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与风景
——通态性逻辑下活态历史文化不在场的在场演绎

2023-01-17 08:56刘晓琳杨豪中
中国园林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风土风景文化

刘晓琳 杨豪中

当下对风景的探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然而尽管如此,我们极力通过实践来改造和保护的现代“风景”与过去的“风景”相比,正面临着全球现代性的冲击挑战。风景的探讨无法回避对风土的思考,那么什么才是风景真正的内涵?在那些未曾出现风景师的时代,为何风景文化却得到了看似无为实有为的传承和发展?过去的历史文化如何能在看似不在场的时态下展现其对当下风景的影响力?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对风土与风景的内在耦合性、风景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趋势等内容的深入研究。

法国著名地理学家、风景文化哲学家边留久(Augustin Berque,1942—)①先生的《风景文化》(La Pensée paysagère)一书于2017年被译为中文本后,逐渐为中国学者所关注。国内现有关于其风景哲学的系统性研究尚属初始阶段,主要成果集中在相关理论的诠释上。本文将其“通态性”(mediance)等核心理念运用在风景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中,以期拓展风景的内涵边界,为保护实践领域提供不同维度的研究参考。

那么何为“通态性”?活态历史文化在风景的生长中又是通过怎样的“通态性”转换机制实现其影响?“通态性”与风土、风景文化及遗产保护之间又有何互动关联?本文将拨开其层层外壳一一呈现。

1 风土与风景的内涵及其耦合性

1.1 风土的内涵

日本哲学家和辻哲郎(Watsuji Tetsurô,1889—1960)②曾指出:“风土是对某一地方的气候、气象、地质、地力、地形、景观等的总称。[1]5”并由此衍生出诠释了空间物质、(区别生物体的)生命意义及社会性等动态融揉的“风土性”(fûdosei)。且空间层的“风土性”与时间层的“历史性”(Geschichtlichkeit)相望、挑战并交织[2][3]90。而永动力般的风土性“契机”则使凝聚了物质与现象、时间与空间、历史与风土的“存在”生生不息[1]13-17[2]。边留久得益于“风土”(fûdo)及“umwelt”③(区别于“umgebung”④)等理论的启示,意识到“风土”的内涵是二元论框架无法真正诠释的多维体系。

风和土原指自然的动态气象及地质资源,《黄帝内经》载:“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国“风土”一词则汲取了阴阳之理,映射出天、地、人之间的生命循环逻辑,代表了地方气候、土壤、籍礼、风俗等总和,是古人的一种智慧万物观。众古籍如《晋书·阮籍传》中“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的描述,均体现了我国自古伊始便生出对“风土”这一抽象体的潜在认知。

1.2 风景的内涵

从1 6 世纪荷兰绘画领域演化而来的“landscape”(风景),到文化的“凝视”及“看的方式”等认知的转变[4],其内涵的演进蕴含着从静态所见到动态观察的发展历程。巴黎拉维莱特学院(Paris La Villette School)众学者则共持“风景不是环境”而是与人的艺术性再现不可分割的理念[3]前言[5]。本文所讨论的“风景”也并非物化自然,而是经由审美思考、历史文化辐射后的呈现,是人类对环境自主理解后的选择性重构。

中国很早便吐露出了风景思想的嫩芽,尽管那时还尚未称之为“风景”,而是“山水”“田园”等相关意义的指代。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则将山水之美浸入了文字。其在《从斤竹涧越岭溪行》中曰:“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⑤”他虽知“神女”的存在实则蒙昧难定仅存想象,却仍为山川赋予了因人性感悟而生的社会美。这揭示出“美”这样的知觉反馈并非自然理所当然的特质,而在于观察者因投入自身情感体验到了山水质感后,才成就了“美”[3]63。而边留久认为,谢灵运对自然的审美化认知远远早于“康德美学”及“艺术化理论”。

综上可见,国内外对“风土”与“风景”的思考与地理风貌、历史文化的变迁及人类自我的探索同步而行延续至今,一直呈现出积极的动态波线。先人们于风景之美则有着自己独特的类哲学认知,且远早于西方美学现于世界。

