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女性媒介形象塑造
——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

2023-01-10 22:43张腾之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运动员体育

张腾之

借助电视转播和互联网传播渠道,夏季冬季奥运会这一盛事可以及时展现给世界各地、第一时间走进千家万户。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广大群众对奥运赛事也日益关注。纵观现代奥运会的历史,女性力量逐渐成为体育舞台上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女性身体在体育运动中的参与,还是奥组委女性岗位设置、媒体女性从业角色的社会化认同,都推动了现代奥运会女性力量的结构性变化,为奥运体育文化带来了新气象。

一、现代奥运会中女性力量的结构性变化

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没有一名女运动员参赛,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女运动员人数增至为1314 名。[1]这一参赛人数的变化,在奥运史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背后折射出女性主体为争取体育平等权利不断抗争所做出的努力。其间,女性从仅有观看赛事的权利,到奥运赛场上逐渐被赋权、增权,再到获得体育裁判、解说等角色,担纲奥委会等体育组织官员,她们在奥运会中的地位不断改善和提高。这一变化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无关系,同时也得益于竞技体育逐步向女性开放并接纳女性,是社会性别平等化建设的一个体现。

1.女性的身体参与推动奥运会的性别平等

20 世纪初,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体育活动在女性群体中日渐流行。1900年第二届现代奥运会,女性从奥运赛事的旁观者首次成为参与者,开创了女子走向世界体坛的先河。192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立女性参加奥运会的合法地位。此后,女性参与奥运赛事的规模、比例与项目逐渐增多,有力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性别平等。

首先,女性运动员参赛规模和比例持续增加。1924年第一届夏蒙尼冬奥会,运动员总规模258人,女选手只有13 人,仅占全部参赛运动员的5.04%。而近五届冬奥会,女选手人数从960 名增至1314 名,占比从都灵冬奥会的38.3%增至北京冬奥会的45.4%[2],达到历史之最,女性基本实现了与男性运动员“平分天下”。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女运动员比例已升至49%。[3]夏季与冬季奥运会女运动员的比例均已接近男性运动员。依据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的介绍,2026年米兰冬奥会争取实现男女运动员参赛比例的完全平衡。

其次,女性参赛项目也呈逐届上升之势。1924年的夏蒙尼冬奥会,女子可参与的项目只有女子单人滑冰、男女混合双人滑冰两项运动。而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有42.2%的女子项目,加上混合项目,女性运动员可参与的项目占比53%。[4]与2018年平昌冬奥会相比,女子项目从44 个增至46 个,女性运动员可参与的项目也从52 个增加到58 个。[5]北京冬奥会的女子项目大踏步向男子项目看齐,传统认为竞技难度较大的单人雪车、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等男子项目,都被纳入了女子参与的项目,显示了奥运会对女子身体参与“勇敢者游戏”项目的开放与尊重。

另外,参加奥运会的国家逐届增加,越来越多的伊斯兰国家派出女性运动员参赛。夏蒙尼冬奥会仅有以欧美为主体的16 个国家参赛,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国别达91 个国家和地区,马来西亚、科索沃等伊斯兰国家和地区首次派出女性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得到更多地区的积极响应,也为世界各地的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进行身体展演提供了更多机会。

2.女性的社会性参与提升奥运会的女性地位

随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女性文化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利用国际奥委会、世界妇女大会等舞台,积极发声、倡导改革。近年来,女性以社会性角色进入奥运会的管理层,在相关组织任职,努力提高在国际奥委会领导机构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她们以实际行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性别平等,大幅提高奥运会女性的参赛人数与女子项目数量,并增设开幕式、闭幕式等活动中的女性元素。

