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导向下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3-01-09 06:02
读写算(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美的文本阅读教学

王 芸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姜巷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审美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可以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知道真正的美是怎样的,知道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美、表现美。真正的美可以影响人的情操、心情、意志,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坚定人的信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以美的形象感染学生,用美的情感激励学生,用美的信息启迪学生,让他们在审美活动实践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他们得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培养小学生的爱美情趣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之一。这确定了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一般都是传统的名家名作,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灵动多姿、情感真挚深切,具有典型的美学特征,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具有许多天然的优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欣赏文本的语言美、章法美、意境美,体验作者的情感与心灵美,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又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遵循的审美教育原则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不但要遵循一般课程教学的共同性原则,而且要遵循不同文体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原则。

(一)阅读审美的情景性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原则中第一个就是情景性原则。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完美结合。语文阅读之审美教育离不开教学情境。此“情”不仅包含了教材文本作者言语表述中的情感因素,同时也包含了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的审美感受;此“境”不仅包含着作者表述的语境和作品描绘的情境,同时还包含了课堂教学环境。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渗透中的教学情境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审美情境。阅读教学的审美情境是与其他美育活动或置身于壮丽山川,或面临美术作品等真实生活情境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有赖于教师的审美教育行为,需要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阅读教学的审美情境是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启发与引导中,借助想象与联想而建构的一种超越于课堂教学环境的审美境界。

(二)阅读审美的渗透性原则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有机地渗透于阅读知识与方法的传授之中,有机地渗透于文本的解读体验中以及听、说、读、写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同时,它还渗透于阅读教学过程的本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是否完整、合理;教学环节是否疏密有致、节奏和谐;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有效;教师用语是否生动准确、充满趣味;教学板书是否简明扼要,富于美感……这一切都会极大地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效果。

(三)阅读审美的情感性原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要以情感浸染为基础。教师务必重视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分析和情感体验,切实做到导情、带情、动情、传情,让情感在教学中一贯始终。具备审美情感是小学生人文核心素养的最直接体现。教师要透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审美能力,应当深入挖掘文本素材。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富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养成,使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深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与思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渗透途径

(一)诵读文本,直接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作为文学作品的形式符号,汉语言文字不仅具有指事、负载意象、表情达意的功能,而且其本身也富有自成体系的审美价值。特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一些经典作品,每一篇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其规范典雅的遣词造句、准确细腻的表情抒意、练达精美的写景状物,每一篇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色彩,以其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和真情洋溢的情感,聚焦式地表现了汉民族语言艺术的唯美。小学语文教师是祖国语言文字义不容辞的传播者与启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文本语言美的诵读与分析,引导学生领略每一句美言佳句、揣摩每一个锦词妙语,充分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纯朴的民族感情。这样可以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在文本的诵读过程中获得唯美情感的历练,开启他们在诵读中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通道,唤醒他们的灵魂深处的审美意识,积蓄、完善自己的审美体验。

例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荷花》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佳作。文章抒写了自己在公园的荷花池畔漫步观赏荷花。如诗如画的荷叶、荷花美景使作者陶醉其中而浮想联翩,文章赞美了荷花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叶圣陶先生触景生情,批文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文章不仅描绘出了荷花的绰约丰姿,而且刻画出了荷花的迷人神韵,让每一位读者都产生了身临其境,赏心悦目的感觉。文本的语言文字优美,不仅描写的景物美,其相伴而生的意境也美不胜收。因此,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充满感情的诵读深入品味文本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喜爱美荷、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为了让学生们能正确读好、读准字、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扫除在朗读时可能遇到的生字词障碍。这样既可以提高识字效率,又可以避免遇到生字词而中断诵读时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感悟、积累文本语言。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段中的精言妙语:描写荷叶繁多、荷花百态的句子,让学生饱含情感地诵读。学生可在诵读中细细品味荷花的千种美姿,万般妍态,从中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体会作者的笔下喜爱之情。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并且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在与作者一起“看荷花、赏荷花、想荷花”的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在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的同时,达到语言积累、审美的教学目标。

