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

2023-01-13 10:50邓国雄黄海忠许晓荣兰芬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诱因支原体心脏

邓国雄,黄海忠,许晓荣,兰芬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1)

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主要是人体的心血管神经系统受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心悸、心前区不适、疲乏等,同时还伴有其他自觉症状。儿童是发生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群体,主要临床表现为叹气样的深呼吸,一些患儿还会伴有胸闷症状,多发生于心脏功能正常、结构正常的儿童[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本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收治的70 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5±3.4)岁。纳入标准:患儿均出现叹气样深呼吸;均根据《现代内科学诊疗手册》相关诊断指南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均存在心血管功能失调病症,如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等,同时伴有头痛、多梦、头晕等其他神经官能症;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加重与其体力活动无关,但与其生气、紧张等情绪有关。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疾病的患儿;近期接受药物控制治疗的患儿;精神状态异常患儿。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疾病病因诊断方式 70 例患儿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CT或X光片检查,抽取所有患儿静脉血,检查血糖、心肌酶、肌钙蛋白、肺炎支原体抗体、EB病毒、ASO等亲心肌病原抗体指标。

2 结果

2.1 疾病特征 临床检查分析发现,70例患儿中均存在一种或多种以下临床症状:如无法自主深呼吸、自觉气短、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头痛、多梦、头晕等。

2.2 辅助检查 70例患儿的心脏超声图像显示,患儿的心脏结构无异常,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无异常。患儿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EB 病毒感染、ASO 升高、情绪不良等,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6 例(37.1%),EB 病毒感染15例(21.4%),情绪不良20例(28.6%),ASO升高5例(7.2%),其他4例(5.7%)。

3 讨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某些诱因而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内分泌异常,并由此引发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除存在无法自主呼吸、自觉气短、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心悸、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外,还存在叹息样深呼吸,此症状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安、恐惧与慌乱。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心脏原因而引发的疾病,但相关研究显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是因为悲伤、惊吓、抑郁、焦躁等不良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于个体,而个体因自身的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接受暗示性强等导致了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出现[2]。但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出现是否存在除心理因素以外的诱因,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

肖惠算[3]分组分析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诱发原因,发现研究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TNF-α、hsCRP 均高于参照组,说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刘力[4]研究显示,对比健康体检儿童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的气质特征结果显示,患儿气质维度因子中适应性、趋避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徐青怡[5]分析了3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诱因发现,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ASO显著升高9例,存在EB病毒感染6例,表明导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生的因素与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刘影[6]研究了60 例患儿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的病因,发现存在低血钙38 例,血钙偏低22 例,表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原因可能与患儿血液中或者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偏低有关。但对于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生的具体诱因临床目前尚无统一定论。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导致均会引起患儿自身血管神经系统的稳定能力不足,需进一步研究分析。

本研究70 例儿童心脏神经官症中,有20 例存在显著的心理诱因,即儿童在发病前均存在较显著的情绪诱因,占比28.6%。吴素英[7]研究显示,2~9 岁的儿童多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一方面是这个年阶段的儿童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其本身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是辨别能力仍相对较弱,情绪很难控制,经常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加之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疾病的出现;而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的植物神经功能还未发育健全,内分泌系统还未发育成熟,神经体液调节能力仍旧相对较弱,很容易出现窦性心律不齐情况,而对于存在显著性的窦性心律不齐的儿童活动后,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存在显著的改变,这可能是因为患儿的心脏器质性病变在活动后会加重。刘静苹[8]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孩子面对的压力也逐渐增加,特别是独生子女,因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极大,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同时,家长过度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经常来院检查,也会增加给孩子心脏病带来影响,导致孩子对心脏病产生一定的误解,从而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压力,成为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产生的主要诱因。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患儿心脏均存在比较明显的亚临床症状,即发生感染、发热、咳嗽等症状;70 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6 例(37.1%),EB 病毒感染15 例(21.4%),ASO 升高5 例(7.2%)。肺炎支原体(MP)属于超滤性病原微生物,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RNA、DNA、革兰氏染色阴性等特征,不存在细胞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还可能导致人体多个器官功能受到伤害。相关研究发现,我国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小儿疾病中极为常见,一般在年龄>5 岁的幼儿中发病,同时肺炎肺支原体感染具有潜伏期,潜伏期可达2~3 周[9]。有文献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仅有4%~12%的患者出现肺炎[10]。随着肺炎肺支原体感染不断变迁,感染患者将不断增加,同时,还会增加新的疾病损害,形成新的临床症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损害,包括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胃肠道系统损害等[11]。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肺以外并发症,报道较多是神经系统疾病,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但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如何诱发心脏神经官能症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普遍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产生作用于心、脑等组织,使其出现共同抗原,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神心脏神经官能症诱发因素还包括ASO 升高,即存在链球菌感染,因抗链球菌溶血素O 属于A 族溶血性链球菌后产生的一种能对胞外产物存在抗体的一种物质,ASO 在感染14 d 左右出现,而高峰期会在第3~5 周出现。有研究显示,A 组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胞膜、细胞壁、M 蛋白可与人体的心肌组织及下丘脑神经元细胞浆结构存在交叉反应抗原情况[12]。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如果患儿无法自行好转,必须要寻找具体疾病诱因,并针对诱因开展治疗,消除患儿持续存在的炎症、植物神经失衡等症状,保障患儿生命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诱因支原体心脏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思考心电图之175》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心脏
不孕不育患者临床支原体属感染分析
以互联网不良信息为诱因的高职学生犯罪研究与防治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