1981年,来自芬兰和委内瑞拉的两位女性首次进入国际奥委会担任委员①1981年,国际奥委会首次吸收了2 名女性委员,分别是来自委内瑞拉的丰塞卡和芬兰的海格曼,填补了女性委员的空白。,一改奥委会委员中单一男性结构的格局。1995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大刀阔斧改革,迎来了奥运会的飞跃发展,他组建了国际奥委会妇女与体育工作组,并策划和推动妇女进入各国奥委会、各单项体育工作组、国际奥委会的决策层和管理层。[6]1997年,国际奥委会第一位女性副主席当选。②美国人德弗朗茨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的副主席,1986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92年成为第一个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女性委员,并在1997—2001年担任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女性副主席。2013年国际奥委会女性委员数量为21.3%[7],2020年国际奥委会30 个委员会中47.7%的职位由女性担任[8],体现出国际奥委会领导集体,尤其女性委员为推动奥委会组织的男女结构平衡所做的不懈努力。我国也为国际奥委会输送了吕圣荣、杨扬、李玲蔚、张虹等女委员,为女性体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奥组委在会前发布了《促进性别平等承诺》,包括促进运动员平等参赛,进行平等公正的宣传教育,提供安全满意的参赛环境,促进领导岗位和工作人员的性别平等和权益保障等14 项承诺。这一承诺体现了对女性社会性参与的高度重视,在落实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女性体育应有权益的同时,北京冬奥组委也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奥运会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北京冬奥会的女性媒介形象塑造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女性力量”得到很高的曝光率,并以更加多元的角色出现。屏幕中,既有女性运动员、裁判员、引导员、冬奥村的女工作人员,又有女性主持人、解说员、女记者、演播室的女性嘉宾等。借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小屏联动、多平台传播,这些参与体育的女性被塑造为更加独立、专业、有内涵的媒介形象,充分体现了媒体平等的视角。她们在角色参与中,或以身体符号书写奥运精神,或以社会性角色解读奥运人物与故事,在身体展演与奥运文化的互构中,共同营造了“看”与“被看”的媒介景观。

1.以身体参与做主角,塑造独立的女性形象

长期以来,女性身体处于男性话语权力下的规训地位,按照男性主导的规则要求参加体育比赛,女性对身体的认知过程大多是通过男性社会的构建而形成的。在男性预设的角色期待中,女性理应依附于家庭相夫教子,扮演社会关系运行中的从属角色。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把女性身体参与视为与男性同等重要的主角,以平等、公平的视角予以充分报道,塑造了更为独立自主、自强奋斗的女性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北京冬奥会全部109 块金牌以及中国代表团的突破性赛果均实现了全网“首发首推”。快反海报第一时间展示女性运动员健美励志的形象,微博话题强化互动,引发了网民的高度参与。聚焦谷爱凌、徐梦桃相继夺冠,短道速滑女子3000 米接力赛中国女运动员奋勇拿铜,中国女子冰壶队取得两连胜以及国外女运动员在参赛中勇夺佳绩,媒体镜头并没有做出“异化”解读或带有歧视意味的男性“凝视”的报道,而是始终保持中立、平等的视角,给予女性运动员以完全独立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自由式滑雪比赛项目中,电视充分报道了谷爱凌、徐梦桃两位女运动员赛前自信准备、赛中敢于挑战自我、赛后分享喜悦的全过程。尤其谷爱凌滑行前认真调整身体姿势、等候分数时吃韭菜盒子的淡定自如,徐梦桃确认夺冠身披五星红旗跪倒在雪地转身嘶吼、喜极而泣,这些情景都被镜头捕捉并给予了特写展示,构建出女运动员独立自信的身体美学。另外,总台还给予混合项目女运动员奋勇拼搏、不让须眉的重点关注,视听语言集力量与美丽于一体,传播女性主体的身体参与和生命价值,大大激发了全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也增强了他们对女性运动员独立形象的认知。短道速滑混合团体2000 米接力是我国夺得首金的项目,在决赛中,三名90 后中国女选手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奋勇拼搏的强大气场,丝毫不输于男性运动员。与此同时,新媒体报道也充分印证了这种情绪传播效应,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话题“谷爱凌金牌”“谷爱凌挑战世界排名第一选手”均登上热搜第一;央视新闻短视频号《徐梦桃高喊“我是第一吗”?你是!你是第一!恭喜桃子!》等内容获各平台置顶;短视频《两连胜!中国女冰点球大战击败日本》单条观看量不断攀高。

2.以女性视角看赛事,塑造专业的女性形象

本届冬奥会既有许多女性担纲主持人、解说员和采访记者,也有退役的世界体育赛事奖牌女性获得者出任演播室嘉宾,这为奥运转播带来了一股新风。以女性视角看赛事,丰富了审美空间,提高了审美情趣,同时也体现了当代女性主体地位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女主持人金句频出,解说员平稳细腻,显现了独特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她们善于捕捉赛事现场的运动细节,具有场外新闻敏锐的观察力,并以故事性的解说、情感化的投入,加上专业化解读,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代入感。比如,高菡以“好像脚上穿的不是雪板icon,而是轻巧的小舟”的解说催人共情,陈滢以“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传递出人类挑战自我的奥运精神,女主持人梁毅苗则在开幕式、闭幕式晚会上,以教科书般的解说词惊艳了亿万观众,被观众誉为“冬奥会大型写作教学现场”。

