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祝福》与《窦娥冤》整合教学谈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皈依与反抗”

2023-01-11 16:47邹娅妮
中学语文 2022年23期
关键词:鲁四窦娥封建礼教

邹娅妮

整合教学是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提出的新的教学策略。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教学策略突出对单元的整合,整合既是全面整体的考量,也是深度阅读的重要路径。《祝福》和《窦娥冤》这两篇文章可以进行文学文本的阅读与写作整合教学。

《祝福》与《窦娥冤》虽然文体不同,但本质相同,都是写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困境,也都是底层妇女的悲剧人生。在整合教学中,就学习任务群而言,可以归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人文主题可确定为“皈依与反抗”。

一、“皈依与反抗”是文学的重要主题

文学可以说反映的就是人与社会的深层矛盾,人与社会出现矛盾时,人有两条出路:皈依与反抗。这里的皈依与反抗具有多重性与互动性,人被他生存的社会凌辱与损害时,将他从这个社会中隔离出去,人有时会反抗这个社会,甚至以恶抗恶,人有时也会反抗这种隔离,渴望皈依曾经凌辱与损害他的社会。这里的皈依看起来是通过反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反抗正是为了更好的皈依,在这种抗争与皈依的双重失败中走向毁灭。这种人生挣扎,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表现在小人物身上。而有人对凌辱与损害他的社会表现出强烈的抗争,以不肯屈服者的姿态走问毁灭,宁肯用自己的死亡换取精神上的坚持。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凭借所写人物的大小来评价的,恰恰相反,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写的是人世间小人物的不幸。

二、“皈依与反抗”视角下《祝福》与《窦娥冤》的整合教学

1.以写作情境引导完成阅读任务

《祝福》与《窦娥冤》的整合教学,教师应先研读文本,发现整合点,即用什么可以把不同文体的文章联结为一个整体。并且利用这个点整合之后,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要找到这个点,教师可以新课标为依据,从学习任务群的角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所以,确定整合点的重要指标就是核心素养。《祝福》和《窦娥冤》可作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用写作引导阅读的方法来设置,完成写作任务必须以完成阅读任务为基础,在写作任务的推动下进行阅读。

任务设计: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他人当中,他人即环境,每个人与他的生存社会总会发生冲突,阅读《祝福》与《窦娥冤》,分析作品中的祥林嫂与窦娥在皈依与反抗的人生之路上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

这里设置了一个情境,他人即环境,他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形成自己的生活环境,尽管他人也有个性,但他人共同认可的人生形态影响甚至制约着自己的人生形态,当然自己也是他人中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既有渴望成为他人社会的一员,也有渴望成为自己的一面。正是这种矛盾,自己与他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尤其是当一个个体生命处在弱势处境时,又往往会受到社会的凌辱与损害。有时候人既是他自己的牢笼,他人也会成为人自己的牢笼。这里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环境要素,而不是把环境理解成单纯的外在要素,或者理解成一个纯粹的供批判的对象。因此,设置这个情境是从深层次引入,启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在这个情境中,进一步设置了写作任务,从皈依与反抗的角度完成探究祥林嫂和窦娥人物命运悲剧成因的小论文写作。因为确定了皈依与反抗的写作角度,那么,阅读也应从皈依与反抗的角度展开,阅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祝福》中的祥林嫂在皈依与反抗中与他人展开互动。比如祥林死后,她是寡妇,作者通过卫婆子之口,讲述祥林嫂被婆婆等人卖给贺老六,她反抗之强烈,实属罕见,超过了许多寡妇再嫁的情形。她为什么这么强烈地反抗,卫老婆子说“大约在念书人家做过事”。四叔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由此可知,祥林嫂的反抗是企图皈依他人的世界,即做一个为祥林守寡至死的烈妇。这种反抗是为了皈依,反抗越强烈,皈依的愿望越强烈,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思想对女性的毒害就越深,这种毒害加深又与在鲁四老爷家做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祥林嫂初来鲁四老爷家,低眉顺眼,属于渴望皈依。鲁四老爷的皱眉,对祥林嫂进行了第一次教育。但她辛勤地劳动,属于渴望皈依。阿毛死后,祥林嫂又来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对她照例皱眉。可以说,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用皱眉的方式教育了她。正是在鲁镇接受的皱眉教育,才会有出嫁贺老六时反抗之出格。与四婶的互动也始于皈依,祥林嫂与往常一样在祝福这天帮忙,却被四婶阻止。捐门槛是反抗中的皈依,捐完门槛之后,祥林嫂在祝福这天放心地去帮忙,属于皈依,却又被四婶阻止,这是皈依的失败,渴望被他人组成的社会接受,结果又被抛弃。还有与鲁镇的其他老女人以及柳妈之间也是皈依与反抗之中的互动,正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祥林嫂最终被从他人组成的社会中排挤出去,成为凌辱与损害的对象,直至最终连讨饭的权力也被剥夺了。这个悲惨的女性通过反抗与皈依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被推向生存的另一边,即死亡。

