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迭出 冷链产业体系现代化进入“快车道”

2023-01-09 20:26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6期
关键词:快车道供销产地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但是近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冷链物流市场规模飞速上涨,自2016年的2210亿元增长到2021年度的4184亿元,短短五年内规模翻番。

自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来,各政府部门紧跟其后,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助力冷链物流体系加速建设发展。

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护伞”,是带动经济循环的“助推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到2025年,我国必将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实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政策密集出台,冷链物流迎来“黄金期”

随着下沉市场冷链需求不断扩大,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不仅是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产品消费升级的必然要求。

作为贯通城乡的重要保障,农产品冷链物流正在迎来密集的政策支持。

3月

《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建成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加快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国供销”冷链品牌。

6个部分

从构建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省域网、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域网与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进行总体布局,并设立了供销合作社系统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工程(“612”工程)、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先行省省域网建设工程两个专栏。

8项重点任务

提出了建立全系统冷链物流发展运行机制、培育壮大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辐射功能、推进农产品销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加快冷链物流科技标准应用和品牌建设等8项重点任务。

5月

《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5月27日,财政部和商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通知》要求:

1.增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能力。在集散地、销地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鼓励建设公共冷库、中央厨房等设施,加快绿色、高效、低碳冷藏设施应用,完善物流集散、加工配送、质量安全等功能,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

2.提高冷链物流重点干支线配送效率。在销地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改扩建冷链集配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集成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提高冷链干线与支线衔接效率。推广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有序衔接。

3.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冷链环境。在城市供应链末端支持连锁商超、农贸市场、菜市场、生鲜电商等流通企业完善终端冷链物流设施,进一步增强冷藏保鲜等便民惠民服务能力。推动建设改造前置仓等末端冷链配送站点,鼓励配备移动冷库(冷箱)等产品,提高冷链物流终端配送效率。

4.统筹支持农产品市场保供。有关省(含2021-2022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支持省)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获得的2022-2023年服务业资金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适当用于支持农产品市场保供工作。对于2022年以来承担相关流通保供任务并受到疫情影响的冷链物流企业,地方可结合实际统筹支持。具体支持内容、方式等由省级商务和财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在工作方案中予以体现。

《通知》提出,通过2年时间,推动农产品冷链流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要集散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工配送中心及零售终端冷链流通能力显著提升,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农产品跨区域冷链流通的能力和效率继续增强,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6月

《关于做好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6月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着力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通知》要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点围绕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兼顾地方优势特色品种,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强化运营管理能力,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畅通鲜活农产品末端冷链微循环,为服务乡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市场稳定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明确四大重点任务:

1.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支持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主体,在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不断提升设施综合利用效率,满足田头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需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产地重要流通节点,建设改造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强化产地预冷、分拣分级、初加工、集散配送、产地直销等功能,打造支撑农产品上行的产地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开展符合实际的冷藏保鲜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产地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

2.深入开展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各地要优先选择鲜活农产品生产大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在有效保障用地用电政策的前提下,整县推进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率先形成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完善电商服务功能,建设农产品电商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各方政策支持开展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市、整省推进。

3.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依托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鼓励引导邮政快递、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商贸流通等主体利用既有流通网络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优化田头集货、干支衔接运输和农村快递配送,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加快建设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网络。鼓励引导产地批发市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园、电商孵化园等产地园区,重点改造公共冷库设施条件,拓展冷链物流服务内容。鼓励冷链物流运营主体利用设施平台和渠道优势,提升品牌打造和孵化能力。

4.组织冷藏保鲜实用技术和运营管理培训。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实用技术和冷链物流运营管理培训内容已经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支持范围。

其他

《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

补助资金

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通知》表示,有关省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获得的2022—2023年服务业资金支持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补助资金。

2022年对相关省先行拨付部分资金,2023年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通过绩效评价的省拨付剩余资金。补助资金由有关各省按照上报的工作方案统筹安排使用。鼓励地方统筹用好自有财力,落实到具体项目。

《关于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会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支持符合条件的基础性、公共性重大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步伐,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授信及投资

《通知》明确,农发行将提供1200亿元综合授信,重点加大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冷链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骨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等5方面的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下达2022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14亿元,重点支持建设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不含屠宰加工线等生产设施),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以及已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内的公共性、基础性设施补短板项目。

背景链接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规划》围绕“6+1”重点品类,包括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问题,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引。

