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稳定供水水源工程评估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3-01-11 08:40王梦琦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源供水乡镇

解 莉,王梦琦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处,贵州 贵阳 550002)

供水水源工程稳定性评估是实现城镇用水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评估工作中要聚焦乡乡稳定水源工程及其实施情况,包括在建工程的实施情况,新建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特别是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新建项目,深入评估其实施的可行性[1-5]。

1 工程概况

本次评估项目中包括贵州省343个未达到稳定供水水源乡镇及解决其稳定供水水源工程,343个未达到稳定供水水源乡镇通过310个项目解决,其中22个乡镇通过22个城市管网供水系统项目解决、321个乡镇通过建设288座(处)水源工程解决。规划建设288座(处)水源工程,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39座,小(1)型水库119座,小(2)型水库50座,山塘7座,引水工程27处和提水工程43处。

2 乡镇稳定供水水源工程评估

2.1 评估方法

评估采用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逐项对照目标进度要求,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从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领域各环节问题顺推,提出破解难题的路径和办法。

2.2 评估过程

首先,在评估出初期,贵州省水利厅召集厅机关各业务处、省水投公司开展评估工作布置会,各单位根据评估单位拟定的资料搜集单提供相关资料;由省水利厅统筹,评估单位对水库等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其次,抽查、选取尚未开展工作或存在建设性制约因素的规划供水水源工程,前后分别进行三次实地查勘,并召开现场调研座谈会。最后,省水利厅召集省水投(集团)公司、厅机关各业务处(室、局)、各市(州、县)水务局等单位(部门)组织召开中期评估工作座谈会,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核实,对提供的资料准确性进行审核。

2.3 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工作进度滞后。一方面,一些地方对乡乡有稳定水源项目前期工作重视不够,对存在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部分项目推进缓慢。另一方面,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周期较长。贵州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水源工程特别是水库工程建设区域点多面广,且部分项目存在与矿区、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等重叠,开展前期工作,需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勘察勘测及计算论证,编制各阶段报告书、计算书及绘编图纸等资料报批,此过程耗时较长。此外,水源工程前期研究深度不足。贵州省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不能完全满足大规模的水利建设需要,勘测设计单位、人员任务重,加上部分项目设计周期较短,部分勘测设计单位在开展前期工作时,存在勘测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成果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影响施工进度。

(2)配套资金筹措难度较大。贵州省总体财力较为薄弱,近年来又受国家财政政策和融资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难以筹措。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不到位,工程建设进度放缓,建设进度相对滞后。部分已完成前期工作的山塘和引提水工程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难以推进。此外,资金筹措途径相对单一,山塘资金全部由省级农田水利资金解决,引提工程资金全部由贵州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解决。

(3)征地移民安置协调难度较大。移民搬迁安置进度滞后,导致工程不能按期验收发挥效益。一方面,部分项目建设征地涉及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办理时间长,如毕节市金沙县小河水库。部分项目建设征地涉及基本农田,涉及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县用地占补平衡指标存在困难,土地报建无法获批,如麻江县白岩水库占用基本农田247亩,一直无法办理用地手续。另一方面,部分项目征地移民搬迁进度滞后,贵州省脱贫攻坚任务重,大部分人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从事移民搬迁安置的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工作进度滞后,如黔南州三都县水平水库。

(4)基层管理不到位。由于该工程中部分县在建工程项目多,项目法人技术力量薄弱。基层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不健全,人员较少,经费投入不足。上述情况就导致个人监督任务繁重,难免出现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5)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和前期规划存在差距。导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以分为五个方面:①由于淹没、地址、水质、地形、提水扬程太高等原因限制。②已建工程未规划乡镇驻地供水的配套工程,无法向不稳定乡镇供水。③规划中期达到供水稳定乡镇所实施的项目发生变化。④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水库工程规模发生变化。⑤前期工作推进过程中供水水源工程发生变化。

(6)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工。原计划在2020年完成项目,但实际情况是至2020年,无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无法确保乡镇驻地供水水质全部达标,无法实现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需要结合规划工程中期实施情况,合理调整规划建设目标,确保全省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有序推进。在供水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发挥效益后,实现乡镇供水水源水量水质全部达标,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供水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改善,基本实现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

3 优化策略

3.1 根据实际进展对工程进行适当的调整

根据实施评估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有针对性的、分类别的对调整报告中的目标及建设任务清单进行调整,并对实际建设中存在问题工程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优化乡镇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配置方案。调整工程项目的同时,要落实调整后项目的可实施性,并提出保障措施,确保项目在规定期限内可开工建设。在实际工程中,要考虑已有规划水源工程投资和随着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深入部分工程投资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规划进行调整,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实施。

3.2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管理

贵州省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是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目标任务,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重视程度,坚持“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组织有力、分工具体、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领导机构。省水利厅应加强对市州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实施工作的监督指导,完善整体调度制度。同时建议把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

3.3 全力推进规划项目前期工作

全力统筹推进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落实水利工程前期工作责任制,通过审批权限下放、简化审批流程、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等,缩短前期工作时间。在不断优化工程规划设计的同时,积极协调配合完善土地、林地及移民等前置手续,配合土地、环保等有关部门做好有关工作,积极与国家、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促进项目的审批立项,确保工程及时落地开工建设。此外,在前期还要成立专门的队伍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勘察勘测及计算论证,编制各阶段报告书、计算书及绘编图纸等资料报批,减少后续工程的改动,节省时间和成本,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地开展和实施。

3.4 加大对规划实施的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省级资金配套力度,推动各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充分利用水利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专项资金,保障项目建设需要。同时加强水利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安全。

3.5 强化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管理

完善水利建设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管理等单位责任,加强质量监督能力建设,组织开展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工程水利建设质量巡检,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健全水利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建立事故风险和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大力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分类落实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主体、责任、经费,提高水利工程管护的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水平。

4 结 语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水利发展的要求是着力解决好乡村水问题。因此,城乡供水的目标也需要进一步跟进,加快推进有乡乡稳定水源工程规划的实施,争取规定期限内全部工程开工建设,在供水水源工程全部建成发挥效益后,实现乡镇供水水源水量水质全部达标,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供水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改善,基本实现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

猜你喜欢
水源供水乡镇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水源探测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南水源头清如许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