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媒体时代的高校党史教育

2023-01-09 10:19陈惠萍李正兴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党史历史

陈惠萍 李正兴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高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前沿阵地,必须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历史凭借先进性、革命性、生动性、时代性等特性对引领高校学子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时代重任起着重要作用。媒体领域因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发生深刻变革,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再向全媒体的不断辩证否定。全媒体内涵分为四个方面: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以跨越时空传播、信息立体化、主体广泛化、功效多维度为突出特点。高校进行党史教育需要抓住全媒体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整体优势形成党史教育合力,赋予党史教育新活力、新生命力。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契机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需要深挖其中所蕴含的“克敌制胜的法宝”,[2]而不是为了躺在历史功劳簿上。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全媒体的特点,实现全媒体的优势与开展党史教育二者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一)创新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载体

“一个万物皆媒的泛媒时代,正在到来。”[3]全媒体时代,新兴技术融入媒体之中,形成了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借助新兴媒体可以对学生动态、立体化、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党史教育。比如利用VR、AR、人工智能等仿真技术,模拟具体的历史场景,实现可视化,让党史故事具体化,历史人物鲜活起来。这使学生“穿越”到某个历史时期,与历史进行跨时空对话,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与主动性,真切感受到党史温度,而不是书本上冰凉凉的文字,从而增强对党史的情感认同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生活在全媒体时代的高校学子,无生不网、无时不网。全媒体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全方面、全过程,全员都能参与到媒体之中,这为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创造了新的传播载体,拓展新的教育渠道,使党史教育更具现代化、时代性,更贴合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党史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更具说服力和时代朝气。

(二)实现高校党史教育的话语转向

全媒体时代,全员都有机会参与信息生产、传播、接收的过程中,主体之间具有广泛性、互动性,即人人都有麦克风,都是信息生产者、传播者、接收者,形成了平等共享,生产与传播多向互动的媒体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对党的历史的研究教育就由传统的主要集中在精英知识分子转向普通大众,打破党史与人民之间构筑的一道厚厚的文化鸿沟。就高校来说,进行党史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子,旨在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团结在党的身边,跟党走。在全媒体的推动下,这一教育目标取得实质性进展,由传统教师单方面灌输转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换句话说,党史教育的话语主要由教师话语转向教师与学生相互动的话语体系,实现师生对党史的全方位认知。一方面,全员媒体下,学生由原来被动接受党史教育转向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网络平台,同时还能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网络讨论,成为学习党史、讲好党的故事,弘扬党的精神的主动生产者。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话剧、歌曲创作,发表自身对党史的解读。

(三)形成高校党史教育合力

进行党史教育是要“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4]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要不断吐故纳新,在宣传教育中注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同时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融合时代要素,助推党史教育落细、落实。同样,全媒体是融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时代,是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辩证,实现了两者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形成高校党史教育的传播合力。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要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融互通,发挥出一体化效能”。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突出优势在于对信息诠释保持着权威作用。传统媒体并没有过时,仍然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校报、校刊、广播等,开展党史教育要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的作用,让信息真实可靠可信。另一方面,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之上以新技术为支撑而出现的媒体动态,突破了传统媒体静态、定时、单方面传播等局限性。新媒体能动态、全天候、多维度地向学生展示党史的逻辑脉络,能用形象动画与应景歌曲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再现历史场景,这是能够优化党史教育效果的大众化、喜闻乐见的方式。因此,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共同服务于党史教育,打造既有权威性,又有趣味性、艺术性、互动性的党史教育,实现线上线下、网上网下齐发力,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使学生主动接受、乐于接受党史教育。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困境

事物都有两面性,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既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困境。

(一)高校党史教育形式化

全媒体实现了高校党史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全程共享、全员共享的新态势,但是也存在党史教育未真正落到实处,流于表面、形式化,宣传大于实质的现象。其一,党史教育形式、途径墨守成规,未与全媒体融合互通。目前高校在开展党史教育过程中仍局限于课堂讲授,偏重于灌输理论知识的现象,没有形成持续性的全过程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其二,党史教育宣传大于实质。高校借全媒体的“东风”,可以把所开展的党史教育活动上传到网络媒体上,形成宣传和扩大影响力的作用。但这在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度宣传,夸大教育成效的现象。其三,全媒体时代使大学生局限在只接收单一领域的信息,具有排他性。全媒体依靠大数据和算法机制,根据人们的喜爱偏好有针对性地推送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人们的选择性接触心理,从而困在“信息茧房”,导致信息视野狭窄,固化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即使在网络中有大量党史学习资料,学生们也接收不到且很难跳出信息茧房关注到。因此,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尚未形成闭环式、完整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实际的获得感不高以及教育对象对党史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的问题,导致党史教育成效低,没有达到涵养精神、弘扬主旋律、引导矢志奋斗的教育目标。