与鲁迅鞭挞封建文化的毒害性不同,关汉卿恰恰是站在封建文化的立场来赞美窦娥忠贞的一面。窦娥反抗张驴儿的逼婚是为皈依封建礼教,关汉卿之所以借忠贞的观点来赞美窦娥,并以之衬托窦娥冤屈的感天动地,是因为元代儒学礼教崩坏了,道德人心日坏。从这里,我们发现作者的立场不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反抗与皈依的意义也不同。窦娥皈依与反抗中与他人的互动与祥林嫂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随着情节的发展,两者与他人的冲突不断加剧,窦娥从反抗张驴儿再到反抗官府的贪赃枉法,为了不忍心看见婆婆受刑,自己忍屈衔冤,直到与太守桃杌反抗与皈依的互动,最终被逼向死地。这里,他人就是窦娥的环境,甚至,他人更是窦娥的命运。我们从祥林嫂与窦娥的悲惨命运中发现,女主人公在反抗与皈依社会的互动中,最终被推向死地。

2.提供学习支架,引导阅读

学习支架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策略。支架式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入问题情境,提供可能需要的学习工具;第二部分为教师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第三部分为学生自己确定方向、问题、方法,自主探索。教学提供学习支架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在《祝福》与《窦娥冤》两文中,可以提供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与祥林嫂和窦娥发生互动关系的人物有哪些?请从皈依与反抗的角度简要分析。

问题支架:在皈依与反抗的过程中,祥林嫂与窦娥表现出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刻画这些性格特征的目的是什么?

除问题支架外,还有图表支架、线索支架、对比支架等。支架是教师逐渐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的一种手段,提供支架以后,学生借助支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一步一步地完成支架任务。前面的两个问题支架,是学习的指引,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与窦娥所生存的社会中的他人有哪些,他们构成怎样的社会,对主人公的命运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祥林嫂生活的鲁镇世界,是一个封建礼教的世界。鲁四老爷不过是个老监生,算不上有地位,根本放不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序列,从四婶也做饭,儿子阿牛烧火中看,也不是什么太太公子,但站在封建礼教的立场凌辱和损害弱者的积极态度来看,封建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他们生命的文化基因。还有柳妈,地位更低,给人家帮佣,可见也是个穷苦人家,鲁镇的每个人的生命基因里都传递出封建礼教的信息。

窦娥生存的社会,有把自己卖人的父亲,有借钱不还反要人命的老赖赛卢医,有见财见色起意的流浪汉张驴儿,有贪赃枉法的太守桃杌等,正是这许许多多的他人,才构成决定窦娥命运的社会。从这个问题支架的完成中,我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人即社会,他人也可能决定你的命运。《窦娥冤》是他人用毒手致主人公于死地,而祥林嫂是自己与他人的思想致主人公于死地。窦娥生活的他人构成的世界是贪婪、残忍的,而祥林嫂生活的由他人构成的世界是封建礼教塑造的冷漠与麻木,这是另一种残忍。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展开阅读,正是在阅读过程中,提高了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

3.整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运用中习得,提高阅读效果

整合阅读既可以是相同文体,也可以是不同文体。在阅读过程中,对常用的阅读方法,需要整合在一起。比如阅读与表达、梳理与探究、鉴赏与交流是最基本的学习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需要整合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写作任务,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引入批注、感悟、点评等不同方式的写作。阅读中的小写作既是反映阅读质量的依据,也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手段。如在阅读《祝福》和《窦娥冤》过程中,采用批注的方式,把人物皈依与反抗的内容批注出来,为最后的论文写作任务做准备。这种小写作既是阅读过程中的分任务,也是保证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还可以边读边完成人物点评,根据情节发展,借助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以及环境和他人的描写,点评人物性格及人物的悲剧性。

在文学创作中,优秀的作家常常将目光常聚焦在下层劳动者身上,要么刻画他们的闪光点,要么叙述他们悲惨的一生。作家往往用悲悯的情怀注视着生存大地上的底层阶级,也许,正是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最无助,最弱小,最易被人忘记,挣扎在生命的边缘,才引起作者的同情和书写。《祝福》以它的深刻性引发人对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震惊,《窦娥冤》以它对黑暗社会的鞭挞而震撼人心。从皈依与反抗的角度看主人公与他人组成社会的互动,可以加深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环境的深刻认识。

猜你喜欢
鲁四窦娥封建礼教
窦娥冤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抓住人物描写的“牛鼻子”
——以《祝福》中三处细节描写为例
“刚”与“柔”的完美统一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西厢记》和《牡丹亭》之爱情比较
谁是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
谁杀死了窦娥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
祥林嫂形象之悲剧性探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