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情感性探析

2023-01-09 10:43丁金芳
大观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人物画主观笔墨

◇丁金芳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同时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人们的主观情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和经常提到的“灵感”是有相通之处的,推动着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情感贯彻始终。写意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将写意画与人物画相结合,是中国绘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写意人物画在突出人物造型的基础上,把笔墨元素添加进来,融入了画家的情感,营造了独特的意境,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本文分析了写意人物画中的“意”,以及笔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表达,以期促进中国当代绘画创新发展。

一、写意人物画中的“意”

在传统文化中,写意美学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绘画不是单纯地表现客观,也不是单纯地表现主观,而是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超奇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这段话大概意思是胸中有真情实感,通过笔墨文字表达出来,使胸中感情与文章表达相统一,心意感奋则下笔纵情,因此文采显露出真实的情感。其中“实诚在胸臆”和现代汉语表达中的直抒胸臆有相似之处。

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认为,绘画创作不能仅表现客观存在,还要考虑主观态度和情感,主张主客观统一,明确命名为“意”。他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道:“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作也。”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在书画创作中,要有“意”的存在,需要融入和展现创作者的性格、气质、主观情感,这并非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后人对于张彦远的这句话持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他的观点过激,也有人认为书画大家的创作确实注重“意”的表达,实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确实是“亦非懦夫所能为也”。而且,张彦远“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的观点,也强调了主观情感的重要性。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由此可知,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所画之马——玉花骢,如飞龙跃出,十分雄俊,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不免相形失色。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杜甫用“迥立阊阖生长风”描述马的雄俊非凡,强调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的神采尤其不易。在这首诗中,杜甫强调了画家主观构思、审美意识等对于绘画创作的重要性。

此外,“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等思想,都强调了“意”的重要性。“意”代表了作者主观情思、审美意识,还表示作品意境。情景交融,从而产生“意”。

二、写意人物画中的笔墨与情感

中国写意人物画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不同,注重笔墨的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笔墨美感,用笔墨传达情感,营造独特意境。中国写意人物画强调主客观相融合,通过对主观感受进行提炼与想象,用笔墨勾勒出人物的特征,表现出独属于画中人物的气质。笔法、墨法的使用方式极为复杂、多变,因此以线造型的表现形式,成为写意人物画中的典型画法,能够突出画面的写意性。

南朝齐梁时期画家谢赫强调“骨法用笔”,要求用相应的笔法表现人物形象。“用笔”一般指线条的运用,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不仅可以刻画物体的轮廓,也可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明暗,而中国传统绘画向来十分强调“用笔”。“骨法”最早是相学的概念,后来演变成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各方面特征的语言,在汉、魏很流行。在魏、晋的人物品藻中,除了“风韵”一类词外,常用的就是“骨”“风骨”一类评语,以此作为评价的标准和依据。“骨”是一个比喻性概念,“骨”“骨力”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内在性格和气质的刚直、果断、坚毅[1]。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展现。因此,谢赫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概括笔力、结构表现等方面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用笔骨梗”“动笔新奇”“笔迹困弱”“笔迹超越”等论述中看出。谢赫提出的“骨法用笔”成为后世评价画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唐代张彦远提出了“书画同体”论,认为“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他还强调了笔法的重要性,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些观点对后世的写意人物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代画家石涛在评画时曾说:“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墨是黑的,却可分五色,水墨配比的微妙变化晕染出中国书画的万千世界。当然,绘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对笔墨进行运用,更多是借笔墨传达情感,展现心境,营造意境。可以说,笔墨是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

明代画家沈周把创作的过程概括为“得之目、寓诸心,而形于笔墨”。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笔墨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展现了画家的内心世界,传递了画家的情感意趣和绘画理念,使画作极具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2]。

