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11 17:27
中学语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教学法初中语文

■ 陈 凯

囿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不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都一直沿用着“材料浏览——分部拆解——主旨提炼”的机械化教学流程,未能真正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教学形式僵化,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心理上抵触。针对这种情况,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策略。在此,笔者对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情境”,即指依靠语言选择和场景布置等多元信息表现方式,在现实空间中构建的具有一定情感表现力、感染力和同化效力的主观环境。情境教学法就是以这种主观环境为依托开展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优质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捕捉、激活学生的趣味点,引导学生借助对情境元素的认知和体验,以形成更有质感的学习成果,从而进一步达成促进学生知识体系、技能和社会情怀获得和目标的强化。情境教学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感性化、具象化思维较为突出的特征而提出的高效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和“引导教学”两大科学教育理念的具体形式之一,非常值得广大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运用。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依托于课堂情境富含的生活气息、趣味元素和多感官认知成分,语文教师能够十分方便地引导学生凭借既有生活经历和主观趣味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多元理解和深度吸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帮助学生形成丰沛的社会情怀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情境教学的有力带动下,课文中的诸多美好情怀和积极的思想内涵将以更加灵活、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所理解、认同,从而对他们的高维语文素养形成也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借助情境教学,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自发地形成多种具有趣味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活动,为“寓教于乐”理念的逐步落实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契机和平台。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引导是比较被动、教条的,且严重缺乏对学生活性思维的构建和对知识成分的形象化转化,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具有长效指导作用的学习思维和知识体系构架。而情境教学法则可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多元渠道,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探索和相应成果的能动获取。

三、情境教学的具体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的关键特征就是可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代入学习的愉悦感和获得感,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而积极的学习。语文是一门知识尺度较大、思维弹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初中生的综合学习系统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务必要摆脱刻板、僵化的思维,强调教学手法的复合化、多元化和靶向化;情境教学法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可以为教师的灵活教学提供巨大的施展空间,这对于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

1.在情景构建中引入生活化元素

对于绝大多数初中生来说,生活无疑是最为广阔而真实的情景,初中生主要的知识和情感都是脱胎于个人日常的生活经历;同样的,初中语文的主要教学载体——课文也无一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其中所蕴含的诸多元素均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本着“立足于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生活经历和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引入一些符合学生日常经历的人、事、物作为构建情景的基本素材。如此一来,学生首先可以在学习时获得极强的亲切感,拉近自身与课本之间的感知距离;其次可以凭借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来有效降低理解知识的难度;同时还能够借助丰富的生活观察、体验成果来进一步唤醒自身的语文学习灵感和潜能。

例如对于《雨的四季》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所经历过的和“雨”有关的生活场景,或者自己曾在下雨天所遇到过的难忘的事情,如第一次独自坐在窗前安安静静地听雨时,自己的心中在想些什么?最近一次刻意在下雨天去外面淋雨是为什么,心中又有什么感触?有没有和别人一同撑伞在雨中漫步的经历,是和谁,又是出于什么原因?等等。而后再凭借学生们借助这次回忆而产生的情怀引导他们开始阅读这篇课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雨”的情怀和对“雨”的“四季之美”的充分感知。

2.在情景构建中积极完成对信息的具象化处理

虽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身心发育,然而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仍然不够成熟,其学习思维还留存着非常浓厚的感性色彩,并不擅长进行对抽象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认识并尊重这一特点,在构建情境时有意识地突出对知识信息的具象化处理,将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者不易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元素,以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习惯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片、视频或虚拟场景等形式去展示、讲解知识内容,从而让学生可以凭借视听途径获得鲜明的知识印象,而后再辅以语言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备的课堂学习情境。

比如在学习《范进中举》时,由于这篇课文中所表现的事件场景和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不同,学生基本上不具备对应的认知经验,那么教师首先就可以通过电子白板等设备来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以这种直观的方式去形成对应的印象;而后教师则可从生活中选择一些与之类似的场景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想象范进当时的表现。至于对范进中举之后发疯的原因,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联想一些自己的经历,比如可以询问学生:“当自己支持的球队获胜后,自己会有什么表现?”或者“当你以为自己考‘砸’了,而当成绩发放后却发现自己居然是班里前几名,又会如何?”之后则可进一步点明范进的发疯其实就是人们上述情绪变化的一种极端结果。

3.在情境构建过程中积极组织趣味活动

虽然已经是很多人眼中的“大孩子”了,但初中生仍旧保留着孩子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对于一些有趣的活动毫无抵抗力,也更容易在参加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行动力和思维悟性。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一特性,在情景构建过程中积极组织一些富有趣味性、参与感的活动,发动学生通过实践参与的方式将对应的学习情境活灵活现地还原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情境的认知将更加生动、活跃、有效,情境教学带给学生的知识代入感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那么相应的教学效果自然便会得到更深层次的优化。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把握分寸,不要一味追求活动的娱乐性,防止为了娱乐而娱乐,否则是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的。

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剧组,发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商讨、制定剧本,分配每个成员所要负责的工作和扮演的角色;如果条件允许,学生还可以自行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服装并做一些简易的装扮。上课时,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剧组将自己准备的舞台剧在教室里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演绎和观看的过程中切实融入到课文的世界里,体会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根据大家的意见以及各组的表演状况评选出1到2个“最佳剧组”,并对他们予以充分的表扬和必要的奖励。

情境教学法是学生与教师都喜闻乐见的创新型教育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创造力。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教学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