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的四维向度探析

2023-01-10 06:49尚英萌孙迪亮
理论建设 2022年6期
关键词:斗争中华民族初心

尚英萌,孙迪亮,2

(1.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2.山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东 日照 27682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三个务必”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动指南。本文在剖析“三个务必”的哲学基础、思维蕴含的基础上,探求全体党员践行“三个务必”的路径,以期对全体党员领会落实“三个务必”有所启发,并彰显贯彻“三个务必”所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三个务必”的哲学基础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党员提出的严格要求,从理论上厘清“三个务必”的出场逻辑,有助于深化全体党员对“三个务必”的认知,继而推动“三个务必”的精准落实。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发轫于马克思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正是因为马克思洞悉资本主义对劳苦大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他才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的研究,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解放劳苦大众,马克思孜孜不倦地开展理论研究,并指导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拟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明确表达了共产党人的阶级立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413。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共产党人竭力主张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共产主义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质言之,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全体人民的自由发展。“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守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这个初心和使命没有偏离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也没有抛弃一切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时代的中国这一特定时空场域的具体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也承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一方面,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考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找到了推动人类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196。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劳动实践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观点强调实践的本原性、第一性和决定性作用,超越了黑格尔“国家理性”是世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心史观。由此可见,只有劳动实践才是引领社会主义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体党员务必艰苦奋斗,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向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实践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指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134。实践不能脱离环境的制约,而应充分考虑社会条件的限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许多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根本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依然要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规律。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不可骄傲自满。

(三)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强调,矛盾鞭策社会前进,矛盾与斗争同生共存,“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3]。在社会生活中,矛盾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面对客观和普遍存在的矛盾,人们无法彻底扫除,全体党员务必敢于斗争、永葆斗争精神,在与矛盾的持续斗争中不断推动社会进步。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参透了矛盾的奥秘,蕴含着丰富的斗争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也有主次之分,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解决主要矛盾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矛盾具有特殊性,时代不同,矛盾的根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矛盾要采取不同的斗争方法。敢于斗争并不是盲目斗争,斗争是一门艺术,全体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基本观点,继而有针对性地同矛盾作斗争,善于同矛盾作斗争。

二、“三个务必”蕴含的思维方式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三个务必”综合运用了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辩证思维,是对时代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和国际形势的精准把握。读懂弄通“三个务必”所蕴含的理论思维方式,有助于党员、干部全面把握“三个务必”的价值旨归和精髓所在,进而提高思维能力。

(一)把握目标方向的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要求我们具有全球视野,统揽全局、放眼未来,准确研判国际形势,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作出正确的决策部署。“三个务必”的战略思维意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三个务必”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方位。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6]7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是对全体党员以及领导干部作出的进一步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只有在思想上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行动上做到“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在方法上做到“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其二,“三个务必”坚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和主线,亦是中国共产党未来一段时期接续奋斗的方向。党的百年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积蓄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已是可以期待。虽然目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存有诸多风险挑战,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这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综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我们未来需要长久坚持的战略目标。党中央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明确了要时刻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目标。

其三,“三个务必”坚持了独立自主的战略基点。当前,在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大的时代境遇下,坚持独立自主路线、锤炼自身本领以增强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是党坚守的战略基点。“三个务必”是党中央向全体党员释放的重要信号,它希冀通过提升全体党员的自身本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三个务必”体现了党强化和提升自身理想信念、斗争方式和领导方法的迫切需求,坚持着党独立自主地应对各种变局和危局的战略基点。

(二)化解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指在全面认识事物的基础上,科学预测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并尽力规避最差结果的发生,努力促使事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其一,“三个务必”坚守了群众利益的根本底线。底线,是事物发生变化的临界点,是党必须捍卫的准则。《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依据特定标准划定的一切底线,如国家的主权底线、党员的政治道德纪律底线等,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群众利益,群众利益是党的根本底线。中国共产党为捍卫群众利益而生,只有坚持群众利益的根本底线,党才能不变质、不变味、不变色。党中央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重申群众利益的根本底线,使全体党员在保证自身不触犯群众利益的同时,敢于同其他一切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其二,“三个务必”指明了坚守底线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7]。由此可见,底线思维既要求人们怀有谨慎之心,又要求人们斗争到底。具体而言,谨慎之心就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谦虚谨慎,增强忧患意识,警惕风险变异,防范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预料到事物发展的最坏结果;斗争到底就是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艰苦奋斗,保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全战胜困难,以防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带来的后续挑战。

