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

2023-01-06 02:58吴佳妮马可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吴佳妮 马可

摘 要: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异化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且具有影响力的消费群体,引导其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对于引领社会消费风气和未来消费趋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现状,结合绿色消费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应然状态,从落实课堂教学,发挥理论教育作用;善用网络媒体,拓展线上教育模式;发挥家庭作用,树立绿色消费家风;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绿色消费氛围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強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34-0087-03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现状

(一)大众媒介操纵的符号消费

1970年,法国后现代理论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出了“符码操纵”消费活动现象,揭示了以广告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对大众消费的控制作用[1]。21世纪依托互联网产生的新兴媒体更是为消费者营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拟空间,让人置身于大众媒介操纵的符号海洋中难以自拔。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消费观念尚不成熟、稳定,很容易受媒介信息的诱导,也更容易认可符号价值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如仪式性的符码操纵消费:“‘双十一’购物狂欢节”“618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零食节”“美妆节”等,在这些购物节中,各种预热活动、促销信息、打折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铺天盖地地推送开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在购物节进行消费被大众媒体宣扬成了一种潮流文化,大学生在各种购物节进行消费就能获得潮流的参与感。此外,大众媒体赋予商品富裕、时尚、潮流等美好象征的符号,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裹挟着他们在狂热的消费热潮中进行各种不必要的支出。

(二)移动支付背后的超前消费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进行消费,其便捷性和安全性毋庸置疑,但是对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的隐患:超前消费。电子支付方式让现金成为APP中的一串数字,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对花出去的钱没有概念。消费容易变得冲动,经常是为了满足个人欲望、打折促销、攀比而进行的非理智消费。特别是当前相关信贷机构业务不断拓宽,借贷平台更是为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其额度获取轻松,对于一些自制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容易难以克制越借越多,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填补借贷额度,最终陷入以贷养贷的局面。超前消费过度刺激着大学生对物质的追求,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扭曲,甚至产生享乐主义和浪费文化。过度的超前消费伴随着还贷的压力和心理压力,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三)虚假需要造成的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现象是指超过个人或家庭支付能力的过度消费行为。特别是一些购物节日的活动气氛非常浓烈,如“双十一”当天的各大网购平台页面“预付定金减活动”“满300-30活动”“领券立减”等优惠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大学生由于缺乏自控力,容易被消费节日的浓烈气氛带动,自我欺骗,给自己灌输“不买就亏了”的观念而大量囤货,甚至为了满减活动硬是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这种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商家营造出来的虚假需要的满足,特别是电商直播模式的兴起,在整个紧张、快节奏的直播氛围下,大学生在主播的带动下容易缺乏理性大肆消费。另外,攀比也是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动机,如今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已然演变成了大学生炫耀资本的角斗场,晒各种大牌化妆品、包包、鞋能够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但这些商品并不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只不过是满足和释放了自己的消费欲望。因此,可以说在很多情况下,许多消费行为都是商家营造出来的虚假需要的满足。

二、绿色消费观的基本内涵及应然状态

(一)绿色消费观的基本内涵

消费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无论是生产性消费还是生活性消费,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代社会的消费,超越了以生产为目的的消费,还承载着个人、社会、自然对“善”的诉求[2]。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对象、方式、活动等的一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判断,受到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社会政策环境、文化风俗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绿色消费观是指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性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消费心理,通过改变消费观念降低消费活动对自然和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旨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绿色消费观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3E”和“5R”,“3E”即Economic(经济实惠),Ecological(生态效益),Equitable(符合平等、人道);“5R”即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重复利用,多次使用),Recycl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保护自然、万物共有)。强调以绿色物质消费、绿色精神消费和绿色生态消费为主要消费内容,以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为主要消费行为的基本内涵。由此可见,绿色消费观不同于传统的消费观,是经济的、健康的、生态的消费观。

(二)绿色消费的应然状态

1.强调资源可持续性。“地球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自循环体系,在特定阶段可供开发的资源归根结底是有限的。”[3]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代价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资源被极大消耗和浪费,导致现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威胁及挑战。可持续性强调人们满足消费需要时,能够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节约资源、注重资源的最优和永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废弃物的排放。可持续性还强调公平和公正原则,认为不仅是当代人享有追求生活质量和满足消费需要的权利,后代人也同样需要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任何人都不应因自身的不良消费而危及他人的生存和消费。

2.强调消费适度理性。消费适度是指人们日常消费活动应当遵循简单、适度、健康等原则,按自己真实所需进行消费,强调消费理性。比如,在“吃”方面,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铺张浪费,参与光盘行动;在“穿”方面,不冲动购物,不买不必要的衣物,不用衣物可以捐赠给贫困地区;在“用”方面,爱惜物品延长使用寿命,不买不必要的产品,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产品;在“行”方面,尽量选择步行、公交、共享单车、地铁等环保的出行方式。适度消费不是要求人们过于節俭,刻意克制正常的消费需求,而是倡导减少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量力而行,平衡好消费需求和消费数量。时刻保持消费理性的自觉,培养健康正确的绿色消费观。

