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2023-01-16 04:45熊金丽
教育界·A 2022年3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成因,依据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有助于教师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成绩,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策略

作者简介:熊金丽(1979—),女,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学校。

笔者的学校属于农村中学,但距离县城不远,所以部分条件较好的家庭和重视学生成绩的家庭都把学生送到县城条件较好的学校读书。在流失的这些学生中,成绩较好的占大多数,而留在本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成绩比较落后,家长对其学习不重视的,这导致我校面临学困生逐年增多,学习优秀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少的局面。因此,如何改善目前学困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是本校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需要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转化学困生的策略,尽可能多地转化学困生,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

一、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第一,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差,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学习动力,得过且过。

第二,学困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学科的核心观点不理解,几乎不背书。一般来说,学困生比较懒惰,怕背重要的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学困生从来不愿意背基础知识。而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考试的特点是一道单选题可能会考好几个知识点,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排除选项本身的知识性错误,就会导致单选题错误率高,丢分严重。此外,如果学生对核心观点不理解,就无法准确地运用核心观点分析材料,导致主观题丢分严重。

第三,学困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毫无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习效率不佳。

第四,学困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课记笔记,课后不愿意背基础知识,不愿意做作业。部分学困生即使写了作业,态度也不认真,可能是随便抄点文字应付教师。部分学困生在做题时,单选题不圈题干关键词,不圈出选项本身的知识性错误;主观题不圈材料的有效信息,不认真审题,导致错误率很高。

第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本校属于农村中学,外出打工的家长比较多,有很多只靠爷爷奶奶监护的留守儿童,父母给予这些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非常有限。还有的家庭即使父母在孩子身边,但种种原因导致父母没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教育。以上这些学生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长此以往就变成了学困生,学习成绩越来越落后。

二、转化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策略

转化学困生,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成绩,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

(一)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关爱,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转化学困生的效果如何,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学困生和教师的相处是否融洽。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要温和,尤其是当学困生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时,作为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出发包容他们,允许他们犯错,不能生气,更不能骂他们,而是要心平气和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把作业补好。教师對学困生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关爱,才能和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

另外,教师还要多主动与学困生交朋友,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与他们交流一些生活中的趣事,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和蔼可亲的,是关心自己的,这样才能拉近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距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困生不讨厌教师,甚至喜欢和教师聊天交流,就有更大的可能性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笔者班级的学困生小A,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在说话,作业几乎不写,是典型的学困生。但是,笔者一直在想尽办法转化小A。有一次,小A的腿受伤了,笔者及时给他带来碘伏和创可贴,并帮他上了药。小A感受到笔者对他的关爱,不仅在上课时不睡觉了,而且还能跟着笔者学一些知识,甚至经常主动在下课时来笔者办公室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后来,小A的道德与法治成绩虽然不太好,但是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发现优点,关注进步,做学困生心灵的导师

每个学困生都有优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关注其进步,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学困生如果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就能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和信心。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积极寻找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肯定他们的付出,每当发现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就要及时地鼓励、表扬他们,让他们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上感受到“我能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一次课堂练习时,笔者班级的学困生小B答对了15道单选题,而且这15道单选题是某一年中考的真题,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笔者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全班表扬小B,充分肯定他的进步。之后,笔者观察发现小B听课越来越认真,而且笔记也记得更加勤快了。

另外,教师要经常找学困生谈心,除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还要做他们心灵上的良师益友,多开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笔者班级的学困生小C初二下学期期末的道德与法治考试考了20分,刚上初三时,小C作业不写,默写也全不会。每次默写完了以后,笔者都会把小C单独叫到办公室,要求他先把默写的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圈好,然后一句一句背给笔者听。起初,小C基本不会背,笔者就一句一句地带着他背,直至他全部背出,这时笔者会真诚地鼓励他,并告诉他可以把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学好。在后来的期中考试,小C的道德与法治考了36分,过了及格线。笔者发现,小C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中找到了自信,树立了“我能行”的学习信心。

(三)立足课堂,关注学困生

1.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且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时政新闻引出理论知识,让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活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吸引他们的听课注意力[3]。学困生如果有了听课的兴趣,听课的效率就会有效提高,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例如,讲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这一课时,教师播放有关严厉打击抗击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的新闻,并让学生思考:抗击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有哪些危害?造谣者受到了什么样的制裁?教师发现,班级的学困生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与同桌讨论问题,听课效果比较显著。

