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023-01-16 05:34
四川水泥 2022年5期
关键词:墙肢连梁洞口

田 稷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0 引言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结构在高层建筑中被大量运用。剪力墙的结构主要是由墙肢和连梁这两种结构组成,并且这两种结构分别有着不同的抗震性能和不同的建筑刚度,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为了更好地展现出剪力墙结构的运用价值,设计人员需要有效把控设计的核心要点,以保证剪力墙结构设计可以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要求。

1 剪力墙结构优缺点

剪力墙结构是建筑物的核心支撑结构,有着显著的应用优势,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

1.1 剪力墙结构的运用优势

(1)剪力墙结构设计科学性较强,且建筑成本较低。在保证剪力墙结构品质,完善建筑功能的同时,可控制工程建设成本。

(2)剪力墙结构的刚度表现优异,结构功能相对完善,可以承载多种类型的负荷。

(3)在建筑工程中,剪力墙结构与分割墙体的结合运用,可有效拓展建筑物内部的可利用空间,使其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

1.2 剪力墙结构的运用缺点

(1)由于剪力墙结构的刚度优异,倘若遭遇外力影响,便会展现出自主防御的特性,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导致结构出现变形情况。

(2)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设计,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墙体结构自重的提升,留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3)剪力墙施工成本相对较低,尽管可实现工程材料的节约使用,不过整体结构的延续性仍待提升。

2 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类别

2.1 实体类剪力墙

实体类剪力墙是指建筑结构设计中没有洞口的剪力墙,此类剪力墙的平稳性与负荷承载力较为优异,一般不会产生品质问题。

2.2 小开口整体剪力墙

此类剪力墙设计中留有洞口,洞口通常在剪力墙整体结构约15%的面积以内,这对剪力墙结构的负荷承载能力带来显著影响,连梁会产生反弯的情况。

2.3 联肢剪力墙

联肢剪力墙结构中设计有面积较大的洞口,这会对墙体结构的完整性带来显著影响,无法有效保障剪力墙的负荷承载能力。

2.4 壁式框架剪力墙

壁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洞口所占面积更为突出,墙体结构所受到的影响也更为显著,除去梁柱之外,其他交错区域会产生一定的变形情况,剪力墙结构也接近框架的内力分布,其结构设计有待完善。

3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原则

3.1 拉通对直

建筑结构设计时,剪力墙中涉及的门窗与洞口需保证上层与下层结构的全面对齐,有效设计好结构的传力途径,全面提升剪力墙结构的防震水准。剪力墙结构需沿着轴线拉通对直,并且需全面规避重叠等情况的出现,以保证整体建筑结构功能的完善性与后期使用的平稳性。

3.2 竖向贯穿

竖向剪力墙需保证由上到下,实现总体上的结构贯穿。一般在剪力墙竖向出现变动时,剪力墙墙体厚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可借助控制剪力墙单元刚度的方法来控制抗侧刚度,规避刚度的突发性变化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3.3 洞口开设控制

尽管开洞会影响剪力墙的负荷承载能力,不过某些较长的剪力墙结构,需借助开设洞口来分担墙体所承受的负荷载,洞口之间借助弱梁接入,不过墙肢一般控制在8m 的范围内,不能太长。

3.4 建筑高度匹配

在剪力墙结构类型挑选时,要合理设计剪力墙结构型式,以匹配建筑整体荷载,规避受力不均衡问题的出现。

3.5 控制墙肢平面的外弯矩

伴随工艺与材料的持续改进,控制墙肢平面外弯矩的举措更加多样化,可借助提升竖直方向墙体体量的举措,对墙肢平面外弯矩进行全面把控;也可通过提升砖垛体量,来控制梁端所带来的负荷压力。倘若墙体截面相对有限,则可规划成铰链连接的模式,也可有效控制墙肢平面的外弯矩。