1.3 风土与风景的内在耦合性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风土与风景到底有何关联?经上所述,风土与气候、人文、历史、习俗等均存在特殊的逻辑牵连。其次,法国拉维莱特学派认为风景并非环境,而是人文审美化后的结果。在环境未有改变而风土已有变化的背景下,“风景”破土而出,边留久也指出“风景”一词是有闲精英定义的“与环境的新的关系”(即新风土),事实上正是总体而言的风土[3]前言。可见,风景不是简单环境因素的叠加,而是由生命体的归属性情感、文化等介入后,通过复杂发酵产生的特殊风土环境。日本盛行的“原风景”理念也是基于乡愁村落记忆,将人性化归属文化植根风景认知中的体现。一个地域的质感往往来自人文历史和风土的融合,其不仅体现了曾经时空变迁的层叠留痕,更是激发未来质感塑造的内在动因[6]。了解人及其历史文化介入环境的循环转化原理,对人类理解自身及把握风景未来的发展走向尤为重要。

2 风景“通态性”的依据范畴及认知突破

2.1 “通态性”的依据范畴

人类因历史与风土形成了区别于生物、物质的独特存在方式(图1)。生物学家乌克威尔(Uexküll,1864—1944)认为风土绝非固有,而是生命体以适宜自身的方式去感受的;存在论则认为风土与主体相互影响,彼此决定[3]前言(具体可见不同范畴围绕风景问题的风土诠释[3]前言;90[5])。而边留久认为,真正的风景实际上是“通态性”机制下主客体的复杂转化。

图1 人类、生物与物质于时空存在的关系图[3]90

2.2 “通态性”是对二元论下主客体分离的风景身份的统一

受西方二元论旷日持久的影响,风景与人的关系呈现出主客体的长期孤立。“风景”仅以主体视觉所见的客体意义而存在,制约了人们对风景真实内涵的理解。而边留久所定义的“通态性”并非是要全盘否定二元论辐射下的现代性,而是旨在超越绝对化的主客体关系[3]前言,探索循环机制下可流动的全新生命逻辑(图2)。实现风景“通态性”现实的公式为:r=S/P,即现实(r)等于将环境(S)作为风景(P)来理解,这种理解从属于感觉、行动、思想、语言[3]前言(图2),而其“现实”的实现则是环境在相策相济的变量因素影响下,通态化发酵成风景的过程。风景滋养着地域性文化的生长,而文化的积淀又催化了族群差异性风貌及风景理解的呈现。在这种主客体关系的时空转化中,风景总是随着生活方式、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等文化变量因素,对人们置身的环境及心理场所产生影响,使其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景象(图3)。

图2 现实(r)=环境(S)/风景(P)的理解从属范畴(作者绘)

图3 “通态性”逻辑下主客体循环互动关系(作者绘)

3 中国风景文化是“通态化”过程中地域性风土文化的演化留痕

边留久定义的6个标准的实现标志着世界风景文化之源——中国风景文化的诞生(表1)。通过对该标准的梳理、串联及分析思考,可追溯把握历史发展中风土文化延续而生的风景文化发展的脉络源头、嬗变过程及未来趋势。若将过程实现中的关键节点用时空之线连缀,那便是:一方美地、乐园之亭、绘写山水、反思人生。

表1 风景文化出现的6个标准[3]53

1)一方美地。

中国素有“因山、因水、象形地名”[7]的沿袭传统,是自然之美经由前人的文化共识和集体性审美过滤后,浓缩而来的称谓。《尔雅·释水》载:“水中可居者曰洲。洲,聚也。人及鸟物所聚息之处也。”此句借赋名描绘出生命与天调的美好景象之地。可见,中国的地名命名体现了先人对山水特征凝聚而来的风景之美的尊重,以及群体性文化审美传统的介入。