2.立足课堂,夯实学困生的知识基础

学困生在学习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薄弱,而导致其基础薄弱的最大原因就是其课后不愿意背诵基础知识。教师转化学困生要从最基础的方面做起,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最基础的知识就是教材上的核心观点。课堂上,笔者当堂抓学困生基础知识的背诵,一般以“开火车”的形式提问已教授的核心观点,目的是让学困生在课堂尽量多背一点基础知识。但是,学困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一般都表示不懂。这时,笔者就让他们认真听别的同学的回答,等全班都回答完毕了,笔者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一般来说,到这时学困生大多都能把知识背出来,如果他们再不会,笔者就会让负责一对一帮助学困生的优秀生利用课后时间帮助学困生背熟知识。这样,不仅能夯实学困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也能帮助学困生逐步养成上课速记速背的好习惯。

3.立足课堂,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学困生上课不认真,听课习惯比较差。教师要提高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成绩,必须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学习,热爱学习。

首先,在上新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醒学困生勾画书上的重要知识,记录重点问题,逐步培养其记笔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让学困生把问题写在书本相关知识旁边,让学困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在讲述什么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学困生的听课情况,提醒他们少睡觉、少走神。再次,在上作业评讲课的时候,教师要督促学困生按照要求,把单选题题干的关键词以及选项错误的地方圈出来,再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逐步培养学困生边听边分析的良好听课习惯。最后,教师在课后也需要及时地检查学困生是否能够完成作業,逐步培养学困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4.立足课堂,培养学困生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能力

学困生上课不听,课后的作业要么不做,要么乱写,学习自觉性不够,导致其答题习惯差和答题能力的欠缺。学困生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良好的答题习惯和一定的答题能力,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成绩,必须要立足课堂,培养学困生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能力。

笔者在每次的作业课都会关注学困生的答题情况,及时对他们进行指导,督促他们按规范答题。在做单选题时,笔者督促学困生把单选题题目的关键词圈出来,并把选项本身的知识性错误找出来,以提高单选题答题的正确率。在做材料分析题时,笔者督促学困生把题目的要求圈出来,教授学生先写关键材料,再写连接词和书上与材料有关的核心观点,边指导边让他们动笔写。在学困生写完作业后,笔者当堂批改,如有错误就让他们再重新订正,直到他们按规范把题目回答正确,这样有效培养了学困生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能力。

(四)课后“一帮一”结对

如果学困生比较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单独辅导学困生背知识点,就需要优秀生的协助。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具体情况,为每一位学困生寻找一位愿意帮助他的优秀生。优秀生专门负责检查订正学困生的课后作业以及督促学困生背诵基础知识和核心观点。

笔者班上的学困生小D平时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作业经常不写,成绩比较差。为了转化他,笔者经常让他到办公室来订正课后作业,另外,笔者还请了一位和他玩得比较好的优秀生帮助他背书。笔者发现,小D比较喜欢在结对帮助他的优秀生那里背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D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走出了道德与法治学困生的队伍。

(五)有耐心,多关心,常辅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始终关注学困生,反复抓学困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4]。

笔者班上的学困生小E,虽然老实听话,但因其学习习惯不太好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而且每次默写时小E一个都默写不出来。笔者就让小E在别的同学默写时当“小小巡视员”,并且让他一下课就到笔者办公室来背当天默写的内容。有的知识点比较难,笔者就带他一遍遍地读,然后再让他自主背诵。小E虽然背得比较慢,但在笔者的鼓励下逐步能背熟大多数知识。小E的道德与法治成绩从第一次月考考20分到期中考试考了34分,他自己非常高兴,还表示下次要考到40分。

(六)家校合作

教师要通过家长会、电话、短信等方式经常与学困生的家长联系,及时表扬学困生的进步,让家长对学困生充满信心,并且让家长适当督促学困生背诵基础知识,以便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家校合作共同转化学困生,十分有利于提高学困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成绩。

结语

总之,转化道德与法治学困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又烦琐的工作,面对他们的倒退反复,教师不能着急,更不能放弃他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去慢慢转化学困生,要静待花开,相信他们能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曾继芬.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1(37):199.

[2]吕巧霞.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7(66):145.

[3]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4]陈天平.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8):33.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