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闻臭师”报道“出圈”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启示

2023-01-09 10:19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酸笋螺蛳柳州

李 斌 侯 琳

自2020年至今,柳州螺蛳粉新闻报道频频形成舆论热点。而其中有关螺蛳粉“闻臭师”的题材,从2020年10月底被挖掘出来后,对“闻臭师”的新闻报道先后7次登上央视银屏,两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新华社、《中国日报》、《工人日报》、香港大公文汇集团以及各大网络媒体争相报道。在前期保持两个多月热度的基础上,其内涵和外延不断被挖掘,直到2021年5月,媒体仍在不断关注这一题材。

袋装柳州螺蛳粉从诞生开始,就迅速成为“网红”,热度不断升温。有关柳州螺蛳粉这一报道题材,包括其“灵魂食材”酸笋,此前有过许多报道,但能够持续形成舆论热点的题材并不多。“闻臭师”则在出现后迅速蹿红网络,受到持续不断的关注,在舆论场形成巨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剖析酸笋“闻臭师”报道“出圈”的奥秘,对于在新闻信息极大丰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传播特征越来越明显的新舆论环境下,推动正面报道形成舆论热点,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闻臭师”新闻舆论热点简析

202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账号“每日经济新闻”刊发视频报道《螺蛳粉闻臭师日闻300吨酸笋》。报道称,“这两年,螺蛳粉占据了方便速食销售量的半壁江山,甚至在柳州当地形成了一条产业带。一种难以描述的新职业诞生了——‘闻臭师’。41岁的农民李永国,因为嗅觉灵敏、能迅速辨别酸笋的臭味等级,人称‘金鼻子’,他被一工厂聘用为‘闻臭师’,同时公司为他的鼻子投保50万。每天他的工作就是闻厂里一共60缸、300吨的酸笋。”

“螺蛳粉闻臭师日闻300吨酸笋”这一信息出现在舆论场后,迅速受到受众关注,围绕着“闻臭师”这一特殊的职业,以及他高额的收入,形成了热点话题,当天即登上微博热搜,仅新浪微博话题的阅读量就达到2.6亿。另外,各大新媒体平台竞相转载。人民视频、封面视频、广西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等媒体也随即介入报道。

“闻臭师”的网络热度,很快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来采访,并在“双十一”之前播出相关报道。2020年11月5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用3分钟时长报道刊播《李永国:守护螺蛳粉的酸笋“闻臭师”》;11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刊播《广西柳州:酸笋“闻臭师”守护螺蛳粉的“灵魂”,年薪50万日闻酸笋300吨》《李永国:欢迎大家加入“闻臭师”的行列》,报道还配发编后短评《新兴职业“诱人”专业要求更高》,系列报道时长达5分钟。相关节目还在央视《新闻直播间》《24小时》等多个栏目播出。国家电视台的介入,进一步推高了“闻臭师”话题的热度,并为这一话题赋予了正向意义,掀起了又一波传播热潮。

2020 年11 月11 日,《中国日报》刊发英文报道《柳州螺蛳粉备战双十一,职业“闻臭师”职业走俏('Golden nose'sees pickle-smelling skills pay off in Guangxi snack trade)》;11月18日,新华社播发图片通稿《闻味识酸笋》;12月11日,《工人日报》版面头条刊发《每天闻60缸酸笋,靠鼻子年入50万元 网红“闻臭师”守护“灵魂食材”》。之后的2021年1月8日,中工网也刊播了原创视频《年薪50万的工作,却要与“臭”为伍》;

2020年12月22日,央视新闻综合频道《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播出《我的这五年:酸笋闻臭师 从落魄到年入百万逆风翻盘》,从5分半时长报道柳州螺蛳粉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诞生新兴职业。对这一报道题材,央视新闻客户端更是推出了时长8分钟的加长版报道。同时,“央视新闻”新浪微博设置的话题“螺蛳粉闻臭师年入百万”引发广泛关注,话题再次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2.4亿。

“闻臭师”报道余音绕梁,半年不绝。其中重要报道还有:2021年2月27日,香港《大公报》刊发大篇幅整版报道《腌制过程考功夫销魂气味讲究多 酸笋闻臭师金鼻子年薪50万》;3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中国底色丨一个有味道的行业 螺蛳粉“闻臭师”日闻酸笋400吨》,在全国两会前用7分钟的短片,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为例,讲述中国经济发展故事;5月5日,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在五一特别节目《不平凡的力量》,用4分50秒播出《“嗅”出生活好滋味》。

