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景色描写中的细节美

2023-01-14 08:14李利春
课外语文·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整篇文章花园里劳作

李利春

★无论在写作中,还是在阅读中,关注景物描写尤为重要。

景物描写不仅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因此,平时注意景物描写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而且,当同学们可以熟练地运用景物描写为文章增光添彩时,不仅可以提高大家的赏析能力,

还可以提高大家的阅读理解能力。

景物描写对于角色刻画、推进剧情、渲染氛围、衬托人物、表达中心思想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以新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祖父的园子》为例,

分析景物描写中的细节美,期望同学们从中受益。

一、人、事、景相结合,体现景物描写之美

《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字里行间展现出“我”儿时的快乐回忆,记述了最为天然、纯洁的“大花园”,还有和蔼可亲的祖父。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自由”,指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很自由。它们不会被人管教,不会为生活而苦恼,尽情地在这大好的自然风光中慢慢成长。

文章结构逐步递进,将“人”“事”“景”三方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凸显了纯朴而又醇厚的“园中情”。而后,运用出色的景色描写体现出“我”和祖父与花园之间深深的情谊。文章通过对环境的充分描写,以景衬情表达对“花园”的深深眷恋,牵引出浓烈的感情线。作者在情感表达上也富有特色,用特殊的句式、轻快俏皮的语言为全文营造一种整体的情感氛围。例如文中提到:“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新鲜漂亮。”第一、二段就对“大花园”的整体环境进行了介绍。首先,花园里的小动物种类很多,可以看出花园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其次,再对蝴蝶、蜜蜂等进行深入刻画。通过对蝴蝶、蜜蜂等小动物姿态的描写,营造出极具动感的画面。再通过对它们身上本有的“白、黄、红、金、绿”色彩进行细微的视角描写,一幅极具色彩感的田园生活画就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文章采用开篇即点题的写作方法,通过对记忆中“大花园”的景色描寫,烘托出浓烈的怀念之情。作为读者,我们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到纯洁无瑕的思念、听到“我”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仿佛在这一刻,“我”回到了儿时的大花园。这样的快乐充盈在“我”整个童年中,它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段回忆,更是“我”对儿时那快乐时光的无尽思念。

文章中最能体现出环境细节描写的便是那些生动形象的“形容词”。比如“明晃晃”,这是园子留在“我”记忆中的色彩,这个色彩明亮、健康、活力四射。通过这些“形容词”,我们领略到优美、纯朴的自然风光,从这些词语中,也能看出“我”的满心欢喜。

二、以童年趣事烘托田园风光之美

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最为纯朴的田园风光美,看到那些活泼好动的小昆虫振翅飞翔,也不由得感叹童年时光短暂而又美好。除此之外,文章还记述了祖父在园中种花除草的琐事,也正是因为这些琐碎小事的累积,才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父对“我”的爱。比如原文中写到,“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当然,大花园里的美景不仅仅依赖大自然的馈赠,更重要的是祖父的辛苦劳作。从栽花到除草,每一个小细节都被“我”记在了心里。通过和祖父一起开心地劳作反映出童年的无忧无虑、无所顾忌以及祖父的勤劳和对“我”深沉的爱。那些祖父种下的花朵日后都成为“我”最为珍贵的回忆,那个记忆中的大花园,每一株花、每一棵草都留在了“我”的心里。对于“我”来说,它们不是简简单单的“花草”,不是最直观的“自然风光”,而是“我”对儿时的印象以及对祖父的怀念。那些花花草草就像是“我”的情感寄托,它们并没有“离开”,而是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成为“我”心里的那一抹光亮。

在文章中,我们也看到了最为真实的农村景象以及最真实的农家劳作。祖父对于“我”的捣乱不仅没有阻止,还放纵“我”任意玩,对“我”满眼的宠爱与耐心。他的爱让“我”可以尽情地玩乐,尽情地享受儿时的时光,在祖父的花园里,“我”放飞了的天性。看着祖父种出来的那些花在不断成长,“我”似乎也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跟随作者以景应情的写作手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仿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尤其是那些对大自然最真实的风景描写,那些富有动感、富有童真的描述,好似把所有孩童的内心都表达了出来,呈现出作者对儿时最珍贵的记忆,连同读者也一并体会到了童年时期的快乐。它们就像连续剧的画面一样,在我们的脑海里反复播放着。大概在孩子们的心中,在作者的心中,这些动物、植物都如同小精灵一般,是有魔法的。比如原文中这样写道:“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文章最后写道:“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可是白云一来,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祖父的草帽上。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仿佛是作者对童年的一个总结,也像是对童年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读者好似跟随作者的笔调度过了完整的一天,在这样舒适又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玩累了就直接躺下数着天上一朵朵的白云,随后进入梦乡。这不仅是在回忆“我”的童年,更是在唤醒内心中最为柔软、最为童真的那颗心。

整篇文章从进入大花园开始,到对花园里所有景物、动物的细致描写,紧密布局,环环相扣。整篇文章好似在回忆童年,其实质暗指童年的真实生活环境、祖父劳作的场景早已不在,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透过环境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更让我们看到作者的情感流露。可见,细致的景物描写对于一篇优秀的文章而言,作用多么突出。

猜你喜欢
整篇文章花园里劳作
辛勤劳作 吉祥人家
惊喜
春暖劳作花相伴
小熊当当聆听花园里的声音
思维大碰撞
花园里的芬芳
花园里的秘密
酷暑劳作易受伤 “高温权利”需了解
阅读理解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