除了解说员岗位,不少女性以记者、嘉宾的身份活跃在荧屏,展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专业从业者形象。冷天爱在《转角“墩”到爱》报道中,立足“冰墩墩”视角,解锁闭环内的各种场景;女记者孙雪以鲜活又充满个性的VLOG 视角,在《央编抓马》中呈现新闻工作者的台前幕后;于静、刘秋宏、徐思存、王曼丽、张丹等曾经的奥运健将,在总台“荣誉殿堂”栏目受邀担任嘉宾,权威解读赛事,提升了北京冬奥会的品质传播。

3.以精神力量为观照,塑造有内涵的女性形象

北京冬奥会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从身体文化转向精神力量的审美重塑,打破了对女性形象扁平化解读的刻板印象,更多地从小微处折射人性光芒,从纪录、访谈中深化对女性整体形象内涵的挖掘,可谓是奥运赛事媒体女性报道历史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所谓“功夫在诗外”,要想塑造更为全面、完整的女性形象,媒体还需在赛场外下大功夫。强调女性内心世界,注重女性品质美德,展示她们的内在美和气质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此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通过立体化融合传播,不仅将女性运动员的身体参与定格为励志的“符号”,还利用场外采访、故事讲述、专题纪录,捕捉青年女性人性光辉的细节,凸显她们健康自信的状态,讲述女性的自我认知、独立人格与勇敢追梦的精神,勾勒出一组当代女性绽放于体育世界的人物群像,完成了更具内涵魅力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赛场内,镜头捕捉谷爱凌在夺金之后,为苔丝·勒德擦去泪水,美国选手阿什莉·考德威尔与夺冠的徐梦桃热情拥抱,“新闻特写”中美混双冰壶队之间的“徽章互动”;通过报道29 岁的马耳他姑娘斯皮泰里“吃豆包比着赛住货车圆着梦”,播出“洛蒂特:为梦想而坚持”“佐格勒:女承父志”等一系列人物故事,展现外国女运动员的奥运梦想与乐观拼搏精神;“东方时空”栏目采访厄瓜多尔代表团唯一参赛运动员莎拉,讲述了她在冬奥村收到生日蛋糕的温暖故事;《我在北京书写历史》报道了年近50 的德国选手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和非洲首位“双奥”运动员塞温·阿迪贡两位外国选手的故事。媒体塑造女性形象从“外观于形”走向“内化于心”,让广大观众对“突破自我”的含义有了更深的感悟。

而这种形象“内化”的解读,还体现于媒体在赛场外、冬奥村对外国女运动员生活细节的展示。通过镜头,我们得以看到既有刚入住的女运动员“拆箱”礼品包的惊喜,又有美国冰球女运动员分享“大场面”的洗衣,还有的女运动员秒变“旅游博主”直播逛店,或点赞免费美发美甲服务,或做任务换徽章,买冰墩墩周边,以及打卡合影,体验剪纸、书法、针灸等中国传统文化。在总台报道的多角度解读之后,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变得更为饱满。

主流媒体不惜笔墨展现各国女运动员赛场外的真实形象,表达了对女性价值观及人格精神的积极肯定,体现出对女性主体的关心与尊重。同时,女运动员借助社交媒体自主传播她们的“沉浸式”体验,形成了媒体与客体在女性媒介形象塑造中的“互构”关系。在这种和谐温暖的交流氛围中,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共同诠释了奥林匹克的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三、体育报道中女性媒介形象塑造的媒体创新思考

着眼过去,与往届的夏季冬季奥运会报道相比,北京冬奥会的媒体对于女性媒介形象的塑造提供了一次更为平等、友好的案例示范。许多报道视角、关注内容、表达方式的创新,议程设置的平衡,都迈向了新的里程碑,值得总结并在未来的体育报道中发扬、借鉴。放眼未来,致力于媒体在体育报道中对女性媒介形象塑造的创新路径,笔者有以下四点思考。