(二)高校党史教育内容碎片化

全媒体时代的突出特点是信息指数级增长,主要以“短、平、快”的内容呈现,且这些信息在瞬息万变中难以保证质量,参差不齐。学生日常中所接收到的大多以海量碎片信息为主,这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产生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全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党史教育内容被割裂。“快餐信息”是当前媒体传播信息的主要方式,追求简短易懂、更新迅速以及流量效益。那么,在利用全媒体进行党史宣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出现把不间断的党的百年历史分成碎片,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导致学生在接受党史教育中难以把握其历史逻辑。换句话说,学生对于党史的认知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明其必然”与“其所以然”。同时,在海量碎片化党史教育素材中,学生难以把握重点内容,也很难对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进行整合,达不到贯通古今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利用全媒体进行党史教育过程中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对党的奋斗历程、历史人物产生认知偏差,曲解党的历史,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三)高校党史教育价值引领有待提高

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是要落脚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之上,引导学生从党史学习中学思践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媒体时代,舆论环境既有深刻变革又更加复杂多变,由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场”变成各媒体的“舆论广场”,在这个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信息时代,对提高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引领带来巨大挑战。其一,各种新兴媒体的兴起繁荣尤其是以娱乐为主的自媒体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大量消耗学生的时间,且学生乐于沉浸在娱乐媒体中。这直接导致学生没有空闲时间与专注力去关注、学习党史知识,即便高校把党史教育素材传输到网络上,绝大多数学生更多的是完成任务式学习。比如学习时长达到要求就可以,并不在乎自身是否学习到了知识。这就违背了教育初衷。其二,在鼓励个人创作的自媒体爆火以来,再加上平台审核难度大且审核机制不严,一些打擦边球、模棱两可的信息流入网上,对党的历史人物妄加评论,进行“高级黑”,宣扬与主流思想相违背的言论,混淆视听,引起舆论风波,让学生陷入不知该相信谁、谁可以相信的矛盾体,弱化以史育人的主体功能。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的策略

应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出现的形式化、碎片化、价值引领有待提高的困境,需要利用全媒体,针对问题逐个击破,增强党史教育的融合性、可读性与引导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提升高校党史教育与全媒体的融合性

对于全媒体,用得好才是真本事。只有用得好,把住方向,遵循规律,真正参与进去、深入进去、运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全媒体作用。把党史教育与全媒体相结合,加强其互动性,最大限度增强党史教育的吸引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进行持续性全过程教育。首先,创新教育方式与话语体系,让学生感受到党的奋斗史荡气回肠的情感温度。课堂说教式的党史教育一般成效微乎其微,最终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们已经习惯通过手机、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获取信息,要针对这一特点进行教育阵地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取代课堂教育。一方面,可把党的历史按时期或主题分割成紧密衔接且逻辑缜密、鲜活快捷、互动性强的系列网络精品课。精品课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着力打造可视可感可知的网络精品课程。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党史教育要增强亲和力,用幽默风趣、接地气的语言吸引学生,用时事热点导入党史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打破“信息茧房”,带领学生走出网络世界,走进现实世界。高校可以开展参观博物馆、革命旧址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的历史。同时,还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以逼真的具体历史场景为学生打造沉浸式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直接感知或直接参与到历史时空中,实现与历史“对话”,强化学生对党史的情感认同和持久深刻的情感记忆。最后,要注意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一体化全过程教育,真正把党史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满足感,党史教育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增强党史内容叙事的完整性

开展党史教育,内容建设是根本,同时,好的内容也需要有恰当的表现形式,才能起到预想的宣传效果。在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针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餐化、内容碎片化所造成党史教育不能完全展示其完整内容的问题,就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整体优势,形成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保障党史教育内容的完整性与可读性。一方面,用好传统媒体内容的权威性的优势。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了解、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要对党的历史熟稔于心,信手拈来,在对党史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发开展党史宣讲、英雄人物故事宣讲、编排话剧等活动。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还可以对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专题报道,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党史教育。另一方面,利用新兴媒体“新、快、悦、享”的优势增强党史教育趣味性、可读性和吸引力。可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按时间线制作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内容。比如:短视频、微视频或动漫动画等等。让党史教育内容表达可见可视可感可知,使党史教育言简意赅,既让学生乐于接受、赏心悦目,又深刻精准。同时,要把握和顺应全媒体规律,一体策划、多元发布。即对于同一个党史教育主题的内容做成不同形式的产品,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抖音、微博、微信、H5、VR全景互动等多种形式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尽可能提高学生关注度和参与度,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要求,达到学生咸宜的传播效果,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三)强化高校党史教育主流价值的导向性

全媒体时代强化高校党史教育主流价值的导向性重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下苦功夫、真功夫,增强党史教育的引导力,把源源不断的学子培养成“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干劲的时代新人。首先,高校的各大公众号、抖音号等要在舆论场中积极主动发声,占领舆论阵地,把控舆论主导权。要多宣传、报道党史知识、故事、人物等,因为意识形态领域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先进的思想文化、主流价值不去占领,就会被落后的思想文化、非主流价值去占领。同时,对于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现象要理直气壮进行批驳与回击,深刻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与危害。其次,丰富党史教育形式,提升传播方式的艺术性。高校可以通过讲述党史故事、歌曲创作、党史知识竞赛、重走长征路、走访拜访老战士、邀请老战士讲课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娱乐媒体当中吸引到学习党史的主流媒体当中,学会从历史当中汲取成长养分,不断鞭策自身,努力提升自我修养。最后,构建党史教育“大思政”格局。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中,善于用党史为学生解疑释惑,用党史引导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在网络时代明辨是非,不被错误舆论所误导,树立起正确党史观。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党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