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肌炎自身抗体阳性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关系研究

2023-01-17 08:18黄卫东虞丽诗张春宏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肌炎肌病特发性

黄卫东,虞丽诗,张春宏

间质性肺病(ILD)是结缔组织病(CTD)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主要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肺泡、肺间质及支气管损伤,是导致CTD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1-2]。但由于CTD-ILD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影响患者的早期治疗[3]。近年来研究发现,肌炎自身抗体对CTD诊断具有特异性,部分抗体被纳入成人多发性肌炎(PM)、成人皮肌炎(DM)及PM/DM的诊断标准中[4]。肌炎自身抗体分为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和肌炎相关性自身抗体(MAA)。若能对部分诊断为CTD-ILD的患者进行MSA/MAA检测,或可重叠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为临床病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5-6]。本研究回顾性收集170例CTD-ILD伴肌炎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评估肌炎自身抗体检测在特发性肌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CTD-ILD伴肌炎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170例。纳入标准:(1)临床符合CTD-ILD诊断标准,且经胸部CT检查确诊;(2)接受肌炎抗体检查,检查结果为阳性;(3)年龄≥18岁;(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感染、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根据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特发性炎性肌病52例(A组)和除特发性炎性肌病外的其他CTD 118例(B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指标(补体C3、C4、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肌酶谱)等一般临床资料。

1.2.2 肌炎自身抗体谱检测 取患者入院时空腹肘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低温保藏待测。使用抗肌炎抗体谱IgG检测试剂盒(北京欧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MSA/MAA抗体表达情况,其中MSA抗体包括抗Mi-2抗体、抗Mi-2抗体、抗TIF1抗体、抗NXP2抗体、抗SRP抗体、抗PL-12抗体、抗OJ抗体、抗MDA5抗体、抗SAE1抗体、抗Jo-1抗体、抗PL-7抗体、抗EJ抗体;MAA抗体包括抗Ku抗体、抗PM-scl75抗体、抗PM-scl100抗体、抗Ro-52抗体。该检测由杭州欧蒙未一医学检验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发热、皮肤症状、肌肉症状、关节症状、雷诺现象、技工手等症状与体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肌酶谱增高比例高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ILD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CTD-ILD患者肌炎自身抗体检查结果 16种肌炎自身抗体检查结果发现,抗RO-52抗体为最常见的肌炎抗体,阳性率为71.76%(122/170);抗Jo-1抗体、抗TIF1抗体则为MSA中最常见的抗体,阳性率均为11.76%(20/170)。抗MDA5抗体、抗PL-7抗体阳性率均为9.41%(16/170),抗Ku抗体、抗SRP抗体阳性率均为7.06%(12/170),抗PMscl75抗体、抗PL-12抗体、抗EJ抗体阳性率均为5.88%(10/170),抗NXP2抗体阳性率为4.71%(8/170),抗PM-scl100抗体阳性率为3.53%(6/170),抗Mi-2抗体、抗Mi-2抗体、抗OJ抗体、抗SAE1抗体阳性率均为2.35%(4/170)。见表2。

2.3 两组肌炎谱抗体阳性率比较 A组MSA阳性检出率为69.23%(36/52),MAA阳性检出率为67.31%(35/52),均高于B组的51.69%(61/118)和49.15%(58/118)(2=4.530、4.801,均P<0.05);其中A组抗TIF1抗体、抗SRP抗体、抗Mi-2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B组,而B组抗Mi-2抗体、抗Ku抗体、抗PL-12抗体、抗PMscl100抗体、抗PL-7抗体、抗EJ抗体阳性率均高于A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炎谱抗体阳性率比较

2.4 影响因素 分析皮肤症状、肌肉症状、肌酶谱增高、MSA阳性和MAA阳性均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生相关(均P<0.05),见表3。

表3 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组临床以四肢近端肌无力为主要症状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CTD-ILD中的发病率为20%~78%[7]。当前PM/DM的临床诊断主要围绕临床症状与体征,结合肌电图、肌活检及肌酶谱等进行诊断,对于无典型症状的患者,临床存在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肌炎自身抗体在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从CTD-ILD中识别肌炎自身抗体阳性,有利于CTDILD的诊断、分类、治疗及预后评估。

本研究结果显示,抗Ro-52抗体的阳性率为71.76%,是CTD-ILD患者最常见的肌炎抗体,与文献[8]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报道抗Ro-52抗体的存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肌炎和关节病变,与炎症性肌病患者的肺间质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9]。除抗Ro-52抗体外,抗Jo-1抗体、抗TIF1抗体也是肌炎抗体中和MSA中常见的抗体。一项关于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抗Jo-1抗体阳性的研究发现,抗Jo-1抗体阳性率为10%~20%,且合并抗Jo-1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常出现肺间质纤维化[10]。此外,已有研究证实抗Jo-1抗体阳性是间质性肺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1]。

本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CTDILD的临床特征及受累器官有所区别,两组发热、皮肤症状、肌肉症状、雷诺现象、技工手等症状和肌酶谱增高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肌肉症状及肌酶谱增高与特发性炎性肌病存在明显相关性。分析原因可能是MSA/MAA阳性与患者皮肤症状等显著相关,而肌酶谱增高可能是PM/DM患者的急性期反应[12]。因此,临床可通过临床症状区别CTDILD患者趋向于何种CTD。

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肌炎谱抗体阳性率发现A组患者MSA、MAA阳性检出率均高于B组,A组患者抗TIF1抗体、抗SRP抗体、抗Mi-2抗体、抗MDA5抗体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一项有关PM/DM-ILD患者肌炎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3],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率为38.9%,非抗合成酶抗体阳性率为50%,其中以抗MDA5抗体、抗SRP抗体多见,6例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死亡3例(50.0%),考虑与抗MDA5抗体阳性者通常对激素治疗反应差,且常出现快速进展的间质性肺病有关[14]。本研究结果显示MSA阳性和MAA阳性均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进一步表明MSA/MAA检测可用于临床CTD-ILD的分类评估,在避免病情延误和治疗方案制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肌炎肌病特发性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发性肌炎的关键基因及发病机制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双剑合璧”共克肌病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注意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病
按压环跳穴治疗膝腿肌炎
特发性腹痛一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