2)乐园之亭。

纵观世界的古老神话,几乎均涉及“乐园”的描述,这代表着幼年时期的文明人类对心中美好园林景象的映射[8]4。如中国的“圃”原指耕种生产之地,而诸古籍却将崇山文化中的“玄圃”精心柔化滤去了功利性,传颂为高悬云端的仙宫神苑,为其赋予了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乐园意义。从早期农耕功能的园林前身,到因精神憧憬化生而成的园林雏形(秦汉“一池三岛”及魏晋“玄对山水”等模式[9]3),代表着关涉风景意义的群体性审美认知的大跨度转向。而《国语·周语》中“疆有寓望”的边境防戎之亭[10],也在时光的流转浸染中,完成了从“物化之亭”到“精神之亭”的身份转换,由此开启了专于观景的园林建筑的构筑时代[3]60。正如《涵虚亭》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亭”择水际、竹里、山巅而落,不仅是容纳观景视角的站点所在,亦是亭中人内心情愫胸怀外扩发散向风景的圆心所在,更是“风景文化”意识深入地方土壤中的人文里程碑。

3)绘写山水。

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古老地图(或堪舆图),是人类对地理方位及世界的认知载体,但尚未携有强烈的主体艺术性表达。而先人将情感性风景审美意识托体绘画的经典,便是具有延绵生命力被冠以“山水画”的存在。如顾恺之的山水画母题从传统教化中抽离而出,转为“传神”的精神求索[3]72[5],标志着历史风土性过程中,士人群体对风景的抒情及文化延展的需求。早期“山水”指山洪等自然现象[3]51[11],西晋左思的“山水有清音”则借由抒写隐匿山水中的流泉风竹之天籁美音,烘托出远胜人为之声的美学意境,代表着将所置身的“环境”精神内化为“场所”的山水情怀的迁移。《世说新语》等书面的“风景”则进阶揭示了“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12]。此外,因慕山羡水之情而衍生出的独特的人文景观——文人雅集(金谷园、西园、兰亭“修禊”等),则展现出了古人游颂山水的文化风潮及修身范式(图4~6)。

图4 宋·刘松年《西园雅集卷》(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反思人生。

对风景的冥想较诗赋绘画而言,则进一步展现了历史发展中变化了的新风土对当时中国的世风及人风的影响,推动了风景从知觉性到自觉性思考的质的跨越。宗炳(375—443)在其“山水趣灵论”中则首次道出突破物化存在的生命的“趣灵”意义[3]72,亦是由风景至身心宇宙的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不禁思考:在风景思想及风景师充盈的当今世界里,为何风景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呢?边留久指出“风景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人们世代植根的思维逻辑,而非仅仅“关于风景的思想”[3]13-16。这种世代沿袭演进的风土文化所构建的思维逻辑框架,便是某个地域性族群与另一处族群性格迥异的渊源所在。在风景“通态性”公式r=S/P的实现中,异质性群体精神的延续,对历史发展中的地域性风景观存在着差异化的导向。而中国式审美为核心的“风景文化”正来自对前人风土传统的沿袭及发展,亦是群体性历史文化潜在运作下的呈现,如基于集体性审美文化共识,对地名的口头传颂到书面记载的发展。或是一些由古老祭祖、祈福的群体性传统习俗,沿袭发展而来的文人阶层的“修禊”[13]等风景文化的实践活动。风景文化经由这6个标准的实现,最终积淀凝聚出了今天独具中国特质的风景文化遗产,亦是值得族群后人去继承和发扬的集体文化性格。

若从历史的高光影像中抽身至当下,却蓦然发觉:遗存风景在二元论辐射的现代性冲击下,存在着缺乏因地制宜的考衡而古风不复的失语化现象。风景的载体无法承受人类的生存、思考和行动方式时,便会出现“与风景冲突的事物”和“无视协调”后的消极结果[3]15-16。今时的观景模式又往往将精神的风景推向了消费的“风景”。回顾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思考风景的宗炳,其乐游山水的体肤之下是将风景之美深潜入心的灵魂。风景的“道”是先人从自然中发掘的天人哲学、美学意境之真理。因而宗炳即便染病困塌,仍要“卧游”以赏画中山水之境界,延续对美的精神追溯。在当代语境中,风景文化遗产保护又该如何应对上述挑战呢?焦点在尊重现存古风余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将人的动态参与及美的精神引导纳入遗产保护中,以“因域营境”的引导机制来唤醒族群深潜的集体审美意识及其地域文化的自觉性,解绑当下地域性营建被动模仿现代城市化风貌的困束。

