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爱格培养心

2023-01-06 01:50编辑高婷特邀编辑刘冬贵摄影李楠小模特申翊特别鸣谢天空之城儿童摄影
父母必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贝贝小兔子研究会

编辑|高婷 特邀编辑|刘冬贵摄影|李楠 小模特| 申翊 特别鸣谢|天空之城儿童摄影

培养爱心品格,要让孩子懂得关心、爱护他人,并付出实际行动。本期我们邀请到的幼儿园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培养方法—照顾小动物和玩角色扮演游戏,并给出了相应的家庭教育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的乌龟宝贝

文︱赵春如 周敏军(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幼儿园)

一天,琳琳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小乌龟,放在班级的饲养角供小朋友一起观察。大家都很想照顾好小乌龟,在老师的提议下,小朋友展开了“照顾小乌龟”的学习之旅。一场“乌龟养护行动”悄然地拉开了序幕。

带乌龟晒太阳

吃完午饭后,几个小朋友又围着班里的乌龟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萱萱说:“中午的时候太阳太晒了,我们要把乌龟搬到阴凉的地方,让它舒服一点。”聪聪接着说:“下午离园的时候,我们要把乌龟搬回教室,不然它可能会迷路,我们就找不到它了。”于是,每天早上来园的时候,小朋友会把乌龟搬到阳台上晒太阳,中午的时候搬到户外阴凉的地方,下午离园的时候又把乌龟从户外转移到班级内的饲养角。

给乌龟一个舒服的家

一天,俊俊指着装乌龟的盒子说:“这个房子太小了,我家有个更大的‘房子’,我带过来给小乌龟换上吧,这样它就能住得舒服一些。”琳琳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告诉俊俊:“我们要把乌龟的房子装饰得很漂亮,它住进去的时候一定会很开心!”第二天,俊俊把家里面的“大房子”带到幼儿园,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地帮乌龟换了新家,并且用鲜花、玩具和小石头把乌龟的房子打扮了一番。

照顾乌龟的日常起居

“哎呀,乌龟好脏啊!”一天萱萱看到乌龟后突然大叫起来。小朋友凑过去一看,乌龟身上果然有一层黑乎乎的东西。“我们要给乌龟洗澡啦!”于是,大家找来小牙刷和水管,小心翼翼地帮乌龟洗了个澡。紧接着,大家开始准备给小乌龟喂食。“小乌龟,快快吃!”俊俊一边投喂,一边说。“不能给太多,不然会吃撑的。”聪聪小心地提醒道。一旁的琳琳盯着小乌龟,期盼地说:“小乌龟,好好吃,乖乖睡,快快长大哦!”

经过两周的朝夕相处,小乌龟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小朋友每天都会跟小乌龟聊天,给小乌龟唱歌。琳琳笑眯眯地跟我说:“我们要让它每天都很开心!”

娃娃家里也有爱

文︱杨金萍 杨丽(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中心幼儿园)

孩子们期待的区域自主游戏开始了,语涵、贝贝和往常一样来到了娃娃家。

喂小兔子吃东西

一进娃娃家,贝贝就拿了她最喜欢的小兔子玩偶,并对它说:“兔宝贝,你饿了吧?妈妈马上给你弄好吃的,你等一下哦!”说完便拿起一个小托盘,直接走到区域柜前取食物,然后抱起小兔子,假装一点一点地喂给它吃东西,一边喂还一边说:“哎呀,小宝贝,你慢点吃,你看,都弄到嘴巴上了。”说完便去找纸巾给小兔子擦嘴巴。这时在一旁看了很久的语涵四处张望,看到了柜子上有一块海绵,于是她就拿来递给贝贝,贝贝接过了海绵,准备给小兔子擦嘴巴。这时,语涵对贝贝说:“贝贝,我可以跟你一起照顾小兔子吗?”贝贝点了点头说:“好啊,那你来当爸爸吧!”

