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2023-01-11 18:09江苏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214400陈丹洁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轴对称微课课堂

江苏江阴高新区实验中学(214400)陈丹洁

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信息技术能够全面引领教学创新。微课和翻转课堂的融合应用,能够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增强师生互动,实现高效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紧扣重难点内容精心设计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将学习放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将知识内化放在课中,让学生自由练习、探究、讨论和解决问题。以往,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集中在课堂上开展,学生对教师较为依赖,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很难理解和掌握知识。翻转课堂将“先教后学”变成了“先学后教”,使学生的难题、疑惑都可以在课堂上得到集中解决。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等。

(二)微课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借助微课能够促进学生自由、快捷、高效地学习。微课有助于教师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也有助于学生细致理解知识点,把握重难点知识。利用微课能够使课堂形式更加活泼,更具吸引力。

二、微课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但一些学生经常抓不住听课的重点并由此产生许多疑惑,而部分教师出于种种原因,并不能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致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使疑问越积越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改变这种局面,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使学习重难点一目了然。

例如,在教学“用列举法求概率”前,教师可先应用微课给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再设置具体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以使其理解概率的内涵,最后利用表格呈现列举法的应用步骤,引导学生用列举法解决概率问题,进而从中发现规律,把握列举法的实质。

课前,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上,和其他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课前不懂的问题。课后,教师应用微课总结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并布置综合性任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错题收集,形成错题本。这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相关互联网资源、教学目标等制作微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提前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做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他们会找时间观看微课,并认真学习其中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前,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微课以初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变形方法。因为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并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解方程。在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学生尝试运用列表法、检验法等,进而明确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具有不唯一性,找到了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的公共解,求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出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不再依赖教师,他们会经历师生讨论、探索交流、小组合作、尝试解答、检验总结等学习过程,并且还会在学习后进行反思,进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有助于化抽象为直观

相对小学数学来说,初中数学更加抽象、复杂,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十分头疼,基至产生了厌学等情绪。应用微课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预习、复习,以及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点。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融入动画、图形、表格、思维导图等,用通俗化和形象化的语言展现初中数学知识,以深化学生的理解。

教学“二次函数”需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根本在于数和形的融合。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部分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感到陌生,不能有效识图,而相关微课可以全面展示二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分析二次函数中a、b、c的关系,进而深刻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因此,在教学二次函数前,教师可基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重点内容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再在课中结合微课给学生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使学生牢固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实施翻转课堂,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规划,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教师可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解答疑惑,巩固提升。

(一)精设微课视频,助力深度学习

“课前自学”是翻转课堂最明显的特色,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微课并设置明确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落实课前自主学习。微课应该与课前导学单一同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微课和导学单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微课,在微课中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等内容,并结合生活化案例,引导学生完成相关习题。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能够知道二元一次方程有两个未知数,通常用x和y来表示,其中x和y的解具有不唯一性,分为不同情况。通过完成习题,学生能够掌握列方程的方法。

(二)解答疑惑,助力互动交流

待学生完成课前自学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学效果和学习疑惑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及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回放微课,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一知半解的内容,再结合相关案例,助力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前,教师应用微课实现了图案讲解、动画模拟、习题演练等,使学生了解了主要概念,学会了判断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关系的方法,掌握了轴对称的内涵。通过课前预习和习题演练,很多学生都理解了轴对称的意义,但对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关系有所混淆,做题时错误率较高。对此,教师便在教学中反复播放微课,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着重探索难点问题。在学生解除疑惑之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学生:对称轴是直线还是线段?经过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高涨,课堂也更具生命力。

(三)复习巩固,引导内化新知

微课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发送包含作业或本节课小测的微课,有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和查漏补缺。学生可以应用微课开展自主检测,找到自己的不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等深入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内化新知。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到含有两个未知数的现实问题,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表示。经过这样的作业检测,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知识漏洞,指导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深化理解。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典型作业,让学生学习借鉴,共同交流和评价,以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四、微课的应用关键点

(一)抓主线,明关键

想要有效应用微课,便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自学程度、主要疑难问题等的基础上,明确教学主线和教学关键点。学生在观看微课之后,必然会产生较多疑惑,在练习当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错误。对此,教师要弄清哪些是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哪些是学生的普遍性问题。教师若能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便能有效抓住教学主线,明确教学关键点。

例如,在证明全等三角形时,有些学生对条件把握不准,错误地认为用“边边角”这一判定定理就可以证明三角形全等。对此,教师可结合微课对这个问题做详细讲解,如为学生举出反例,构建出满足“边边角”相等,但并不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吃透三角形全等的关键知识。通过应用微课,可让学生在课前有效预习,初步了解新知,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解析难题,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二)立目标,定内容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微课,认为课前应用微课进行预习并不重要,反正教师还会再讲,这导致他们没有对微课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思考,学习效果差。对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应用微课进行预习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优化微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有目的地开展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微课,让学生根据微课的引导完成自学目标,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掌握化简、求值、因式分解等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应用微课时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注意微课使用的频率,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

(三)破难点,补差距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难点,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微课,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初中生之间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能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容易产生学习困惑,难以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施翻转课堂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巩固知识;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进行深度思考,与教师开展互动交流并完成练习任务。初中教学教师要全方位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不足,在设计微课时展现出梯度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弥补差距。

翻转课堂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想充分发挥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作用,教师就应在课前精心设计微课,科学规划导学单,在课中回放微课,引导学生讨论学习,并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微课中的作业,让课前、课中和课后都有微课的身影。

猜你喜欢
轴对称微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美在课堂花开
“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概念
《轴对称》巩固练习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