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屏幕上播放“荷塘”“荷花”“荷叶”的相关视频并配上古筝名曲《荷塘月色》,让学生们多重感官欣赏夏日里荷塘的色彩美、安谧美,使其如临其境,充分感悟景中有情、景中有曲、情在景中,给学生们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拨动他们心底那根美的琴弦。

在教学拓展环节中,教师可以将此文与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小池》联系起来类比教学。杨万里写的诗清新自然、生动逼真。其中的千古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更是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小池》与《荷花》一诗一文,一古一今,异曲同工。同是描绘夏日莲荷,却各有其趣,美轮美奂。如教师抓住“诗中有画”这点,把语文课程中的“诗”与美术课程中的“画”进行融合性教学,引导学生学简笔画,通过画画“小荷、蜻蜓、荷叶”,让学生进一步体味、感受语言文字的色彩美、形象美、韵味美。这样无疑对激发学生学习诗文兴趣,感受教材文本的“诗情画意”之美,善莫大矣!

(二)解读文本,深入品味作品的内在美

语言是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解读语言美,品味文本的情感美、意境美、人物美、结构美等等内在美,相对而言就显得便利些。小学语文教材的体裁多为散文、小说、诗歌等,对不同体裁的课文,品味内容应该有所侧重。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不同体裁作品的内在美时,要注意将语言知识与美感体验有机地融合起来,把蕴含于文本中的审美要素与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让教材文本绽现美的内涵与特征。培养学生对美感知、欣赏、创造的能力,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促使其情操得到美的熏陶、其幼稚心灵得到美的洗礼。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认识价值观。教材中很多文本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教师在分析、解读一些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的课文时,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分析教材,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在解读中挖掘美,在文本中鉴赏美。

例如,《观潮》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散文,课文寓情于景,文质兼优,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把“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钱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课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本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为“读、悟、议、赏、思”五个教学环节,每一个都可以让学生获得美的体验,都可以体会到钱江大潮的壮美。为了让学生解读文本过程中更能入情入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预习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想想其美在何处。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大潮奔腾而来之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既是全文的精华,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变序教学法,跳过前面几段,直奔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此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鉴赏品味,借此突破教学难点。为使学生加深对此段精彩语言的解读与记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辨析关键词句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优势,抓住自己认为写得最佳、最美之处读反复地读,深入体会大潮来时的声音和气势,注重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阅读教学就该是这样的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教师把阅读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一一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读中欣赏。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学生在阅读中需结合生活经验深入感悟、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倾力引导学生在“品悟”中解读文本,才能让学生在“感悟”中鉴赏文本蕴涵的美。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议”,即让学生互动交流和讨论。在此环节,教师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交流、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看法。如可以围绕课文提问:“哪些描写的句子使你感觉最壮美?”对此,有的学生说是“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有的学生说是“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还有的学生说是“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体现其阅读主体的地位。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赏”。即欣赏钱江大潮的翻滚奔腾,雄伟壮观。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钱江大潮视频,注意音效要好,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听觉感受。有的学生说像是海啸,有的说像是地震,还有的说像是炮声隆隆、雷声滚滚……每一个学生在视频观赏中都切实感受到了大潮奔腾的气势,感受到大潮的雄亢壮观之美。

第五个教学环节是“思”。教师边读边启发学生:“如果你就站钱塘江边观潮,当看到‘那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感想呢?”“思”的环节拓展了学生们的思维宽度与想象力,不但可以提高他们鉴赏文本词句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借助口语表达再现钱江大潮的雷霆万钧之声势。

三、结语

总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渗透审美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想方设法,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们对教材文本之美的鉴赏、感受能力,促使小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对教材文本乃至于课外阅读时,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愉悦感,在精神上获得一份满足感,在情感上产生一种美感共鸣。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美的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