国家相关部门对《“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进行了权威解读。本刊摘编了其中部分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冷链物流建设相关内容。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总体布局

打造“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

三级节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两端冷链物流设施

两大系统。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

一体化网络。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

“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包括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等“四横”冷链物流大通道;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等“四纵”冷链物流大通道。

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聚焦“6+1”重点品类(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主要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分类优化冷链服务流程与规范,提升专业化冷链物流服务能力。

完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

加快建设全国性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建立科学、可靠、高效的冷链物流检验检测检疫体系。

强化冷链物流支撑体系

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大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和先进装备研发力度。推动建立冷链物流统计评价体系。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壮大多层次冷链物流人才队伍。

如何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最大限度提高冷链惠民水平?

《规划》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

一是在宏观层面,完善网络架构,拓展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四横”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四纵”指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通过“四横四纵”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其中,“3”指的是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形成高效衔接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2”指的是依托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结合冷链产品国内国际流向流量,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1”指的是推进干支线物流和两端配送协同运作,建设设施集约、运输高效、服务优质、安全可靠的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二是在行业层面,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和网络化运作水平。为解决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相对分散与冷链物流规模化发展之间的矛盾,《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其中,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通过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有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

三是在运行层面,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多品聚集”,发展“平台企业+农业基地”“生鲜电商+产地直发”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鼓励供销合作、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电商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如何减少农产品产后损耗大的问题?

一是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农业农村部牵头编制了《“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围绕“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优化布局建设,构建基本覆盖主产区、支撑生鲜农产品上行的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二是建立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壮大一批产地冷链物流运营服务主体,培育一批低温处理、集中仓储等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构建网络化经营、专业化服务的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三是健全要素支撑保障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主体参与建设运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制订和推广应用。加强产地冷藏保鲜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推广,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如何通过发展冷链物流,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一是抓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品化处理能力。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提高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利用率,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把更多流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

二是抓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建设,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农产品跨区域集散地等组织核心功能,推动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加快完善具备物流集散、低温配送等功能的冷链设施,对接主要产销地,创新物流干支线衔接模式,畅通农产品冷链物流“大动脉”。

三是抓终端零售网络“冷环境”建设,增强冷链配送能力。支持升级改造连锁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等零售网点,完善终端销售冷链配套设施。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建设,完善产地仓、中心仓、前置仓等冷链设施,线上线下相结合促进冷链流通。鼓励第三方社会化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推动冷链云仓、共同配送、零担物流等模式推广应用,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

供销合作社系统如何推动落实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建设?

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做好农产品流通始终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责主业。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作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点工作来抓,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江西、广东等省供销合作社还承担了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任务。目前,全系统拥有冷链设施的企业2600多家,冷库总库容近600万吨。

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专门设立了“供销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行动”专栏,明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负责,省级人民政府参加,这是给供销合作社系统赋予的重要任务。下一步,供销合作总社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国家规划要求,组织全系统主要从三方面全力抓好落实工作。

一是编制完成供销合作社系统“十四五”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关系基础民生保障,具有准公共特征。基于这个定位,供销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服务对象重点是小农户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同时为政府宏观调控、应急保供提供支撑,兼具经营性和公益性的特点。网络建设目的是贯通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规划将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的原则,采取改造与新建相结合、自建与合作相补充等方式,着力打造以“三网一平台”为主架构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二是抓好“三网一平台”建设。“第一个网”,围绕“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统筹推进全系统骨干网建设。在农产品主产区,对接国家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结合供销合作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布局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按照“一个中心带动N个田头保鲜仓”的模式,提高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在消费集中地区,对接国家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重点建设200个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开展中央厨房、生鲜电商、集采集配等业务;在重要集散地,重点建设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推动有条件的枢纽基地打造成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第二个网”,抓好省域网建设。由省级供销合作社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省域网。“第三个网”,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推动省域网之间的融合对接和协同发展,形成区域网。

“一个平台”,是搭建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一盘棋”。

三是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综合流通企业、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经营服务水平。

通过以上举措,力争到202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形成,服务城乡居民冷链物流需求、带动农产品上行能力显著增强,为助力全国冷链物流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快车道供销产地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现实的呼唤与要求开放办社是一种必然选择
高速公路,让中国驶入快车道
岚县“土豆宴”迈上品牌化发展快车道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驶入“快车道”
人大“评议+询问”:助推漯河转轨发展“快车道”
警惕“洗产地”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