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2023-01-11 15:09
中学语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教学方式

刘 军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宝藏。古诗词不仅可以陶冶身心,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积极而独特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在现代生活环境下,如何提高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实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质的目的,是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一、高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素养有待提高

高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像笔者一样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同仁受高考影响,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将注意力放在了考试大纲、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上,一味关注古诗词的字、词、句义分析和解读,却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拓展阅读,广泛阅读,趣味阅读。加上一些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他们无法灵活有效地运用教材去教学,古诗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都不足。

2.教学目标不清晰

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语文古诗词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导,以古诗词将阅读和鉴赏板块为例,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了解诗歌基本特征,理解作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根据语境揣摩含义;进行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阅读优秀作品,体会民族精神;培养阅读兴趣,积累名篇数量”。但一些教师对古诗词阅读教学目标缺少明确的认识,古诗词阅读教学始终以语言知识、诗词知识分析为主,古诗词阅读教学没有涉及个性化阅读、多篇幅阅读、情感态度培养等内容。这样一来,古诗词阅读教学只能在语言知识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逐渐偏离文学教学审美鉴赏的轨道。

3.教学方式单一

让学生领会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是古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阅读鉴赏知识不足,许多学生都对古诗词有排斥和恐惧心理,这也给教师古诗词教学水平和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艺术性,才能充分展示古诗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许多教师都是借助简单的语言描述去解读古诗词内涵、感情的,而且古诗词教学以诗词现象和文学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质疑、互动、探究、合作和深层阅读的机会,他们无法通过古诗词阅读教学获得广泛的阅读积累和深刻的感悟。

二、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1.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文学素养,自然会影响古诗词教学质量。要想提高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加强语文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教学水平。所以,学校领导要重视语文教学队伍建设,借助在职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中语文教师也要加强专业学习、自主学习,广泛涉猎教育学、心理学书籍,认真学习语文、文学知识和作品,尤其是古诗词名篇、名句,积累更多的古诗词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如在学习《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时,教师不能只关注词的内容、手法、特征,还要从学生理解需要出发去渗透背景知识,提供相关材料,给学生分析和理解作品提供支架。着眼于词情“愁”,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学过的有关“愁情”的诗词名句,营造有趣、有内蕴的学习情境。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感情,教师可以从李清照前期、中期、后期的作品选出一些代表作,让学生进行群“词”阅读,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时期,李清照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为何不同的时期,李清照的作品风格、感情有着明显的不同?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发表看法。这样符合阅读教学本质的学习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本词乃至易安词的理解和认识。

2.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古诗词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要想激发学生兴趣,需要抓住教学方式这个重要的点,借助现代教学手法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营造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古诗词,才会积极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中去。《蜀道难》采用的乐府旧题,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歌咏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表现诗人浪漫主义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全诗文句参差,笔意纵横,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鉴于此诗独特的艺术风格。笔者在教学中以“诵读”为起点,以“想象”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读古诗,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行文脉络,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接着让学生反复吟咏文本,驰骋想象,构建自己心中的“蜀道”;然后让学生结合诗句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心中的“蜀道”;再指导学生品味诗歌丰富的表达技巧和丰厚的意蕴。

3.拓展阅读空间,增加学生的诗词积累

阅读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语言输入(内化)活动,注重学生阅读的积累,拓展学习空间,可促使个人能力和素养有新的突破和提升。在古诗词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需要扩大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范围,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能通过诗词学习不断积累古诗词知识,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领悟。如在学习《归园田居》时,结合教学目标“了解并学习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品味田园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之美;领悟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以“田园诗”作为主题,结合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开展扩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诵读田园诗,感受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以及诗歌的美。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讲述田园诗的出现背景、发展历程、艺术特色以及风格特点,并让学生诵读和背诵田园诗名句,了解田园诗的气质和情操,激发学生向往田园、追求自然天性的情感。借助这样的教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4.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增加教学深度

在古诗词阅读教学过程中,诗词鉴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思维品质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建构的关键。学生也只有具备了思考能力,才能对知识形成独到的见解,从古诗词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精神营养。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引领者的作用,抓住有学习价值的点质疑、设问,以疑促读,以读促思,通过读思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属于话别词,情感细腻、风格柔美婉曲,通过细读可以发现,作者在描绘景物和叙述事情时,用到了留白这种有趣的艺术手法。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段,同时还是一种智慧。留白可以使诗词作品有画外之言,拥有更加宽广的空间。在教学中,留白是开展扩展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作为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点,设计相应的问题:作者一共刻画了几个画面?每个画面是否都有留白?请想象留白处的语言和情感,写出留白处的文字。试想,作者与情人分手时,只会默默流泪而不言不语吗?词人酒醒后,面对杨柳岸晓风残月,会有什么话想说?让学生思考问题,想象词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得教学更加具有深度。

总之,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发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增加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学生素养培养和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教学方式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