组和干预组研究对象的血压值。

2 结果

2.1 2018—2020年2组血压水平比较:2018年、2019年对照组和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对照组和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8-2020年2组血压水平比较

2.2 2020年2组不同年龄组血压水平比较:2020年对照组和干预组45~岁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20年2组不同年龄组血压水平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率非常高的一种慢性病,其主要并发症为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致残和致死率高,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6]。不良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吸烟、饮酒、肥胖、熬夜及长期精神紧张等[6]。不良生活方式不仅不利于患者血压控制,还会增加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7]。相关文献表明[7-9],积极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或控制高血压。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模式常常存在患者依从性无法保证、血压监测频率低、危险因素评估不全面、医师与患者交流不及时等问题[10]。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应通过建立信息库、定期随访,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其生活方式及心理进行干预,并及时给予就医指导,提高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和主动性,这样做可更有效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降低血压水平。

本研究对照组采取基础管理方式,干预组采取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经过24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干预组2018年收缩压水平为3年最低,舒张压水平为3年最高,2018年对照组收缩压与2019年、2020年相比有显著差异,2018年和2020年对照组舒张压有显著差异,考虑原因是研究单位2018年测量血压使用的是水银柱式血压计,2019年更换为臂式电子血压计,可能存在更换血压测量设备影响了研究结果。2019年对照组和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研究对象为公务员和正高级知识分子,该人群每年定期体检,人群知识水平及健康素养较高,能够主动就医治疗。对照组虽未采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但部分人群有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且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观察时间较短,可能出现阴性结果。2020年对照组和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干预组2019年舒张压与2020年舒张压相比有显著差异,提示通过慢性病健康管理方式可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干预组和对照组45~岁组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虑研究对象为公务员和正高级知识分子,45~岁人群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自我保健意识差、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服药依从性差,经慢病健康管理后,生活方式有所改善,血压变化较明显。目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余各年龄段血压水平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观察期的延长,可能出现更理想的观察效果。

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通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依从性,从而有效地将血压控制在目标水平。高血压慢性病健康管理还不够完善,下一步将会依托信息化平台,增加观察指标、优化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路径、提高管理效率,逐步探索形成一套包括评估、措施、评价等在内的健康管理模式,有效控制高血压患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疾病相关经济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收缩压慢性病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最怕啥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