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管理干预在慢阻肺家庭氧疗中的应用

2023-01-06 11:22岳彩霞陆永珍纳建荣赵小乐王丽娟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出院家属依从性

岳彩霞,陆永珍,李 芳,纳建荣,赵小乐,王丽娟,张 蓉

家庭氧疗是指患者脱离医院环境而在家中接受氧疗,每昼夜吸入低度氧≥15 h,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或使氧饱和度(SaO2)≥90.0%[1]。部分患者对氧疗缺乏准确认知,长期治疗依从性低,多数患者吸氧时间未达到预期目的,吸氧随意性强,吸氧治疗效果不佳。故此对长期家庭氧疗患者,需给予合理、有效的延续干预,以促进患者疾病治疗意识的增强,促使疾病缓解。但因患者接受度、理解度不同,只通过一顺到底的延续干预,不能满足诸多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本研究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在慢阻肺长期家庭氧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慢阻肺长期家庭氧疗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0例,2组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慢阻肺的诊断标准[3];②入组患者均在我院治疗,且病情稳定,自愿接受长期家庭氧疗;③家庭氛围良好,患者及相应照顾者可熟练应用互联网(微信平台、互联网+医疗或护理)等软件;④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伴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畸形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②伴肺结核、肺部占位性等肺部疾病者;③伴恶性肿瘤、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

1.4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及随访,患者出院时由护士发放慢阻肺及家庭氧疗知识宣传手册,包括疾病危险因素、日常起居注意事项、戒烟方法及长期氧疗的优势、步骤,并通过一对一沟通,宣讲持续坚持氧疗的重要性、注意事项,重点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准确的处理方法。出院后,每4周电话随访1次,调查患者每天氧疗时间、吸氧方法、遗漏氧疗天数等,并再次叮嘱患者坚持氧疗。观察组采用家庭管理干预。①建立家庭干预小组;②告知患者疾病情况,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与患者及照顾者进行两次一对一沟通,给予氧疗方法指导并提供戒烟咨询;③由护士为患者、家属讲解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原因、诱发因素、出院后氧疗注意事项,鼓励家属参与到患者康复管理中;④出院前关注患者出院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高患者、家属的疾病管理能力及照护能力;⑤出院后定期评价患者出院后用药、氧疗、饮食、运动、戒烟等基本行为,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反馈。评估患者、家属的生活及工作状况,适当解决患者、家属存在的顾虑与不良情绪,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1.5 观察指标:2组患者均在干预6个月后进行以下相关指标的评价。①疾病管理能力:采用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量表(CSMS)[4],量表对患者的疾病症状、日常生活、情绪、信息、自我效能管理行为进行评价,共有51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总分255分,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②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根据我院科室自制的氧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定,量表共有6个问题:每天吸氧时间≥15 h、氧流量为1~2 L/min、氧气湿化、夜间吸氧、长期氧疗是否改善疾病、症状加重是否氧疗,依从为1分,不依从为0分;评分越高,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越高;③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5-8]对患者疾病影响、运动受限、呼吸症状进行评价,该量表计算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后分值波动为0~100分,对生活完全没有影响为0分,对生活产生极度影响为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比较:2组干预后患者CSMS评分、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较干预前提高(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比较(分,

2.2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2组干预后患者疾病影响、运动受限、呼吸症状均有所下降(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慢阻肺患者常以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持续减退为主要表现,该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诱发因素多,稍有不慎病情会呈急性发作,导致患者再次入院。当疾病进入稳定期并出院后,其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缺氧症状,改善健康状况,延缓疾病进展。长期家庭氧疗是延缓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疾病进展的主要措施,可纠正患者低氧血症,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疾病急性发作,以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但慢阻肺患者在家持续氧疗时,部分患者或家属对家庭氧疗缺乏认知,常规出院前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效果不佳,此时需要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家庭护理干预是对不同阶段患者给予不同的信息、情感等干预,以此满足患者、家属从入院到出院回归家庭后的动态需求。

慢阻肺疾病会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当疾病进入稳定期后,患者缺乏足够的健康知识,行为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疾病反复。且有研究[9-10]指出,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复合指数密切相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可降低患者的疾病恶化风险,减少住院率和病死率。本研究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管理能力、长期家庭氧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对疾病的管理能力,显著提升患者坚持氧疗的依从性。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普遍偏低,主要是由于呼吸受限、运动受限所致。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疾病影响、运动受限、呼吸症状对生活的影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家庭管理干预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11]家庭护理干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护理,分析原因是家庭管理干预能够按照慢阻肺患者出院后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提供所需要的管理干预,整个管理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氧疗方法、照护技能、情感支持等,以便提高患者在社会与家庭中的自我管理能力,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而且在不同阶段给予一定的情感支持、康复计划及后续治疗信息,可以使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坚持氧疗,并能调动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同时在患者家庭管理干预中,给予患者、家属相应的护理计划及康复技能建议,教会患者、家属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可以使患者更好地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这些做法都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出院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