西方各国的“风景”受中国山水思想的广泛影响,亦产生了各自的地域性演绎。在时空的变迁中,活态历史文脉是一条动态线延续至今。其对现代的风土、风景发展仍起到了看似不在场实则在场的持续性影响。

4 “通态性”逻辑下活态历史文化对风景文化遗产的辐射性影响

4.1 活态历史文化与风景的耦合性

活态历史文化伴随着风土的生长究竟是如何影响现代风景的呢?首先要明确的是“文化”到底为何?辞海将“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涉及精神生产、社会意识形态、历史现象等众多方面。而用一句话凝练就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的成果是集体人格。[14]23”而“集体人格”又为何?“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及“一切文化最终都会沉淀成人格”理论奠定了本文所探讨的文化基调[14]24[15]。对人类各民族而言,攸关生命延续的甘泉便是集体人格。“集体无意识”是深藏于民族血液中的基因记忆,是集体智慧凝聚的文化潜意识,亦是族群世代植根血脉的文化心理、性格、行为、价值、审美等交织而成的“集体人格”。

r=S/P之所以能实现将物质环境通过生命体自身的理解转译为风景,实际上正源自循环机制中活态的历史文化对人(生命个体、社会属性、归属情感于一体的)自身属性及风景审美理解行为的影响及制衡。而此岸与彼岸的文化差异则受其核心变量因素——族群的生活方式、精神价值、集体人格的驱动。文化与风景有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文化也伴随历史时间及地域空间的转译而呈现出不同面貌。活态历史影响下的风景文化,也正是依存于地域性风土环境中,对风景的思考、营建及延续。人们在长久的风景体验中所形成的观景行为、习俗及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凝聚而成了独特的集体文化共识而流传至今。历史文化为何是活态的?皆因其在风土环境的变迁中一直陪伴左右从未远离,共同书写着“风景”从古至今现世的面貌,尽管其看似抽象无形难以捕捉。

尤其,对于中国历史性风土文化托举而升的“风景文化”而言,即使受同一地域不同文化阶层的影响,呈现出了差异化的风景领悟和集体人格的微差,但总体而言,并非各自独立毫无关联。群体性历史、风土、文化的原始积累,对后期中国式审美为核心的“风景文化”发展仍起到了相生相促的活化作用。而风景文化的进阶演化也深刻影响着人们将环境(S)作为风景(P)来理解的个性化现实(r)的实现,同时亦牵动着风景差异化面貌的呈现、风景文化遗产内涵的变迁及未来保护策略的走向。

由此可见,历史文化与风土、风景及人类社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同步生长、相互影响、彼此转化的逻辑关系。风景亦可通过对文化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影响地域族群所在地的一系列物质及精神产物。

图5 元·赵孟頫《西园雅集图轴》(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6 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全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4.2 “通态性”逻辑下活态历史文化对风景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4.2.1 农耕定居文明与风景文化的图底互衬

当下的风景是环境与人类风土、历史文化之间通态化后的呈现,绝非单方输出的结果。我国因中心腹地平坦且相对封闭的地缘特性及丰沛的水源条件,形成了悠久的农耕定居文明。社会生活内涵奠定了精神的价值形态,这种稳定的内在基因又结晶出了不同于游徙基因的独特的文脉形态。先人也由此升腾出祖先崇拜、家族团结的精神气象,如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姜寨遗址。此地由5个建筑群围合出“中心广场”[16],且利用视觉内聚性规律营建而成的向心型居住群景观,又何尝不是饱含族群凝聚精神的文化场所。而由祭祖、祭礼、祈福演化而来的“踏青”“修禊”等传统,也是非物质文化及风景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因素。这种族群精神影响下的风土气象体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象,可见,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族群集体人格对地域性风景的呈现起到关键性作用。

