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程序性死亡在白塞病发病中的作用

2023-01-14 01:50张孟昊郑文洁
关键词:焦亡程序性粒细胞

张孟昊,郑文洁

白塞病(Behçet’s disease,BD)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和眼炎为主要特征,可累及胃肠道、心脏大血管、中枢神经等全身多系统,发病机制未明[1]。中性粒细胞又称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其过度活化与浸润是BD急性炎症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鉴于PMN在BD发病中的重要性,有专家建议将BD命名为中性粒细胞性血管炎[2]。PMN的半衰期极为短暂,通常只有18~19 h[3],因此了解PMN的死亡方式对BD发病机制的探索至关重要。

1 PMN的亚群

在Ficoll密度梯度分离程序中与红细胞位于同一沉降区,为正常密度中性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位于同一沉降区的PMN为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4]。LDGs是PMN的一个新亚群,能分泌比正常密度粒细胞更高水平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如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表现出促炎的特性[5]。

2 PMN的主要功能

PMN是宿主对病原体的首要防御细胞。被激活后可释放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颗粒蛋白酶,吞噬病原体,而后转化为脓细胞并死亡[6]。过度活化的PMN可以造成组织损伤,破坏免疫耐受并产生自身抗体,促使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7]。

PMN可促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活化和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抗炎重编程[8],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9],促进Th1和Th17的分化[10],放大免疫反应。

3 PMN的程序性死亡方式

PMN半衰期仅18~19 h[3],其常见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包括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NETosis)、细胞焦亡和铁死亡。

3.1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生理状态下由基因调控的死亡方式。PMN凋亡障碍将导致炎症反应加剧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11]。凋亡的PMN若不即使被清除则会释放颗粒酶及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12]。

3.2 NETosis

NETs是炎性期激活的PMN胞浆抗菌蛋白附着于解聚的染色质上形成的网状结构,被释放到胞外可以包裹杀伤外来病原体[13]。但过度形成或未及时清除的NETs可直接导致组织损伤;也可以作为新表位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14]。

3.3 细胞焦亡

2001年cookson等首次使用焦亡形容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依赖的细胞死亡方式[15]。焦孔素D(gasdermin D,GSDMD)被CASP切割后,GSDMD-N移位到质膜诱导细胞膜孔隙形成,而GSDMD-C则可以抑制N端的焦亡诱导活性[16]。但在PMN中N-GSDMD并不会聚集到胞膜引起焦亡,而是与嗜蓝颗粒和LC3+自噬体相关[17]。

3.4 铁死亡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最早由Stockwell等[18]提出,是铁超载和脂质ROS累积所致,伴随DAMPs的释放,介导炎症[1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度[20],警告免疫细胞正处于铁死亡敏感的环境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铁死亡会进一步导致DAMP的释放和炎症的发生[21]。

细胞的死亡方式主要取决于“刺激物”和被激活的受体[22],通过启动相应的信号级联反应,执行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而且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发生的快慢不同:细胞焦亡很快,而凋亡却很慢。因此,PMN的死亡可能是细胞不同死亡方式综合作用的结果。表1总结了常见PMN程序性死亡的方式以及各自的特点。

表1 常见的PMN程序性死亡方式及其各自特点Table 1 Common modes of PMN programmed death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4 PMN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在BD发病中的潜在作用

4.1 细胞凋亡

PMN数量、功能稳定以及凋亡PMN快速有效的清除,是维持机体稳态的关键,活动BD患者体内存在PMN凋亡调节机制的紊乱。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促进粒细胞增殖和成熟的生长因子,在调节PMN生存稳态中发挥特定作用[23]。研究发现活动BD血清G-CSF水平增高,且PMN自发凋亡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但加入自体血清共培养后,BD的PMN凋亡被明显抑制,提示活动BD血清中的G-CSF通过刺激PMN的增殖和激活,并抑制其凋亡,维持BD炎症状态[24]。男性BD患者中PMN凋亡紊乱强于女性患者,可能与睾酮有关[25]。但也有研究发现BD患者的葡萄膜炎缓解期PMN凋亡减少,而活跃期上升,可能是凋亡细胞通过Fas-Fas配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6]。一项前瞻性临床研究发现局部应用G-CSF 可以显著降低 BD 患者口腔、外阴溃疡的愈合时间和疼痛严重程度[27]。因此,PMN凋亡调节机制的紊乱可能是BD疾病进展的一个早期、生物学相关的危险因素。