三、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表达

宋代梁楷是写意人物画的代表人物,《太白行吟图》是其写意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在笔墨的描绘上非常精简,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是把李白的洒脱展现得淋漓尽致,勾画出一个潇洒豁达的“诗仙”形象。我们对李白都不陌生,他生于大唐盛世,才华横溢,虽仕途不顺,但依然自信乐观。李白的诗歌充分展示了他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浪漫的情怀。在《太白行吟图》中,梁楷不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注重诗人神韵的描绘,表现诗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从梁楷的画作中不难体会到画家的洒脱,他的笔触随性自在,不受传统画法的束缚,这和梁楷本人的性格和对李白的情感是分不开的。梁楷和李白一样,也“嗜酒自乐”,行为狂放,不拘礼法,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他对李白怀着一种敬仰之情,通过对李白的刻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交的频繁,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很多书画大家会通过物象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这与古诗词中的借物抒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唐寅是明代极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在写意人物画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作品《秋风执扇图》中,一仕女拿着扇子,侧身凝望,神情哀怨凄婉,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唐寅把自己淡淡的忧伤融入画作之中,把自身心情表现得含蓄而丰富。在这幅作品中,画家运用了留白手法,画中仅绘坡石一角,上侧有疏疏落落的几根细竹,大面积空白给人以空旷、萧瑟、寂寥的感受,含蓄地传达了自己内心情感。留白是中国绘画艺术创作常用的一种手法,指在画中留下空白部分,不着任何笔墨,只在画面中的一部分或一角进行创作。这样不仅能够突出重点,还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充分展现画面意境之美。

明末清初时期,写意人物画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很多画家意识到笔墨的重要性,把情感寄托到笔墨中,以此为媒介抒发自己的主观情感,展示自己的性情。

清代后期,在任熊等画家的共同努力下,书画创作有了新的发展。画家任颐继承了明清以来的绘画传统,在创作人物画时,注重展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形态逼真,神形毕露,活灵活现。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油画的传入,中国写意人物画创作不免受到西方绘画写实风格的影响[3],展现出中西结合的特点。例如,徐悲鸿就是把中西方绘画艺术融合起来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把西方绘画手法融入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其画作既保留了传统笔墨特点,极具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又具有西方绘画的写实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不断交融,中国的写意人物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墨技法日益多样。很多画家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包,灵活运用多元化绘画技法,形成自身独特的绘画风格,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关注。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一些画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以新的视角进行艺术创作,赋予写意人物画新的活力,如田黎明、周京新、刘庆和等画家[4]。当代画家田黎明的作品多为都市水墨画,主色调素雅,给人一种自然、淡雅、明快、简洁、清新的感觉,真挚而又灵动,赋予了中国画鲜活的现代色彩。他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没骨法,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淡墨、淡色,加入了光元素。其作品中人物造型具有“简朴”的基本特征,虽属“简”笔,但“笔简意足”,有意弱化了人物的个性特征,而将他们的形象风格化,展现出独特的意蕴。当代画家周京新的人物画作品具有古典性特点,以近距离视角关切当代青年人,把青年人的各种状态以笔墨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墨法来塑形、达意。当代画家石鲁认为,“生活是画的源泉。画无生活若加工无原料。生活枯竭,画必凋败”,“直接参加生活,始能将生活移入内心。间接旁观生活,只可将生活陈列于画面”,“生活不仅供养艺术之原料,是创作之源泉,思想之燃料,更当是陶冶我之熔炉。画者不经过生活之锤炼,岂能去锤炼艺术”。这说明艺术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画家要将绘画与生活相结合,在创作中融入对生活的主观情感,这样才能创作出时代佳作[5]。

艺术的形式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但是唯一不变的是艺术作品中作者的主观情感始终存在。优秀的画家通常是拥有童真、童心的人,有着孩童般的纯真与浪漫,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不断探索世界,努力挣脱传统的束缚,自由地展现真实的情感,使作品充满生命力。对于画家来说,应与时俱进,跟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创作中融入个人主观情感,使创作的绘画具有时代精神。艺术创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情感的融入是必须的。情感是绘画艺术的灵魂,缺乏情感的绘画作品不能引起观众共鸣。因此,画家在创作时应有机融入主观情感、思想观念,凸显作品的“意”,充分展现自己的精神世界。新时代的画家应借鉴古人,也应该积极创新,必须在传承优秀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对写意人物画进行创新,更新绘画技巧,展现时代特色,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6]。

四、结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写意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对推动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时期的写意人物画展现了画家主观精神、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绘画不仅仅是对客观物象的描绘,更是画家情感传达的载体。新时代,当代画家应深入研究中国写意人物画,不断挖掘传统绘画的文化内涵,借鉴其绘画技巧,同时对绘画艺术进行创新,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

猜你喜欢
人物画主观笔墨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笔墨童年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对立与存在
董辰生水墨人物画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