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求及培养*

2023-01-08 20:51
智库时代 2022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资源培训

王 琪

(皖南医学院)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以及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最终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有直接关系[1]。信息化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我国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故而,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许多高校所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价值

(一)满足教育体制发展的实际需求

“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育领域也产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式增长,教师和课本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信息化时代的个性需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兴的技术知识,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同时,教师在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关于教学的要求之外,还应保证与教育体制发展客观情况相符。在疫情尚未完结的今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以及混合式教学仍在各高校普遍开展并持续。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积极应对疫情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冲击。而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合理引入信息化技术,利用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满足时代发展对于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推动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时代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变化。传统教育中,信息资源的获取具有一定的单向性、单一性特征。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便是课堂的权威,负责向学生传输各种理论知识[3]。高校学生不同,所采用的学习模式为主动式学习,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所以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多处于独立的位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处获得知识,同时可以应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故而,高校教师培养信息化教学能力,更改教师传统教学思维,推动教师积极学习以及进步,改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与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学科之中信息量较大或是较为抽象的内容,且教学资源十分丰富,能够从不同方面加强学生的能力[4]。此外,信息化教学有效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必须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再次对教学流程、教学目标予以设计,并耗费更多的精力收集适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针对教学评估过程予以适当调整,且信息化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个人专业能力,所以对教师而言,信息化教学是个人综合素养提高的机会。教师引入信息化技术后,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慕课与微课等,突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且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无限回放。又如交互式白板可以完成师生、人机、生生之间的高效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有着极大的意义。第一,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伴随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更加强调个性化发展,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基本需要[5]。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校课堂更为现代化,可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极大地改变了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心理以及行为方式,为学生了解新鲜事物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渠道,加快其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的速度。另外,传统教学模式仅通过黑板板书完成教学,这种方式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通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等不同形式展示理论知识,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避免出现课堂枯燥且无趣的问题,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持续培养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为现代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不仅承担一线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有着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实用创新型人才的义务[6]。高校在育人方面若想更上一层楼,必须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时俱进地针对大学生开展有效教学,充分应用各种信息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空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需求

高校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专业且优秀的能力,可以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改善。信息化教学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教学的必然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应用水平,才能确保教学整体质量。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同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推动高校长久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求

(一)信息化的教学理念

信息化教学理念指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所抱有的基本态度以及观念,是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作为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明确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在观念上厘清信息化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信息化教学并非单纯追求教学的信息化以及先进化,核心还是教学[7]。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中,信息技术是辅助性工具,为教学提供服务。但是许多教师容易产生误解,过分追求技术的应用效果,而忽视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实用性。

(二)信息化教学素养

信息化教学素养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技能素养,指教师需要具备对应的计算机操作以及网络应用技能,例如能够熟练应用PowerPoint、Flash等各类软件制作相应的课件,并应用多媒体软件把文字、图像以及视频等各种资源转变为教学资源。其二,课程整合素养。课程整合素养指教师能够结合所教授课程的特征以及教学目标的选用,合理引入适合的信息化技术以及资源,达成教学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课程”,整合是需要将不同的技术方式合理地应用在课程之中,这对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较高的要求。其三,信息道德以及安全意识。教师应具备判断信息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源头可靠性的能力,同时了解有关法律规定。

(三)设计和开发能力

设计开发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其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要素,为学生供应更为理想的信息化教学条件,教师不仅需要合理应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以及资源,同时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设计经验[8]。反映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方案的选用、设计内容和目标以及技术应用效果等。其二,网络课程制作能力。网络课程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展现某一课程内容,并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一种方式,网络课程制作除课程教学设计之外,牵涉了脚本的编写、有关教学素材制作以及课件制作等各种活动。因此,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其具备对应的网络知识、软件工具运用能力以及素材收集制作能力。其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重点并不在于技术的难度,而是在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度理解,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并且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对所使用资源的特征的把握。因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不是IT从业人员的任务,而是一线教师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需求通过技术的手段去制作相应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因此,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技术。

(四)应用和实践能力

其一,课堂与实训现场的教学能力。课堂与实训现场教学能力主要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期间所采用的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以及数字资源等,开展课堂教学以及实训教学任务的水平,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特征建立教学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应用有关数字资源,处理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9]。其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评估能力。组织管理是开展教学的保障,教师需要具备运用信息化手段控制课堂的能力,只有技术应用得当、遵照相关原则,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四、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合理应用校本信息技术资源

高校应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例如信息化教学等级训练、专家的知识讲座以及信息技术成果交流分享会议与示范公开课培训等方法,帮助高校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高校需要围绕信息技术项目核心进行组织项目培训。例如,高校可以组建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工程组织,以项目式培新为基础,借由完成项目的方式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高校还可组织校内各个学科教师参加市级教育厅或是教育部门举办的项目工程,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显著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可借助行业协会组织的帮助,引导高校教师更为积极地参加不同类型协会学术以及讨论会议[10]。另外,高校还可为教师发放一些培训资料,或是结合教师培训以及日常教学经验引发大量培训材料,并把信息技术教育基础知识以及多媒体教育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组建校内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组织,通过校内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高校通过上述措施培养高校教师信息化培训的同时,还需要派遣大量管理人员负责日常信息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教育指导以及培训制度,严格要求所有教师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工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使得更多的教师自觉参加培训活动,推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如针对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且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高的教师,予以一定的奖励。反之,针对不愿意参与各种活动,且信息化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应予以一定的惩罚。

(二)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高校需要先确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预期的目标,能够为后续培训工作如何进行提供指导,使得培训工作能够依序进行,并合理指导以及管控整体培训工作。故而,学校需要指导教师建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同时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以及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从不同角度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专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高校在确认目标时,需要保证目标有一定的实用性、人性化,教师能够通过实现目标满足个人内在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整体目标细分为多个子目标,通过完成各个子目标,不断提高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建立综合性教学平台,借助资源共享的方法,指导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双向互动,并结合各个学科的特征,改善信息教育的基本程序,积极引入信息教育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准以及效率,使得高校教师逐渐发展为现代化教师。

(三)合理划分教师培训阶段

信息技术能够加快信息传播速度。针对高校来说,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提供机会,使得学生之间从原本的独立性学习模式以及竞争关系转变为互动性学习以及合作关系。不仅如此,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可开展更好的交流与互动。高校可以将培训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认真分析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并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充分发挥培训的效果。高校可以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基础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传授属于初始阶段。该阶段培训的内容具体包括明确现代化教学理念、介绍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以及培训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为之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知识基础。

第二,信息教学资源设计与制作属于关键环节,该培训阶段重点培训教师如何开展多媒体设计、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等。高校教师完成该阶段培训后,需要定期予以评估,以提高教师信息设计与制作水平。

第三,教学综合水平应用提升以及教学模式改善同样是培训的重要环节。该阶段培训的目标是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评估、教学时间实践的进行等,也是反映教师该阶段培训效果的主要方式。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推动高校教学方式改革而言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其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因此,高校不仅需要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同时需要重点培养教师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得教师学会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作用。因此,高校应明确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并明确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求,通过合理应用校本信息技术资源以及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方式,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优秀的现代化教师。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教学资源培训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培训通知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