3.强调低碳环保。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消费欲望不断膨胀,与之相对的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活动不断扩张,对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低碳环保提倡拒绝消费可能造成污染的产品,减少使用如快递包裹、快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尽量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和再循环利用的包装。低碳环保提倡循环消费,将闲置物品分类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使用率,实现消费的“一次性”向“重复性”的转变。日常消费也要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注意节约水、电、气,合理高效使用资源。

三、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对策建议

(一)落实课堂教学,发挥理论教育作用

落实绿色消费课程设置、进行绿色消费专题教学是有效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和任务。第一,设置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选修课+”的绿色消费教育课程体系,将绿色消费教育内容融入各类课程中,扩大绿色消费教育理念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第二,提供高质量的绿色消费教育学习教材。要注重思想性、系统性、针对性、自学性和前瞻性等特点,能够反映绿色消费教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第三,教师要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教师作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最主要主体,需要先对绿色消费理论充分吸收、转化,才能在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传授和教育时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应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先“正己”后“正人”,成为绿色消费观的引导者,带动大学生养成绿色消费行为的习惯。第四,绿色消费教育需要我们冲破传统思维限制,采用具有创意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更有满足感和获得感。如实时关注社会消费领域的最新热点问题,课堂及时回应学生在消费中遇到的问题,增加课堂互动性和实用性。将绿色消费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小道理,使大学生易于理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二)善用网络媒体,拓展线上教育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全新的线上教育方式,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工作。教师应当主动学习线上教学技术,录制绿色消费教育课程或采用慕课、腾讯会议、微课、易班等方式进行在线授课。高校可以在线开放绿色消费教育精品课程供大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网络资源,扩大绿色消费理念传播范围,活用校园文化资源。同时,可以发起绿色消费观主题相关竞赛,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申报、竞赛评选等方式参与,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消费观慢慢渗透到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

另外,由于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且各类消费日益增多,对生活费的需求十分强烈,导致许多大学生误入网络借贷的歧途。因此,高校应当建立网络借贷工作机制,及时处理大学生不良借贷行为。首先,日常监测关注大学生的异常消费行为,特别是在特殊的促销节点,提前对学生进行消费引导,提醒大学生理性消费,注意网贷存在的风险。其次,不定期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网贷情况,找出不良网贷倾向的问题,及时发现隐藏的风险。及时向大学生发布网贷诈骗最新形式,谨防学生受骗。再次,如若发现学生借贷行为,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共同协商妥善解决。最后,高校与公安、金融、电信等机构建立协作网络,及时查处非法校园贷平台。

(三)发挥家庭作用,树立绿色消费家风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具备什么样消费观念、践行什么样的消费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子女。家长应当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和绿色消费知识。深知以身作则对子女的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时刻体现出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珍惜粮食的绿色消费理念,将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和价值观传递给子女。

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对子女的需求有求必应,助长了子女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应及时纠正子女不良的消费观念,满足确实需要的消费,拒绝过分要求的消费。家长可以积极鼓励子女利用课余打工、兼职,让子女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珍惜劳动得来的回报。同时,培养子女理财的意识,帮助子女制订消费支出计划,记录费用支出明细,让子女对金钱有一定的概念,懂得合理分配金钱。对子女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子女形成健康正确的消费观,拒绝消费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

(四)净化社会风气,营造绿色消费氛围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和媒体的双重作用,营造健康的绿色消费氛围。政府部门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起到带头作用,杜绝公款吃喝、挥霍浪费行为,节约公用资源,将勤俭节约精神作为干部学习培训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组织机构、事业单位优先选购节能环保产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回收和循环利用;三是加强对各类媒介的监管,禁止以各种形式传播攀比、过度、超前、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四是加大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不良网络借贷平台给予严厉处罚。

当前媒体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引导大众意识的工具,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体通过快速、广泛的传播,每天都在不断制造着一些热点来引导大众的心理。媒体应正确认知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加强行业自律,宣传正向、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宣传负面消费行为,适当减少奢侈品广告的投放,不刻意夸大商品作用和价值。

总之,绿色消费观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境意识的消费活动,它体现了人类崭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不但能够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引导规范,使其消费行为理性化、形成绿色消费观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汪振军,乔小纳.新兴媒体环境下的“符码操纵”——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国外社会科学,2015,(6):99-104.

[2]  魏晓燕.高技术社会消费伦理[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39-40.

[3]  孙伟平,崔唯航.树立马克思主义消费观[N].光明日报,2014-02-28.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