1. 以公平、全面报道为原则,塑造健康完整的女性形象

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再现方式是判断媒介是否传递性别平等意识的重要标准,大众媒介在女性体育形象呈现中,起到了重要的建构作用。媒介不仅能再现现实中的性别关系,还可以通过文本进行话语运作,构建新的性别观念和关系,从而对现实环境进行拟态化的呈现,并且反馈于社会,形成女性形象、受众和媒介三者之间的循环效果。目前,国内外各类媒体对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传播,仍未完全摆脱男权视角及性别歧视的观念。比如,不少女性体育解说员日趋年轻化、高颜值化,为的是取悦男性观众的审美需求,而忽略或“遮蔽”了专业特色等其他功能。同时,女性解说员又常被冠以“情绪化”“柔弱”“不专业”“花瓶”等“污名化”标签,暴露了长期以来男权观念的规制、偏见与歧视。而在对女运动员的形象塑造中,媒体也持有一贯的刻板印象,女性身体更被赋予美丽、温婉的形象,屏幕画面更多呈现女性运动员的身材与外貌,女性形象成为“被看”的对象,甚至被“物化”的消费内容。在赛事转播中,大众媒介为博眼球,经常关注女性体育信息中的“软新闻”,而忽略其精神内涵,镜头过于关注女性身材。比如,对于体操、游泳女运动员,追逐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性暗示;对于举重、田径等女运动员,则带上不恭的“有色眼镜”审视,而忽略了健康即美的女性形象。

未来,如何矫正媒体传播性别偏差,塑造健康完整、充满魅力的女性媒介形象,唤醒女性自我形象塑造的主动性,给女性社会化角色营造更宽松、公平的环境,从而促进女性体育发展,是媒体从业者亟须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拓宽报道角色的范围,除了女性运动员,还可报道女教练、女裁判、女体育官员、女观众、女志愿者、女记者和女退役运动员嘉宾、女性体育专家,让女性从多个层面融入奥运赛事、体育竞技的大家庭,成为体现人类男女平等、和谐共处的大舞台。同时,不断丰富报道内容,不仅将视野盯在赛场和赛事结果,还要充分利用媒体形态的丰富性,关注女性的台前幕后、场外花絮、奋斗故事,展示她们的爱国情怀以及热爱体育运动的自我价值实现。此外,媒体还可以报道女性体育消费市场以及女性与体育相关的周边外延,展示女性的健康生活,以及健身运动、公益活动、文化交流中的自信、乐观、智慧、合作的丰富人格特征。

2.落实正向管理要求与提升专业素质,涵养体育受众的性别观

当前,性别平等观念有待更广更深地普及,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政府健全政策与法规对于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性别平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起到基础保障的作用。而媒体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男女平等国策,自觉接受党和政府对媒体机构的正向管理要求与引导方向,可以涵养受众正确的体育性别观,促进女性体育事业的进步,推动妇女的全面发展。

2021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推出,妇女参与管理和决策领域共设了十项主要目标,提出十项策略措施。在“妇女与环境”目标中,尤其是“加强文化与传媒领域的性别平等培训、评估和监管”“引导妇女提高媒介素养”两个措施非常关键。[9]为此,媒体决策管理者与一线从业人员需要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传媒培训规划,逐渐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加强媒体自律,遵守行业对涉及性别平等内容的监测要求和监管纪律,有助于消除网络媒体、影视产品中出现的歧视贬抑妇女、侮辱妇女人格尊严、物化妇女形象等不良现象。

受媒介权力的影响,无论是女性形象的娱乐化,还是女性形象的琐碎化,都是对体育媒体传播中女性形象的异化。而这些异化形象被塑造为典型、普遍的形象,长期、频繁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误认为这是体育领域中女性形象的常态。受众长期接收这些有偏差的女性形象信息,容易造成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自身与他人的体育认识和体育行为。[10]因此,通过媒介积极正向的引导,不断促使受众对女性形象从“失真”偏见逐渐转向客观公正,营造一个健康的女性文化审美环境,有待在未来走很长一段路。