语涵开心地走到贝贝和小兔子跟前,问:“兔妈妈,我们还要给小宝贝做点什么好吃的呢?”贝贝指了指玩具胡萝卜:“那你再炒一个胡萝卜吧!”于是,语涵把玩具胡萝卜放进锅里盖上锅盖,让胡萝卜在锅里焖着。她一会儿揭开盖子看一下,一会儿又盖上,重复了几次后,她把“炒熟”的胡萝卜夹出来,端给贝贝。贝贝吹吹热乎乎的胡萝卜,小心地喂小兔子。趁着贝贝喂小兔子的空当,语涵拿来了玩具西瓜说:“兔妈妈你渴不渴?你一直带宝宝辛苦了,我来切西瓜,给你榨一杯西瓜汁吧?”贝贝非常配合地说:“谢谢兔爸爸,我正好想喝西瓜汁呢。”

带小兔子看医生

贝贝和语涵在自创的“剧本”里玩得不亦乐乎,突然贝贝紧张地说:“宝宝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一边着急地拍着怀里的小兔子,一边大声喊道:“章语涵,我们赶紧带她去医院吧!小兔子生病了。”语涵立马说:“我来抱小兔子,我们快点去找医生!”但是娃娃家里没有医院,两个人在里面左看右看寻找着医院,结果一无所获。贝贝说:“这里没有医院,小兔子要病死了!怎么办?”

看到他俩着急的样子,我走了过去,说:“我是医生,你们的孩子怎么了?”贝贝和语涵赶紧说:“我们的孩子生病了,但是我们找不到医院。”我指着娃娃家的一个纸箱说:“你们别着急,把小兔子放到那张床上,我先给他看看。”两个人顺着我指的方向跑去,立刻把小兔子放到“病床”上。当着贝贝和语涵的面,我给小兔子好好检查了一下,告诉他们小兔子没有太大问题,就是吃的东西太多、太杂,肚子不舒服。听了我的话之后,贝贝和语涵相互看了看,拍着小兔子说:“宝宝,医生说你没事儿了,一会儿就会好起来哦。”

专家点评爱心品格是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能力,也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积累培养起来的。幼儿园的孩子还处于“泛灵论”阶段,即此时的孩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应当被关心、被爱护。因此,在培养孩子的爱心品格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这一发展特点,而上述两个案例中教师对孩子的支持、理解和鼓励都值得家长学习、借鉴。

用心呵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案例一中的小乌龟一出现就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大家争先恐后地照顾它,这时候孩子不再是闹腾的“熊孩子”了,而成了有爱心、能照顾小动物的独立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乌龟的习性、特点,也学会了爱与付出,慢慢成为一个内心温暖、柔软、有爱的孩子。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在小动物身上投注的爱和情感,而且要积极引导孩子用卫生、安全的方式与小动物互动。

用角色扮演游戏提升爱的能力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游戏中他能独立自主地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玩,另外游戏还能创造性地表现和反映孩子的生活经验,培植良好的情绪、情感。案例二中的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们非常热衷的,老师的做法值得家长借鉴。老师观察并认真记录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主动地融入游戏之中,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与孩子玩起来,帮助孩子排忧解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看到孩子认真地“照顾”自己的布娃娃时,也应当像案例中的老师一样,协助孩子细心照顾自己的“小宝贝”,让爱在亲子互动中流淌,让孩子感受到爱与信任,如此才更有助于孩子爱心品格的发展。

自私的宝宝

文|王慧娟(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附属学校幼儿园)

家长困惑:

由于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比较忙,孩子出生之后都是姥姥在帮忙带,老人对孩子尽心尽力,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但不知为什么,孩子现在3岁多了,反而没有小时候贴心,甚至有点自私和冷漠。比如做了好吃的,孩子会说这是他的,别人不能动;就连姥姥病了,还要哭闹着让姥姥带他出去玩。长此以往,我真的担心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怎样才能让孩子愿意主动关心他人呢?

家园常沟通:

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隔辈亲”,会格外爱护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出现也给老人平淡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慰藉,因此老人难免会出现溺爱的情况。案例中的孩子作为家中的宝贝,肯定是非常受宠爱的,大多数情况下家人都会让着孩子,这就容易助长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

教育建议:

1及时调整家庭教养方式

案例中的孩子之所以会出现事事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家长经常说“这些都是宝宝的,没人和你抢”“宝宝开心,我们就开心”这样的话,这就不断强化了孩子“我最重要”“我说了算”的意识。因此,家长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需求的基础上,对孩子也要有约束和要求,比如“先给姥姥吃”,“姥姥生病了不能吵”,这才是恰当的教育。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温和、独立、情绪稳定的性格特点,在生活中能够关注到他人的需求,更容易成长为“眼中有爱,心里有光”的人。

