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小学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福建省J地区的调查

2023-01-07 12:22雷培梁陈奕荣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满意度小学生

雷培梁,陈奕荣

(泉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逐步提供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也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努力的方向[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满意度研究,不仅是各级政府部门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公众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强学校认同感,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新途径[2]。同时,开展农村小学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能够了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现状,为持续改进和完善农村教育工作、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底部”以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教育满意度是公众对学校服务质量的认知评价,是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改进的重要依据[3-4]。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通过开展家长对教育满意度的调查,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5]7-12;加拿大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满意度的调查,为政府评估学校工作提供政策手段[6]。如今,开展教育满意度测评已成为众多国家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外学者开展的教育满意度研究,促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教育服务的质量[7];与教育满意度密切相关的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学校环境、家校交流程度以及家长参与情况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改进的重要因素[8]。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教育满意度情况,成为家长为子女择校时的参考依据[9]。

我国教育满意度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10]。以往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满意度的调查较为缺乏。2012年,教育部出台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明确将教育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指标,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教育社会认可度应达85%以上。国内已有的研究关注了教育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教育满意度的因素。研究证实,当前我国公众对教育服务质量总体比较满意[11-15]。教育期望、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是影响学生和家长教育满意度的核心要素[16]。家长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职业、户籍、居住地等与家长满意度密切相关[17]。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经济收入越高,其教育满意度越低[18]。学校性质、学校规模、年段、学业负担、学生身心素质也是影响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19]。家长教育期望的达成、加强家校间的联系和家长参与度可显著提升教育满意度[4]。

国内外既有的相关研究为本课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反映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满意度的现状,探讨不同群体家长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课题组在福建省J地区开展农村小学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J地区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经济较为活跃,民营经济发达,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开展J地区农村小学满意度调查研究,对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对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以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问卷编制

(一)初始问卷编制

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等,参考其关于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的维度和内容,编制调查问卷。初始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家长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满意度调查,共42个题项,包括“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4个维度。采用Link-5级评分,分为“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不确定”“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5个选项,分别记为1-5分,题项均为正向计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抽取J地区小学一至六年级582名小学生家长进行预测。

(二) 预测数据分析和正式问卷的形成

1.项目分析 采用区分法,按问卷得分情况,将调查者分为高分组(前27%)和低分组(后27%)。进行差异性检验,将差异不显著和与总分相关度较低(小于0.3)的题项删除,最后得到32个题项。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32个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为0.93,Bartlett 球形检验,X2为9 389.30(自由度为190,P<0.001)。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进行因素抽取,删除因素负荷小于0.4的题目11道,最后得到特征值均大于1、解释总变异量69.52%的因素4个,即“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4个因素共21个题项(表1),各因素均包含3个或3个以上项目,且因素负荷均大于0.4。然后,邀请7位教育学和心理学专家、学者对题项进行初步评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该问卷题项代表性较强,能有效测定小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具有较理想的内容效度。

表1 农村小学生家长满意度问卷的指标体系

3.信度分析 调查显示,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4~0.96,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4.效度分析 4个维度与总得分的相关介于0.66~0.91,说明各个维度与总得分之间有较良好的相关,家长在这4个维度上的反应具有一致性。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与测量模型的拟合性良好,拟合指数分别是X2/df=25.72,GFI=0.93,NFI=0.95,RFI=0.94,IFI=0.95,TLI=0.94,CFI=0.95,RMSEA=0.06,所有项目的负荷在0.41-0.86,说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三、调查结果

对福建省J地区23所农村小学1-6年级6 283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其中,一年级学生家长1 110人,占17.67%;二年级学生家长1 155人,占18.38%;三年级学生家长1 041人,占16.57%;四年级学生家长1 024人,占16.30%;五年级学生家长1 047人,16.66%;六年级学生家长906人,占15.37%。本地学生家长2 890人,占46%;外地学生家长3 393人,占54%。

(一)家长满意度的整体情况分析

对获取的6 283份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表2)分析发现,小学生家长对学校办学满意度总均分值略高于4分(M=4.02,SD=0.52),居中上程度。其中,满意度低的家长(总均分小于3.5)共1 020人,占总人数的16%;满意度高的家长(总均分高于4.5)共1 425人,占总人数的22.68%。说明福建J地区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总体处于中上水平。采用单样本t检验,发现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均分显著低于总均分,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均分显著高于总均分。从指标分布来看,小学生家长对教育公平满意度最高(M=4.23,SD=0.63),其次是教育管理(M=4.05,SD=0.56),再次是教育质量(M=3.97,SD=0.54),最后是教育环境(M=3.82,SD=0.83)。

表2 福建J地区农村小学生家长满意度与各维度均分的差异比较

(二)不同亲属关系的家长满意度状况及差异比较

不同亲子关系的家长满意度及差异比较见表3。从表中可知,不同亲属关系的家长满意度在总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LSD)表明,父亲在满意度总均分、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上显著高于母亲和其他监护人,在教育管理上,父亲满意度显著高于母亲满意度。