除了宏观管理引导之外,提高女性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有效涵养受众树立正确的女性媒介形象的实践手段。在体育赛事传播中,女性解说员、主持人、采访记者通常具有专业学科优势,但不能因此忽略女性特有的智慧与魅力、放弃女性自我价值的突破,导致男性观众强化对女性媒体职业的认知偏见。因此,女性媒体从业者需要深入学习钻研报道赛事的项目规则与专业技术,依靠“内行”功力确立自己的性别平等地位。解说嘉宾多为退役的国家运动员,也不能局限于自己对体育项目知识的“照本宣科”,应该注重传播效果,凸显个人风格,了解媒介传播中的技巧规律与禁忌要求,做到屏幕前的得体与规范,才能真正逐渐培育、涵养受众正确的性别观。

3.以体育的性别平等传播为突破,推动社会各领域的性别平等

体育运动自走进现代人类生活,就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对促进人性解放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体育运动的功能不断扩充变化,不仅满足人民日益高涨的体育需求,还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大国形象展示甚至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活力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开始大量普及,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一过程中,媒体承担了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平等传播的责任和使命。

纵观我国的体育运动事业,从增强体质到建设体育强国目标,我党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高度重视女性体育运动的平等发展。马克思注重个人的价值和全体社会的发展,肯定体育互动对于培养人的自我价值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男女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自然的关系,男女性别关系的性质可以揭示人类社会的整个文明程度。体育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权力风向标。由于社会阶层和集团的出现,权力对体育的介入必然导致性别与体育参与失衡现象的出现。[11]妇女解放辩证统一于社会普遍解放进程中。马克思指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衡量。[12]在体育领域,奥运会也是推动妇女解放具体实践的体现,女性参与奥运的身份角色地位高低,折射出现代奥运改革进步的程度。

为此,毛泽东汲取了马克思对于妇女与体育认识的思想理论,最早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全世界最早将“男女平等”概念明确写入国家宪法,为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毛泽东从全民健康的角度出发,多次号召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并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现出毛泽东“健民强国”核心价值的历史传承。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也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体育发展,从建设体育大国走向建设体育强国做出了较大贡献。[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深入实施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出。[14]202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在发展策略措施中强调要引导妇女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行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妇女的体育活动意识,培养运动习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15]面对这一重要标志,主流媒体应以体育平等传播为突破,倡导女性体育运动,宣扬男女平等观念,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传播女性在各个领域的性别平等,提升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以大型国际活动为契机,做好女性形象的国际传播

女性主题的大型国际活动是女性发声赋权的主舞台,也是媒体树立女性形象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重要契机。借助女性集体倡议、观点发声或者政策法规的修订,女性体育权益的争取将获得更多关注与认可,有利于促进女性自我价值的超越,推动女性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目标。

1975年,在联合国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国际奥委会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将“鼓励并支持推动妇女参与各个层次、各种机构中的体育运动,以实施男女平等原则”内容纳入宪章[16],从法律意义上接纳并促进女性广泛参与体育运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该会闭幕后,国际奥委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支持大会提出的男女平等倡议的国际组织,并要求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在领导层中尽快增加女性,以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男女平等。1996年第一届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决议中指出:“只有妇女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平等,奥林匹克理想才能真正实现。”[17]2012年,国际奥委会世界妇女与体育大会主题定为“两性团结力量大,体育的未来”,昭示着妇女在奥运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女性体育赛事权益得到了更多保障。媒体正是利用上述国际性的会议、活动,向世界呈现女运动员代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传达奥组委女性官员、女性体育精英的观点与心声。

对我国而言,进入新时代,女性在中国社会和国际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元化,通过女性形象来塑造与传播中国国家形象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18]在国际活动传播中,媒体可以挖掘杰出女性题材,讲述女性故事,展示女性参与体育的美丽、健康和智慧的特有形象,还可将视角下沉到群众体育、全民健身中的女性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体育强国的现代缩影。女性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大型国际活动平台,媒体成就了女性的个体讲述、身体展演与自我赋权,并推动国际社会、各界人士树立对女性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社会角色认同。

四、小结

2020年10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 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19],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这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精神的一种赓续,激励着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彰显女性的力量。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需要社会各界坚守信念,共同努力,消除对女性形象的偏见和歧视。作为媒体,未来理应守正创新,担当责任,提高素养,顺应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的发展目标,塑造出更为健康、独立、专业、有内涵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从而促进世界体育的繁荣健康发展,引领女性不断获得时代新发展与历史新解放,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

猜你喜欢
运动员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