4.2.2 风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精英文化与族群文化

诚然,现有风景文化的主要推论指向风景隶属精英文化特有的审美。笔者补充其他观点以供参考:不可否认精英文化是风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历史上的士人阶层对风景的延续性思考、摆脱物化思维、切入深思的过程提供了积极的能量。然“文化”最初源于“耕种”一词,尤其对于最早诞生风景文化的中国而言,因植根于农耕定居发展而来的文明土壤中,地域原住民对风景的生成及营建的贡献根本无法剥离。如:虽源起于劳动或防御等功能,但依托环境因地制宜地将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感受、图腾符号等)要素融入的梯田文化景观、碉堡聚落体系等,都是具有地域性审美的风景遗产模式。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独特的风景并非远离劳作的精英文化下的产物,而是活生生紧贴着大地,具有生活审美智慧的地域群体文化的结晶。

风土的内涵无法脱离由劳动及生活方式推演出的地域族群文化的沿袭和层叠,而文化阶层实非划分风景可欣赏门槛的定性化标准。“风景”的称谓虽始于有闲精英文化创造的“新风土”,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时空演进中集体性风土文化的凝聚过程,其活态进程的每一帧都离不开地域性群体的集合影像。

4.2.3 全球化挑战下风景文化遗产保护的未来

活态历史文化是风景动态进程的重要环节,而非定格记忆的已逝存在。在全球同质化、二元论及当今城市化模仿行为的辐射影响下,地方性风景特质的稳定性也面临着多方挑战。“通态性”等理论对重塑现代性对传统的割裂认知,梳理精英文化与族群文化在风景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各民族风景的发展不仅依托于文化的独立性,更需关注其在世界文化遗产共同体中的延续意义。跨越人类社会发展障碍的实力源自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直面现代性带来的文化冲击、强调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如何升级其在全球化挑战下沟通更新的能力,积极解决精英文化与地域文化间的交流壁垒,是连接不同维度的桥梁。

因此,保护并非隔绝,而是通过深入探索风土、风景形成的内在机制以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延续保护族群独特的文化特质及风景遗产。

5 结语

“通态性”突破了西方二元论主宰下主客体关系的藩篱,使风景(非主观亦非客观)全新的认知破土而出。对于风景的现在和未来,本文聚焦如下:1)整合了有别于传统认知中内涵分离的风土与风景潜在的逻辑关系;2)阐述了“通态性”逻辑下活态历史文化与风景发展的强关联性;3)引入“集体人格”为核心的文化理念,结合“通态性”动态循环机制,分析风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未来趋势。

面对全球同质化的渗透,此初探不过作引玉之砖,千虑之一得。遗产保护语境中就人、风景、文化的“通态性”转化关系,精英文化、地域文化、风景文化的交互逻辑等方面亟待进一步的探索及拓展。唤醒地域性风景审美及文化的自觉性,尊重其内在气息循环系统的协调发展,异质性风景文化携手共进、和谐共存的前路之光将璀璨不熄。

注释:

① 边留久,地理学家、东方学家、风景文化哲学家,曾任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主任,1991年当选欧洲研究院院士,2018年国际宇宙奖(International Cosmos Prize)获得者。其东方学研究对法国当代思想影响深远,是“风景文化”重生之路上的重要发声者和引路人。

② 和辻哲郎是日本当代哲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其《风土》道出了文化与物理环境的特殊关系,并指出了人类的存在方式与风土间的生命逻辑。

③ Umwelt(环境世界)指环境影响的世界、风土的范畴。

④ Umgebung(环境)指可被现代科学客观化的环境(缺失风土的客观环境)。

⑤ 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鬼”一词指代巫山神女,而此句指诗人本以为会遇见避居深林的高人隐士,却因内心情感所向,因而恰似望见了山角身着薛荔衣、系女萝带的“神女”。

猜你喜欢
风土风景文化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风土和历史
论《风土什志》中李劼人的饮食文化书写
谁远谁近?
葡萄酒产区与『风土』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