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模式对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压疮的影响

2023-01-07 08:03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0期
关键词:医源性压疮早产儿

徐 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江苏 南京 210000)

医源性皮肤损伤(iatrogenic skin injury)是由于在医疗活动中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或者仪器出现故障所导致的与原发疾病无关的皮肤损伤,以皮肤发红、角质层缺失、表皮损伤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新出生的早产儿由于角质层较成人薄三分之一左右,皮肤的组织间缺乏纤维连接,皮肤屏障功能由于长期受压,在受到不良刺激后,容易出现损伤,导致早产儿受到感染的可能性增强,甚至容易出现疤痕及功能性异常,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早产儿家属的经济负担[2]。由于本科室近些年收治的早产儿、极低体重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以及辅助仪器的使用频率的增加,导致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医源性损伤的风险增高。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产住院儿7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析预警模式对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压疮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住院早产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胎龄32~36周,平均胎龄(34.11±1.58)周;体重1.60~2.45 kg,平均体重(2.25±0.13)kg。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胎龄32~36周,平均胎龄(34.36±1.43)周;体重1.60~2.45 kg,平均体重(2.23±0.14)kg。两组性别、胎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早产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②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体重低于2.50 kg。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并发症,心肺功能不全,无法正常进行试验;②住院期间发生严重感染,需要进行特殊护理;③中途退出试验。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照早产儿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护理过程中减少胶布的使用,对接受无创正压辅助通气的早产儿进行重点预防,定时给早产儿翻身、变换体位、更换氧饱和度监测部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警模式干预:①成立预警模式小组,组内成员通过文献检索及问询[3,4],经科室质控小组讨论后,制作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量表,并且针对量表中的高危人群、皮肤损伤类型、高危环节、预防措施进部署,并对组内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及实践培训;②根据量表登记入院的早产儿的住院日期、床号、住院号及危险类型,并落实每日监控,7 d为一个周期,记录有无发生医源性损伤;③由培训合格的护理人员对入院早产儿进行评估,对于符合高危人群的早产儿进行预防性护理,直至早产儿出院;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及时进行报备,并做好相关的交接班工作,直至医源性皮肤损伤治愈;④登记好交接班过程中出现的皮肤问题,包括医源性皮肤损伤类型[药物外渗、皮炎、器械使用过程中导致的压伤、抓伤、黏贴伤、摩擦伤、皮肤感染、割裂伤等)、部位、面积、出现的原因]并拍照留底,记录有无好转或加重及处理的照片并签名;⑤保持早产儿皮肤干燥,每2 h检查1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皮肤特别干燥的早产儿房间放置加湿器;所有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均实施对症治疗及护理,全程对早产儿进行监护,观察早产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变化。

1.4 观察指标 ①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记录出现药物外渗、皮炎、器械使用过程中导致的压伤、抓伤、黏贴伤、摩擦伤、皮肤感染、割裂伤等发生情况;②压疮情况:分为轻度(皮肤完整有红斑)、中度(皮肤有破损,出现水泡)、重度(全层皮肤破损,伤口有腐肉);③早产儿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量表,满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90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258,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比较[n(%)]

2.2 两组压疮情况比较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872,P<0.05),见表2。

表2 两组压疮情况比较[n(%)]

2.3 两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6.23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发育未完善,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对早产儿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皮肤作为患儿与外界之间的屏障,具有保护、排泄等生理功能。早产儿的表皮角质化层较薄,表皮和真皮之间的基底膜的结缔组织等发育不良,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弱,皮肤在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容易出现损伤。目前针对早产儿的护理及治疗需要使用一些仪器或者侵入性的造作,容易导致早产儿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早产儿皮肤容易受损[5,6]。早产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全的皮肤屏障,皮肤发育不全,皮肤会因受到各种因素的侵扰而出现压痕、水肿、破损、感染等。有研究发现[7],早产儿的皮肤角质层成熟所花费的时间越长,最长可至出生后28 d。此外,由于早产儿的体重及身长等原因,在进行一些操作过程中,若面罩、鼻塞等大小不合适,容易导致早产儿皮肤受损[8-10]。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早产儿进行监护,实施预警模式下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外渗、皮炎等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护理重点在于预防模式的建立,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实施以预防为核心的护理措施,制定相关皮肤损伤管理规范;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出现的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拍照留底,每班交接,有利于促进受损皮肤的恢复;通过对早产儿进行预防性皮肤保护,减少了早产儿皮肤和器械的直接接触,输液治疗过程中更加关注药液的渗漏情况;对于已经出现皮肤受损情况积极进行处理,促进了早产儿皮肤的愈合。

综上所述,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预警模式,可有效降低早产儿住院期间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压疮发生率,早产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医源性压疮早产儿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实习护生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态度的调查分析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难免压疮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