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欠发达地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023-01-08 22:37滕振宇
智库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网络

滕振宇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也逐渐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为了提高办学效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这种改进也体现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方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率,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1+X”证书制度指的是学习者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完成了学制系统内规定的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新的资格证书,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其他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种制度不仅体现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也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复合型技工人才。对于信息化人才稀缺的欠发达地区来说,这种教育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其在计算机网络人才方面的需求,因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本文就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展开了探究。

一、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概述

“1+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针对社会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具体需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以学历证书为主,职业技能证书为辅的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认证证书具体由国家和企业认证两类证书构成,具体涵盖了网络工程、软考、思科认证、华为认证证书等方面的类型。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之后,可以自主选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以便在就业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可知,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要职业选择多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和软件类企业,因此“1+X”证书制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非常有力的。很多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比较重视,所以如果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具备多种实践操作技能,就可以为后续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1+X”证书制度有效地弥补了学历教育的不足,给了低学历的就业者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就可以考取各种技能证书,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1+X”证书制度的特点是对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更加有利,不仅可以使得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避免其在就业过程中陷入窘境,也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1+X”证书制度下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校毕业生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国企就业,或选择软件企业就业,还有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留学,另外,也有的毕业生选择了网络开发、测试、产品等技术性岗位或者管理岗位。但是具体到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知素养一般,尤其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就业中出现了严重的产学断层现象,这在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很多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并不能根据理论学习拓展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就业实践项目中表现一般,使得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显著降低。在当今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目前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因为缺乏实践操作,无法把课程学习知识拓展到就业层面,所以无法满足市场的就业需求。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X”证书制度的实施,也强化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大学生考取实践操作意义较强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掌握多种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极大的丰富,从而满足工作岗位对他们提出的技能需求。对于各大高职院校来说,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并且把相关的实践项目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此才能够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阔的,欠发达地区要想跟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针对行业需求动态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通过落实“1+X”证书制度,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复合型人才。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一)针对行业需求设置课程

为了在“1+X”证书制度下培养出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要立足专业基础,按照行业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可知,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想要适应当前的行业需求,就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联系,课程的设置要建立在对社会就业形势以及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掌握更多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的意识,使得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保证教学效果符合学生预期的目标需求。通过分析当前许多企业的用人信息可以发现,只有保证课程体系针对社会和行业需求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才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术,“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势才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在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之前,应先全面梳理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然后把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具体可以将课程分为专业知识、工程素质等几个模块。不同模块的设置要尊重教学规律,其基本的逻辑性和延续性要有可靠的保障。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模块以供他们深入学习。校企联合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教育课程体系的效能,为了使得课程内容的专业性有着可靠的保障,我们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课程建设,特别是在现场操作过程中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并在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充分的征询他们的意见,以确保课程体系内容的适用性。“1+X”证书制度下的计算机网络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不同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每个模块中都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或能力;模块的内容根据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需求确定,每个科目训练都以模块的专业方向为前提,围绕技能需求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不同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这样可以将能力延伸的新模块创造出来,使得学生知识结构和技术操作能力得到较大的拓展;每个模块可由多个子模块构成,针对学生学习模块内容的不同,必须提前明确学生“1+X”中“X”的考取方向,并将证书考取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如针对全国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就可以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的课程嵌入相应的课程模块之中。这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也有利于他们在就业中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突出实践强化岗位工作能力

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可以显著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育体系必须进一步加以更新。“1+X”证书制度的实施,强化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对职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因此高校应鼓励大学生考取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并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掌握丰富的专业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中将实践与课程理论相结合,培养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为了强化学生适应自己工作岗位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如此能够充分地利用双方优质资源。另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这种“按需教学”的订单式实践模式,使学生深度参与企业项目的设计和运作过程,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也会得到企业更多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对目前的课程形式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对于课程体系的需求得到满足。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体系的完善,以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大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了在走向社会后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岗位工作,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高校根据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不同研究和就业方向,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实践项目操作的机会,这就可以充分地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相关技能证书的考取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充分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和网络环境,同时具备较高的网络服务能力。

(四)运用“工学交替”课程教学模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培养其职业资质和岗位意识是目前院校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保证学生在未来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学校通过考察学生的工作和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对的课程体系做出更好的安排,这也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技能方面的培训。因此“1+X”证书制度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岗位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掌握更多岗位技能的途径;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再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整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目前偏重理论教学的人才培养教学运行机制,了解现代信息化行业对工作岗位的需求,结合现代信息化产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编制适应学生发展特点与岗位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模式,准确有效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运行机制,也被称为“1+0.5+1+0.5”的课程教学机制,主要指学生在校的1-2学期应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让学生对酒店计算机网络专业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能够具体掌握岗位工作中的理论层次知识,让学生以课程学习为核心,由表到里、由浅入深地学习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在第3学期,要把教学实训作为工作重点,让学生们获得真实的工作体验,依托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专业岗位具体实践,或者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培养其具有专项技能,体验理论与实践之间所存在的差别,并为他们考取相关技能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第4-5学期,以作为重点内容,强化工学交替连锁反应,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具体的项目实践,开展集中教学实习,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第6学期,根据“工学交替”的要求实施顶岗实训,通过学校和企业综合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加大与实训企业的合作和力度,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有了前面的实践和学习的铺垫,学生一般都能拿到自己选择的职业技能证书,进而在走向社会后受到行业和企业的青睐,并在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锻炼方面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五)面向产学研融合展开教学活动

很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因此今后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运作应面向产学研融合展开,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学生就业不仅需要具备学历证书,用人单位更看中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产学研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1+X”证书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所谓的产学研融合,就是需要把高校的理论研究与企业项目之间实现深度融合,让学生在企业的岗位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促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巩固与拓展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中运用产学研融合教育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后,继续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获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相关技能认证证书,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如此不仅可以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改革进程,还能够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随着“1+X”证书制度的逐步实施,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要充分地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出社会急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已经是当务之急,这首先要求我们完善和改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本文结合“1+X”证书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教学的策略,对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和发展和创新,以及其课程体系的完善,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计算机网络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