2树立尊老爱老的榜样

孩子很少听我们说什么,总是看我们做什么。因此,想要让孩子有爱心,关心老人,家长就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比如年轻的父母既要对老人的付出心怀感恩,也要身体力行地关注老人的需求,让老人感受到爱与尊重。比如下班回来带些老人爱吃的食物;饭后带领孩子主动洗碗、收拾,减轻老人的负担;餐桌上,以老人尊上;言语上,不冲撞老人。在生活中,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爱,理解爱,进而表达爱。

表达爱

文︱王康(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岭西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3~4岁的幼儿要能够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能够爱父母、亲近和信赖长辈。孩子内心的爱遵循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发展特点,也就是说孩子先要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接受到爱的滋养,才能够自发地表达内心爱的体验。父母要努力营造一种温暖、关怀的心理环境,要大方、主动地向孩子表达爱的信息,然后孩子才能在感受、模仿中学会爱的表达。

培养目标:

1 知道喜欢别人的时候应当大胆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 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老师和同伴的爱

3 体会被爱的幸福感受,逐步养成善良、主动、外向、友好的亲社会品质

技能口诀:

喜欢谁,要表达;亲亲抱抱送礼物;做件好事温暖他。

培养重点:

喜欢谁,要表达

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喜欢别人就要把自己内心的喜欢大胆地表达出来,不要害羞,也不要把自己想要对对方好的想法藏起来,甚至是故意“欺负”对方。家长要经常跟自己的爱人、孩子表达爱与喜欢,让孩子知道爱要表达。在洋溢着爱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心情是放松的、自由的,更容易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友爱的品质。

除了身体力行表达爱,家长还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体会故事中爱的表达,如一起读绘本《抱抱》《猜猜我有多爱你》,教给孩子大胆表达的方法和勇气。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翻阅照片,讲述孩子成长的故事,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身边的爱。

亲亲抱抱送礼物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引导孩子意识到对不同人表达爱的方式可以不太一样,比如可以用拥抱、亲吻的方式对自己的妈妈表达爱;用牵手、赞美、拥抱、送礼物等方式表达对小伙伴的爱;用微笑、敬礼、拥抱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爱。除了日常的肢体动作,家长还可以充分利用节日的教育契机,如重阳节、妇女节、教师节等,让孩子了解身边人对自己的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贺卡、书签等礼物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做件好事温暖他

家长可以进一步跟孩子讨论爱的表达方式,除了友好的肢体动作、赠送礼物,还可以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 在家里:

●帮家长做一些家务,比如吃饭的时候分发或收拾碗筷;

● 和家人一起打扫卫生;

● 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帮他们拿拖鞋,给他们倒水喝。

2 在幼儿园里:

● 做好自己的值日生工作,帮忙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主动照顾小动物,帮忙收拾玩具;

● 在小朋友难过、不开心的时候,主动安慰对方;

● 当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主动上前帮忙。

这一件件小事都是爱的表达,家长也要适当放手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事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爱就是在生活里这样一点一滴地积淀起来的。

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也强调“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计划于2023年正式组织实施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

近日,由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社主办,德耕教育协办的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1000多个学前教研组织、幼儿园组织教师观看直播。本次会议由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国平主持。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唐洪博士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近年来开展的家庭教育和品格教育系列相关工作,表示“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对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家校社共育、促进幼儿品格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将以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为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共同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逐梦人”。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夏婧博士深度分析品格教育实施的科学路径,并对课题的规划与实施进行全面介绍,指出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家庭、幼儿园、社会在实施品格教育中承担不同责任,其中家庭是品格教育的责任人,幼儿园是主阵地。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表示,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是继《父母必读》杂志《品格教育》专栏后的又一重点项目,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将从专家、平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保障课题参与者有所收获和成长,让品格教育这一话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据介绍,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规划课题申报将面向全国学前教育教科研单位和幼儿园,并组织专家组对立项单位进行开题、中期检查、结题等全过程指导。课题实施将有利于幼儿园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幼儿园品格家园共育,科学实施家庭教育指导与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指导性的系列研究成果。

课题申报正在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猜你喜欢
贝贝小兔子研究会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波兰睡眠研究会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贝贝失踪了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冬天来了
冰岛睡眠研究会
相见欢
小兔子的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