4.2 NETosis

NETosis是目前在BD领域研究最多的PMN程序性死亡方式,可以被病原体、PMA以及唾液酸Lewis(X)等物质诱导[28],但其机制和产生NETs的性质不同。研究显示来源于活化血小板的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可以通过P3K/NF-κB信号通路引起呼吸爆发,使PMN处于活化状态,也可促进PMN黏附、迁移[29]。活动BD血浆中sCD40L水平较健康人和非活动BD明显升高,NETs增多[30]。BD患者体内游离NETs水平及体外PMN产生NETs能力均强于健康对照[31];同时在BD患者针刺反应的表皮[32]、脂膜炎、血管壁或心脏内血栓[33]病理组织中,均有发生NETosis的PMN浸润。推测PMN在BD体内即处于活化状态,通过产生过量的NETs直接参与BD发病,造成组织器官损伤。此外,口腔中唾液粘蛋白上的唾液酸 Lewis(X)可以与PMN的l-选择素结合,诱发不依赖NADPH 氧化酶、弹性蛋白酶和整合素的NETosis。与病原体诱导的 NADPH 氧化酶依赖性 NETosis 相比,唾液诱导的NETosis发生得更快,有着不同的蛋白谱和更高的Dnase抗性,且具有更强的杀菌的能力。但BD患者唾液中不含蛋白质的部分抑制了粘蛋白诱导 NETosis 的能力,导致口腔内NETs水平降低,NETs抗菌能力下降,口腔溃疡发生[28]。

NET s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LDGs[34],LDGs产生促炎因子和NETs的能力均强于正常密度PMN,且LDGs可以通过增强NETosis而引起内皮损伤和血管功能障碍[5,34]。近期研究表明,低密度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能敏感的反应BD的活动状态,且有血管受累的BD患者LDGs比例明显增多[35],提示LDGs与血管炎症有关。

BD来源NETs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凋亡、坏死[36]。损伤的内皮细胞募集PMN并表达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形成新生血管并合成一氧化氮,导致血管扩张,破坏内皮细胞完整性,使炎症细胞浸润到血管全层,导致疾病的不断发作[37]。此外,PMN活化后产生ROS增多,启动NETosis,并导致血栓形成[38]。

2021年本团队研究发现活动BD外周血及血清NETs含量均升高,且血清NETs含量与BD疾病活动指标CRP呈正相关。并首次发现BD NETs中高水平的组蛋白H4和氧化DNA可介导巨噬细胞活化,产生更多 IL- 8 和 TNF-α 等促炎细胞因子,并进一步促进Th1 细胞分化,发挥免疫调节功能[39]。

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化和NETosis将有利于改善BD疾病严重程度[40],体外研究显示秋水仙碱和地塞米松这两种用于治疗BD 的药物均能抑制BD外周血NETosis水平[36],但目前暂无体内验证。

4.3 细胞焦亡

多种免疫细胞均可以发生焦亡:B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皮损中发现NLRP3表达增加,且IL-1β分泌增多,而CASP-1抑制剂会抑制其增加[41],提示BD患者的PBMC可能存在焦亡的增加;肠BD患者的肠粘膜组织中观察到了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升高,是血浆中的外泌体通过激活NLRP3诱导肠上皮细胞焦亡导致的[42]。目前尚无BD中PMN焦亡的相关研究,但鉴于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都已被证实与细胞焦亡存在密切联系[43],因此探究PMN焦亡在BD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深入探索BD发病机制。

4.4 铁死亡

PMN的铁死亡目前在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凤毛麟角,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发现脂质ROS升高和PMN的铁死亡[44]。且PMN铁死亡伴随自身抗原的释放,通过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pDC产生自身抗体和Ⅰ型IFN,形成一个正反馈环。提示PMN的铁死亡不仅是SLE患者白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而且能够诱导发生级联病理反应进而促进SLE的发生发展。鉴于PMN在B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PMN铁死亡在SLE患者中的成功探索为此后对BD患者PMN铁死亡促炎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启发。

综上,PMN作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白细胞,除直接在炎症部位浸润、脱颗粒并发挥吞噬作用致组织损伤外,其程序性死亡方式的调控也与BD发病有关。多项研究表明BD患者PMN凋亡和NETosis机制的紊乱,可直接或间接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组织器官损伤。BD患者体内PMN 凋亡机制受损时,颗粒酶及DAMPs释放将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损伤。NETosis与BD疾病的活动性及组织损伤密切相关:过度激活的PMN释放的NETs装配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可直接导致组织器官损伤;NETs也可以损伤内皮细胞,介导炎性血栓形成;或激活T 淋巴细胞,扩大炎症反应,间接参与BD的发病和病情的恶化。虽然目前尚无BD中PMN焦亡或铁死亡的报道,但随着该死亡方式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在BD患者其他免疫细胞中的深入探索,可为BD中PMN焦亡或铁死亡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深入探讨BD患者PMN的多种死亡方式,可进一步解析PMN参与BD发病的重要节点,有望为B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猜你喜欢
焦亡程序性粒细胞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miRNA调控细胞焦亡及参与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焦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细胞焦亡相关蛋白酶Caspase-1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