4 剪力墙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4.1 墙肢的厚度与长度设计

剪力墙墙肢的长度与厚度,对整体结构的质量及后期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因此,剪力墙结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从剪力墙结构的刚度层面来考虑,确定墙肢的长度与厚度[1]。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物内部剪力墙结构的墙肢体厚度需要控制在20cm 范围内,保证与填充墙的厚度相同。高层建筑基础深埋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墙体的整体高度也需在5m 之上,墙肢厚度需要超出填充墙的整体厚度;下墙肢的整体长度不大于8m,下跨的高度需高于6m。抗震墙的厚度需要依据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来科学规划,通常而言,倘若抗震性能需要达到一级水准,则其厚度则必须提升到16cm 之上;倘若需要达到四级标准,则墙体的厚度则需至少保证有14cm。

4.2 合理设计剪力墙的配筋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要求,抗震等级为一~三级的剪力墙,竖向以及水平分布最小配筋率大约为0.25%,某些框支剪力墙底部增进部位的配筋率也需要符合0.3%的标准。在实际工程项目规划中,若建筑物体量较大,则需要提升水平配筋率,尤其是在梁结构等区域[2]。

4.3 连梁的规范化设计

建筑物内部剪力墙结构中,接入墙肢的便是连梁,在水平负荷载力作用下的墙肢会出现弯曲的情况,导致连梁端部产生转角,并产生内力,导致墙肢的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因此,应从调控墙肢受力模式进行改进。而针对某些未调配连梁的剪力墙结构而言,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把控以下核心环节[3-4]。

(1)折减连梁刚度。连梁的跨高相对有限,与连梁接入的墙肢刚度突出,在水平力作用下,会出现较大的内力,容易引发连梁裂缝问题,导致总体刚度下降。因此,在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合理折减连梁的刚度,针对高层建筑内部结构,需借助弹性刚度来进行研究整体的解析。不过抗震规划中的剪力墙结构连梁刚度相比墙体较低,所承载的弯矩会较为可观,配筋无法有效运作。通常情况之下,设防烈度相对较低,可全面控制折减,而相反则会导致折减的增多,不过折减系数要不低于0.5,以保证连梁承载负荷性能的平稳性。

(2)拓宽洞口的宽度。在全面控制连梁高度的同时,提升洞口的整体宽度,可全面控制连梁刚度,同时由于结构刚度的全面下降,也让地震作用对结构起到控制作用。

(3)增加剪力墙厚度。全面提升高层建筑内部剪力墙厚度,等同于提升了连梁截面的宽度,这不仅会提升结构的刚度,提升地震所引发的内力,同时会让连梁的宽度与负荷承载力呈现正比关系。若剪力墙的整体厚度提升,在应对地震突发产生的巨大内力时,则不能依据其厚度有效分散到剪力墙,可能会引发连梁抗剪承载力超出标准的情况。所以,在具体规划中,需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具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控,以切实保证剪力墙的效果,实现建筑整体结构的平稳性。

4.4 墙体的防震加固设计

剪力墙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墙体,墙体是承载压力的基础。在墙体设计中,要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开展钢筋配比计算,需要对纵向和横向的承载能力进行系统化验算,使钢筋调配比例达到标准的防震需求[5]。同时,在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的倾斜力矩比例应控制在40%范围内,在地震力作用之下,可通过扭转作用,将地震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依据工程建设标准,横梁剪切需高于2.5 的基础标准;同时,要特别把控好实际的跨度标准,在跨高比超出6 时,接头的刚度会受到显著影响,导致剪力墙出现超负荷承载力情况。因此,也应全面作好跨度设计。

5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及复杂程度的扩大,对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也随之提升,设计人员应积极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应用,在剪力墙结构设计工作中开展持续的优化与创新,从而提升剪力墙结构的质量与安全性。未来在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优化工作。

(1)剪力墙结构的延伸特性对结构的整体性及耐久性有明显影响,在未来的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进一步明晰建筑物承载负荷标准的要求,深化剪力墙的延伸性,以提升剪力墙设计的科学性。

(2)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规避影响墙体性能和质量的因素,以提升剪力墙的整体强度及性能,保障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猜你喜欢
墙肢连梁洞口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工艺
联肢剪力墙墙肢附加轴力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分析
双肢剪力墙耦合比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剪力墙结构中如何解决连梁问题
结合某装配式高层剪力墙结构谈连梁剪压比超限
中震下针对墙肢名义拉应力超限的型钢配置设计方法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研究现状
剪力墙的整体性及算例分析
探讨挂篮悬臂灌注连梁的施工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