其三,“三个务必”蕴含了把握底线的方式方法。底线思维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相反,它体现了人们对抗风险挑战的积极主动性,要求人们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历史证明,对各种矛盾斗争的妥协退让、委曲求全,只能招致更凶狠更残暴的欺辱、陷入更屈辱更悲惨的境地。只有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敢于同各种风险挑战进行斗争,并探寻各种风险挑战的变化规律,掌握斗争本领,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新机。质言之,全体党员“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超越最坏结果、争取最好结果的方法论。

(三)处理复杂问题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8]当前,党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对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更繁重的任务和更严峻的形势,全体党员必须学会处理局部和整体、重点和非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其一,“三个务必”坚持了局部性与整体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体决定和支配着部分,部分又对整体具有反作用。党中央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明确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而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和艰巨性,进而向全党提出了“三个务必”的要求。同时,中华民族是世界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伟大复兴的实现有助于中华民族向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因此“三个务必”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双重意义。

其二,“三个务必”坚持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统一。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是由矛盾的主次关系原理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因此解决问题必须首先同主要矛盾作斗争;次要矛盾虽然居于从属地位,但也会对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并存有转化为主要矛盾的可能性,因此次要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党中央科学预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可能遇到的诸多矛盾,强调“三个务必”,就是刀刃内向,以“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理念持续锤炼自己,并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注重化解挑战、把握机遇,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的辩证统一。

其三,“三个务必”坚持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三个务必”含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初心使命是党百年奋勇前行的逻辑起点和强大动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肇始于毛泽东同志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百年来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另一方面,“三个务必”又是全体党员处理好现实和长远问题的行动指南。“三个务必”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基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全体党员在当前和今后做好本职工作必须坚持的行为准则。总之,“三个务必”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全体党员现实和未来工作的严格要求。

三、“三个务必”的实践路径

回溯“三个务必”生成的理论依据,解析“三个务必”的思维意蕴,其直接目的是精准领略“三个务必”之精神、探寻“三个务必”的实践路径,为全体党员点明贯彻落实“三个务必”的具体举措。

(一)落实群众路线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三个务必”中居首位,是党中央向全体党员提出的第一个“务必”的具体要求。不仅如此,“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还是“三个务必”的主线,全体党员的一切奋斗、一切斗争都是为了捍卫群众利益,全体党员要想取得斗争的胜利,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前提。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强大动力,是党员克服各种艰苦条件、利益诱惑、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党员的理想信念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广大党员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党员只有首先树牢自身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全心全意全力地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深入了解民意是党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关键。人民意愿决定着全体党员奋斗和斗争的具体方向,深入了解民意,才能保证“三个务必”的正确方向。党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倾听民意,尤其要注重民意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全面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使用率大幅提升的时代,网络理应成为党员、干部听取民意的重要媒介,究其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在网络上的言语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渴求,网络已然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发言场域,民意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应该去哪里了解民意。

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坚定理想信念、深入了解民意和做好群众工作环环相扣,只有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才会有深入了解民意的愿望,只有深入了解了民意,党员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换言之,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最后一环,或称落脚点。当前,做好群众工作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艰苦奋斗,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敢于同一切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包括同自身作斗争,增强斗争本领,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提升自我修养

“三个务必”内含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自我修养水平的严格要求,但是党员的自我修养不会凭空提升,而是必须充分发挥自我主动性,钻研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主要路径有三个方面。

一是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能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本相,党员、干部通过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从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为民初心、体会马克思主义的艰苦奋斗精神和谨慎之心、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方法。总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三个务必”提供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党员、干部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我修养。

二是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后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各类主题专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全体党员具有荡涤心灵、增长智慧的作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同时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积蓄力量,党内掀起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热潮。党员、干部今后继续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通晓“三个务必”的历史之维,自觉坚定初心使命,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理解和把握党的历史经验,并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升自我修养。

三是自觉接受社会实践的锤炼。古人云:“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若未与实践相连,也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无法实现“改造世界”的功能。与理论学习相比,实践学习往往作用更强大、效果更显著,使人印象更深刻。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将理论学习落实到实践上,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修养和智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此检验修养成效。同时,党员在实践中展示的良好自我修养,也必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从而激发党员追求更加完善的自我修养的决心,创造“共赢”局面。

(三)掌握斗争方法

新时代,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赢得斗争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就要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10]411为此,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自身斗争本领,学习和掌握斗争方法。

首先,充分认识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学习和掌握斗争方法,首先要充分认识斗争的对象,对斗争对象的全面掌握,有利于提高斗争方法的针对性。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斗争,其历史特点主要有二:一是错综复杂性,“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中国的机遇挑战也可能是部分来自外部,某一领域发生的风险也有可能向其他领域扩散;二是不确定性,我们既要警惕“灰犀牛”“黑天鹅”等事件的发生,也要防范各种风险挑战恶化变异的危险。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错综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全体党员广泛汲取全世界的斗争经验,并对此作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发展。