表3 家长满意度在不同亲属之间的差异比较

(三)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生源地之间的差异比较

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生源地之间的差异比较见表4。从表中可知,在不同生源地上,本地生家长对办学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外地生家长;在办学满意度的各个因子上,本地生对教育环境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外地生;在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上,本地生家长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外地生家长。

表4 家长满意度在生源地之间的差异比较

(四)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学校规模之间的差异比较

将23所学校分为3类。分别为小规模校(在校生数小于200人)4所,中等规模校(在校生数200~600人)14所,中大规模校(在校生数大于600人)5所。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学校规模之间的差异比较见表5。从表中可知,不同学校规模家长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小规模校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中等规模学校家长。在家长满意度的各个因子上,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存在明显差异。事后检验(LSD)发现,中大规模校学生家长的教育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中等规模校家长,小规模学校家长的教育公平满意度明显高于中等规模学校家长,小规模学校家长的教育管理满意度高于中等规模和中大规模学校的家长。

表5 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学校规模之间的差异比较

(五)不同年级学生家长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不同年级学生家长满意度的差异比较见表6。从表中可知,家长满意度在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教育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LSD)发现,一、二年级学生家长的教育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家长,一年级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家长(见图1)。

表6 小学生家长满意度在年级之间的差异比较

图1 小学不同年级家长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教育满意度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文献梳理、质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确定福建J地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满意度测量问卷由教育环境、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4个一级指标21个观测指标组成,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福建J地区23所小学6 283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也证实了该量表是一个适合该地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的调查工具。

2.教育满意度总体较高 调查显示,福建J地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总分为4.02,表明J地区家长对学校教育总体比较满意。从各个维度看,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满意度较高,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满意度较低。这与近年来当地政府采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阳光招生、关爱随迁子女及农村留守儿童等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等措施有关。比如,在教育管理方面,农村小学规模相对较小,学校管理能有序推进;在校园安全上,福建J地区农村小学实现“一键报警系统”和“全球鹰”全覆盖,安全保障工作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影响,教育服务性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质量已成为家长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不可忽视的是,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农村小学在师资水平和教育投入方面与城市小学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小学规模较小,教师结构失衡较严重,特色拓展课程数量明显不足。此外,农村优质生源向城区流动现象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3.家长满意度明显受多个因素影响 (1)亲属关系。父亲对学校满意度显著高于母亲和其他监护人,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20]。这是因为女性家长的教育体验显著高于男性[21],她们对学校的就餐环境、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更加注重[12]。从传统观念上看,男性家长要比女性家长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重任,在子女教育的参与度上显著低于女性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比女性家长低。另外,女性家长比男性更加细腻,更关注子女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她们对学校的教育环境要求更高。

(2)生源地。外来学生家长对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本地户籍的家长[23]。其中,本地生家长的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外地生家长;教育环境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外地生家长。说明家长的教育满意度与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以及是否为外来人口有关[22]。这是因为家长对教育的功能认识存在差别,即对教育的需求不同、对学生的发展理解不同。外地生家长选择学校可能更多地考察学校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本地学生家长关注的是教育质量、教育管理等。

(3)学校规模。小规模学校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中等规模学校的家长,主要体现在教育公平和教育管理方面。在教育质量上,小规模校学生家长满意度显著低于中大规模校的家长。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24]。小规模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责权明确,组织架构相对较为简单,学校管理更容易有序推进[25]。因此,小规模校在教育管理上比其他类型学校更具优势。但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存在诸如学优生和学困生相向流动大、学习品质整体较弱等问题,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26]。另外,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缺编严重,特色拓展课程数量明显不足,这也是小规模学校学生家长的教育质量满意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4)年级。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对教育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家长。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初始阶段,家长聚焦于子女对学校的适应情况,此时学习负担较小,考试难度较低,学习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的满意度[22]。随着年级上升,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逐渐提升,对教育更多聚焦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有更高的要求。

(二)建议

1.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农村小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影响教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师资结构性短缺,特色拓展课程数量不足,生源流失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些难题,首先,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学校课程供给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推动课堂改革,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升级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选择和教育教学体验,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其次,加强校际间教师交流,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校际教师交流机制,鼓励校际合作,推广并完善联校走教、强弱捆绑、定期轮岗、跨校竞聘、对口支援等途径和方式,推动不同学校间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教师到农村小学交流轮岗,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2.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福建J地区民营企业发达,海外华侨众多,随迁子女数量庞大,教育需求旺盛。该地区外来务工人员以一线工人为主,学生流动性大,家长监护责任普遍缺失,家校联系仍不够密切,影响教育满意度。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社区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育人机制,持续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助学氛围,增加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其次,进一步拓展家校联系渠道,实施家庭教育提升工程,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增进家校互信互助,增强家长教育参与度。最后,强化校长责任,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促进教育满意度提高。

3.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亲属关系、学校规模、生源地和年级等因素影响着家长的满意度。这意味着提升家长满意度的举措,要充分考虑影响各种因素。例如,针对高年级学生家长满意度较低问题,学校应提高对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关注度,注重高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身心健康。针对本地学生家长对教育质量、教育管理和教育公平满意度较低的问题,学校应通过完善自身教学管理机制和加强高质量教学,以适度引导家长的关注点。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满意度小学生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