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海云
我的三十二年从教生涯,虽不辉煌,却很光彩。
1990年8月的一天,师范毕业的我,骑着自行车,带着一堆行李,走进皋兰县中心乡中心村小学,在一间不足五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宿舍)里安置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一张旧床板、一张油漆斑驳的白色办公桌、一把硬木椅、一盏台灯、一个饭缸和几本书。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班主任,兼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从此,我开启了作为一名山村教师的崭新生活篇章。
周一早上八点,一块悬挂在大槐树上的钢板(电铃损坏)被敲响了,我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低头走进教室,一大步跨上讲台,面对讲台下的孩子们,我心中有几分胆怯却光荣的感觉:“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既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的大哥和朋友。”话音刚落,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时刻与我梦中的情景似曾相识,从此,他们尊称我“老师”。
白天,按部就班,备课授课、批改辅导,我一门心思给这帮充满野性、年少无邪、淳朴活泼的孩子们上课,带着他们一起跑步做操。晚上,我则安静地躺在宿舍里的木板床上,翻阅着自己带来的那几本书。
一个月后,我与孩子们逐渐熟悉起来。我是老师,他们对我十分敬重,把我看作世间知识最渊博的人。当然,也有少部分孩子不遵守纪律、偶尔相互之间会产生纠纷,还有一部分孩子无法按时完成作业……这些问题在我上手工作之后逐渐暴露出来,我的教师生涯开始遇到困难与挑战。面对这些问题,我灵活地以表扬夸赞为主,再辅以苦口婆心的耐心劝导。经过一天天地磨合,孩子们逐渐变得热爱学习、珍惜荣誉,班级纪律也因此得到改善,甚至还有部分孩子开始主动帮同学修理课桌、帮老师提水、搞卫生等。一学期下来,我的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十几位同学还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奋战一学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内心坦然且骄傲,开始做好长期“潜伏”的准备。
我家离学校二十公里,所以我选择住校。在住校期间,我早晨就着开水泡馍,撒点儿盐,凑合一顿;中午和晚上在学校食堂吃,经常就是白菜萝卜、青菜土豆和馒头米饭之类。夏天,吃过晚饭,太阳还没下山,我便外出转转,风轻云淡,漫步在田间地头,望着远方夕阳西下的美景,心旷神怡;冬天的夜晚不好过,特别是天阴下雪的时候,偌大校园里冷冷清清,寂静无声。我早早地关闭电灯,悄无声息地上床裹紧被褥,瑟瑟发抖,总担心有什么怪物从地底下冒出来,吓人一跳……光阴似箭,一晃两年过去,尽管拿着微薄的薪水,我的心却是快乐而满足的。毕业时分,我站在破旧的木质校门口,目送我带的第一届孩子们,他们拿着鲜红的毕业证书,渐行渐远。
1992年9月,我被调至乡里的初级中学。学校安排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师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并管理一个男生宿舍。
中学里,我所带的班级学生人数猛增至五十多人,两个班的语文课,工作忙,任务多:开会学习、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检测阅卷、理论研讨、培训学习、开展活动、值班查夜……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除了日常工作外,学校还非常重视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那一个个鲜红的数字关乎着每个老师的名利。现在想来,在那时,教学成绩的考核犹如一根粗大的麻绳,日夜缠绕在我身上,总也解不开。每次考核完毕,学校会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成绩低者要在全校教职工面前进行分析。每当我把自己带入这样的场景,我就会感到满面羞愧,恨不能从红砖缝里钻进去。
时间紧,事务繁,十年就这样一晃而过。这十年,我的教学水平大大提升,教学成绩虽不能说拔尖,但是也从未得过倒数。
1997年9月,我申请调入另一所中学任教,依旧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且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我每天忙得像一个上了发条的陀螺,停不下来。匆匆忙忙十年间,我每天都忙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一些其他相关杂事,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2008年秋季开学,学校为任课教师确定明确的中考升学名额数量以及奖罚措施。于是,我开始费心钻研教材、努力贴近学生、认真研究方法——复习阶段,每周一测,周日批阅,周一总结,表彰优秀,督促后进……如此这般坚持三年,在2010年中考中,我所带的班级升学率大大超过既定目标,我长期紧张的心情终于在这一刻得到舒缓。然而,教师节前夕,我却离开了我生活工作了十二年的地方。
2010年9月,我又来到一所新的学校。这是一所县属六年制小学,也许是因为我当过多年的语文教师,经验丰富,在这所学校里,领导安排我担任办公室干事,主要负责处理文件、收发通知、撰写计划总结等工作,同时兼打印员、摄影师、“两操”(早操、课间操)带队与管理等工作。这些于我而言又是全新的工作内容,为了适应新的工作节奏,我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工作。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天匆忙地穿梭于各个工作场所,紧张而又忙碌……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屈指数来,我的学生数以千计,他们有的散布在乡村城镇,干起了批发零售、跑出租、管销售、当经理的工作;有的驻扎在城市,成了教师、医生、警察、干部或大學教授。他们几经磨难,摸爬滚打,成家立业,实现理想。这几年每每参加乡邻亲友的红白喜事时,我常常会在席间遇到以前的学生,他们端着酒杯来到我面前,眼中饱含喜悦,开口便道:“老师,您也来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我突然发觉:老师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动作、微笑,一句真诚的谢谢、问候、关心,也许都会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
仔细想想,我的教师生涯好像一直以来都很平凡,虽不辉煌,却很光彩。人这一生,淡泊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作者单位:甘肃省皋兰县石洞镇三川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