其次,广泛汲取古今中外的斗争智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党的百年斗争史。斗争内含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采用和平方式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敢于突破自身思想束缚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坚决整治腐败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体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的疫情阻击战等,都是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生动呈现。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蕴含着丰富的斗争智慧,如“以柔克刚”“不战而胜”“避锐击惰”等,同时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挑战增多的时代境遇下,国外斗争智慧也可成为我们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养料。

最后,努力推动斗争方法的创造性发展。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斗争也以不同的形式呈现,推动斗争方法的创造性发展是保证我们走在时代和世界前列、夺取斗争胜利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许多新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斗争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员、干部贪腐事例很少发生,但毛泽东同志预先洞见到党员、干部可能会出现骄纵、腐败的现象,如对黄克功逼婚杀人事件作出严厉惩处,以借个别案件警醒广大同志;新时代以来,党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叠加“七个有之”问题的存在,个别处理难以彻底根除腐败现象,党中央作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全覆盖零容忍无禁区”的决策,使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四、“三个务必”的时代价值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务必”的提出和实践,有利于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有利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有利于推动党的理论创新

1949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党和人民既充满着对即将成立新中国的期待和喜悦,又面临着建设国家的艰巨任务。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准确预见到中国共产党在成立新中国后党内可能增长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11]1438,也深刻预见到更为艰苦的建设工作,因此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1]1438-1439

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在继承“两个务必”重大论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充分汲取“两个务必”思想的养料。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指导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两个务必”思想包含着对党的执政合法性以及实现人民政权长治久安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并号召全党同志“对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和战略考虑,我们要不断学习领会”[12]26。正是基于保证党长期执政和人民政权长治久安的相同思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叮嘱全体党员“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挑战要求全体党员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在“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境遇下,初心使命和斗争精神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务必”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全体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综上,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务必”重大论断是对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重大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党的理论创新。

(二)有利于深化党的自我革命

“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13]为了跳出治乱兴衰循环往复的周期率怪圈,保证党执政的长期性,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党长期苦苦求索,毛泽东同志找到了“民主监督”这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今天我们又找出了“自我革命”这个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自我革命的客体所指并非别人,而是自己,触动自身利益、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需要莫大的动力和决心。“三个务必”揭示了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党自我革命的持续推进。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有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之分,不断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是党自我革命的内生动力,是党开展自我革命的决定性因素;“两个大局”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党自身面临的风险考验是党自我革命的外部推动力。“三个务必”有助于全体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在世界局势面前永葆自我革命的决心和勇气。

同时,“三个务必”还指明了党自我革命的方法遵循:一是源头治理,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警惕防范党内出现各种不良风气的苗头,将危险扼杀于摇篮之中;二是持之以恒,传承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时刻以昂扬奋斗的姿态丰富和完善自己,以图更好把握时与势;三是对症下药,善于斗争,采取相应的方法分别处理党内的不同问题。“三个务必”使“自我革命”的概念更加具象化,明确了全体党员都是自我革命的对象,厘清了党自我革命的方法论准则,是全体党员开展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

(三)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战无不胜的重要法宝。回顾百年党史,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指引,正是得益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不断向前推进。新时代,党要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全体党员要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共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个务必”有助于全体党员不忘初心,使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和不良生活方式侵蚀,少数党员已然忘却了入党初心,受到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侵蚀,并深受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毒害,严重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连续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以使全体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信任,使广大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个务必”有助于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使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丰功伟业。党的百年历史就是党和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14]。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坚持党的领导,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体党员务必艰苦奋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人民群众,在全社会养成崇尚艰苦奋斗的良好风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艰苦奋斗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外,全体党员务必善于斗争,注重汲取人民群众的斗争智慧,促进党的自我革命。总之,“三个务必”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又有利于增强党对人民群众的依赖度,极大地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有利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荣光。

“三个务必”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其间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对国内外局势的研判、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预判、对各项工作的谋划部署,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三个务必”要求全体党员务必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掌握高超的斗争艺术,以期集全体党员之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势必将拥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本领,这是我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和底气所在。

“三个务必”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凝聚起磅礴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如前所述,贯彻“三个务必”,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以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有利于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调动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周围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只要全体党员做到“三个务必”,人民群众就会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只要党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汇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中心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完成!

猜你喜欢
斗争中华民族初心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永远的初心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论“不忘初心”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