二、“闻臭师”报道爆红网络的原因分析

作为柳州螺蛳粉的“灵魂食材”,酸笋的气味是食客对螺蛳粉产生或爱或恨、爱恨交织争议的话题来源,自柳州螺蛳粉走红网络以来,媒体对酸笋做了不少的报道。但纵观这些报道,单个报道题材产生持续传播力、影响力的并不多,而“闻臭师”出现在舆论场中,却迅速引起了公众关注。“闻臭师”报道“出圈”,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对职业进行“标签化”概括增强了传播力。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并打开“闻臭师”,会自动跳转到“嗅辨员”的词条,其解释是:“嗅辨员主要是用鼻子对臭鸡蛋味、霉腐味、粪臭味甚至异常的香味等进行辨别,划定异味级别,确认是否在规定的异味排放标准内。嗅辨员在国外被称为‘闻臭师’。”在酸笋“闻臭师”报道出现之前,在极少特殊行业存在的“闻臭师”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在这一传播题材中,媒体对酸笋品控人员职业进行“闻臭师”这样恰如其分的标签化,引发了公众的好奇心、提高了受众关注度,对其传播力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闻臭师”为螺蛳粉报道打开了小切口。对于火爆全网的柳州螺蛳粉来说,并不缺流量,也不缺媒体关注。特别是2020年以来,“宅经济”引发螺蛳粉爆红,各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挖掘螺蛳粉爆红背后的秘密。而“闻臭师”这一报道的出现,为螺蛳粉主要原料之一酸笋的生产加工环节打开了一个最引人关注的切口。众所周知,酸笋是柳州螺蛳粉“臭味”的主要来源,而新闻媒体对酸笋的报道长期浮于表面。当一家螺蛳粉企业酸笋生产部门负责人以“闻臭师”的标签出现在公众视野时,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兴趣——原来酸笋生产的品控无法靠仪器,主要靠鼻子。“闻臭师”擦亮了新闻眼,小切口的报道带来了兴趣点、新闻点、关注度。

(三)“闻臭师”凸显了“行行出状元”的内涵。李永国通过“闻臭师”这一岗位,年薪有50万,另外自己老本行卖笋子也有50万左右的年收入,加起来一年收入可达100万。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这是让人艳羡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闻臭师”这一职业的话题性。而李永国长期从事酸笋行业,长期与“臭”相伴,也时常因为身上带着酸笋味而被人嫌弃,也曾一度打算放弃。作为“闻臭师”的李永国,每天要闻60口大缸里的300吨酸笋,凸显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有着“奋斗者”“追梦人”的时代内涵。李永国在职业上的成功也印证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并为之不懈努力,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正如央视新闻频道在报道李永国时配发的短评《新兴职业“诱人”专业要求更高》所说:“很多人会说,这些工作吃吃美食、游山玩水就把钱赚到手了。其实,通过我们的了解,往往越是这样的工作,越需要有高标准的专业要求和职业素养,需要付出倍于常人努力才会得到回报,才能实现‘把爱好做成工作’。”李永国“闻臭师”职业的背后,“行行出状元”内涵引发了很多“打工人”的共鸣,为报道题材注入了更多正能量,也助推了这一话题的传播。

三、“闻臭师”报道“出圈”带来的启示

“闻臭师”报道题材成功“出圈”,对于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如何挖掘报道题材、营造新闻话题,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选取典型人物擦亮“新闻眼”。新闻因故事而生动,因人而生辉。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合适的人物进行采访和刻画,是新闻报道从呆板、沉闷走向动感、动人、感人的关键环节。“闻臭师”中的李永国正是酸笋制作技艺中的代表性人物,凭借自己灵敏的鼻子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酸笋品控负责人,获得让普通人羡慕的收入,并从家人朋友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榜样的过程中展现出曲折情节和矛盾冲突,让人物的形象丰满且富有张力,增强了话题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从而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有血有肉的人,更容易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发受众的传播兴趣。因此,在新闻报道特别是正面报道中,找到掌握关键信息、有着生动故事的人,抓人物、挖故事、抠细节,才能把一般的题材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把厚重的题材演绎得活色生香。

(二)恰当“标签化”增强传播力。新闻报道“标签化”,指的是新闻采编人员在采写、编发新闻的过程中,选取新闻中最具传播力、最具吸引力、最具感染力的元素进行突出强调。好的“标签”无疑会极大地提高报道的传播力,提高话题性、增加趣味性、增强认知度。对“闻臭师”这一标签的提炼,是这个报道题材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可以尽量寻找贴合实际、特征明显、符合特质、区隔度高的“标签”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定义,进而在舆论场中形成独特的符号,留下特定的传播印记,以取得更好的议题设置和新闻传播效果。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标签”一定要恰当,不能带有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地域歧视,不能贬损人格、破坏名誉、侮辱戏谑。

(三)挖掘深层意义增强引导力。对于一个具有传播力的新闻题材,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不仅要抓好“第一落点”,还要深入剖析背后内涵、挖掘深层次意义,抓好“第二落点”,提升正向引导力,从而获得更高的传播效益。在“闻臭师”新闻报道中,媒体对这个职业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例如在《中国底色丨一个有味道的行业 螺蛳粉“闻臭师”日闻酸笋400吨》报道中,媒体从“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率先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恢复经济正增长”的大背景切入,从“闻臭师”走红这一小切口切入展现出“新时代新格局背景下,一批中小微企业正在蓬勃发展、散发光芒”,进而引申出这是“新时代奋斗中国壮丽画卷中的一抹底色”这一宏大的主题;在央视综合频道《生活圈》栏目在五一特别节目《不平凡的力量》播出的《“嗅”出生活好滋味》中,报道还从“闻臭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展现不同岗位劳动者在劳动中追逐自己的梦想、展现劳动者的奋斗风采。媒体深挖“闻臭师”这一职业蕴藏的内涵,突出了人物的正向意义,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追梦”“奋斗”,增强了正向引导力。

猜你喜欢
酸笋螺蛳柳州
螺蛳树
低亚硝酸盐柳州酸笋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螺蛳粉
广西酸笋发酵工艺研究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贾宝玉和西门庆的共同爱好
酸爽柳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