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2023-01-18 13:33肖璇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主治医师
康复 2022年33期
关键词:口炎不良习惯疱疹

■文/肖璇 上海市口腔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病科主治医师

您的孩子曾经出现过流口水、烦躁、拒食、嘴里长“白色的小点”“红色的小疱”“黄色的膜”等症状吗?这些其实都是口腔黏膜疾病的表现。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儿童口腔黏膜疾病更是肆无忌惮,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让不少父母头疼不已。

本期儿童专题,就带你了解婴幼儿常见的几种口腔黏膜病,以便家长们提前预防、及早发现,必要时早期给予干预,让孩子“少受罪”。

口腔黏膜疾病发生后,由于口腔位置的特殊性,孩子往往吃不下喝不进;加上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多数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干着急。其实,口腔黏膜病可防可治,且每一种口腔黏膜病都有其特征,家长只要细心观察,对症治疗,认真护理,就可以帮助孩子们减轻病痛。

一、鹅口疮

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又称之为鹅口疮或雪口病。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表现为乳白色绒状假膜,周围黏膜可伴发充血发红。它是由念珠菌属一些致病菌种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感染,造成的口腔黏膜疾病。

治疗原则:

去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病,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

治疗方法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如: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氯己定、西地碘、制霉菌素、咪康唑等。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预防方法:

避免产房交叉感染。此外,可经常用温开水拭洗婴儿口腔,注意哺乳用具煮沸消毒并保持干燥。儿童在冬季需预防口唇干裂,纠正舔唇吮舌的不良习惯。

二、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以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发生成簇小水疱,形成不规则糜烂面为主要表现。病毒初次进入人体,尚无抗单纯疱疹病毒的循环抗体,所引起的感染为原发感染。

治疗原则:

全身抗病毒治疗使用的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口腔局部治疗使用的药物如:3%阿昔洛韦软膏、氯己定溶液、聚维酮碘含漱液、锡类散、西吡氯铵含片等。

预防方法: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因接触单纯疱疹患者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口——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皮肤、黏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处传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活动感染患者与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其唾液、粪便中皆有病毒存在,故该病患者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婴。

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以黏膜充血水肿,灼痛明显,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表现为主。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免疫、遗传、系统性疾病、感染、环境等因素相关。

治疗原则: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根治此类疾病的特效方法,因此,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将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延长复发间歇期作为治疗目的。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其中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溃疡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药物如:康复新液、西地碘片、复发皮质散、锡类散、西瓜霜、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利多卡因凝胶、生长因子凝胶等。

预防方法:

日常避免粗糙、硬性食物(膨化、油炸食品)和过烫食物对黏膜的创伤。均衡营养,清淡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焦虑情绪。去除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如残冠残根、龋齿等,避免黏膜创伤,保持口腔环境卫生。

四、创伤性溃疡

这是一种由物理性、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病因明确的口腔黏膜损害。病因包括因食用过烫食物、咀嚼大块干硬食物、刷牙不慎引起的损伤;婴儿吮吸拇指、橡胶乳头、玩具等硬物刺激腭部翼钩处黏膜,中切牙边缘过锐与舌系带过短引起的摩擦等不良刺激;部分患儿有咬唇、咬颊或用铅笔尖等尖锐物点刺口腔等不良习惯。

治疗原则:

尽快去除刺激因素是首要措施,改变婴儿喂食方式,手术矫正舌系带过短等。其次是局部涂敷复方皮质散、冰硼散等消炎防腐药物;含漱氯己定液等以防继发感染。

预防方法:

避免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定期检查口腔牙颌状况,避免口腔治疗中的操作失误。

五、地图舌

这是一种浅表性非感染性的舌部炎症,因其表现类似地图上标示的蜿蜒国界而得名。因其病损的形态和位置多变,又被称之为游走性舌炎。此病好发于儿童,以6个月至3岁多见。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过敏体质、精神压力、内分泌等因素相关。

治疗原则:

该病预后良好。对患者进行病情解释说明和心理疏导,帮助其克服恐惧是主要的治疗目标。若无明显不适,一般不需治疗。若有症状则对症治疗并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方法:

积极纠正与地图舌有关的发病因素,如调节情绪、避免紧张、劳累和恼怒;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去除口腔内病灶;注意饮食卫生、营养均衡;与变态反应有关者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变态反应的食物,如海鲜、鱼虾等。

六、慢性唇炎

这是一种以唇红反复干燥、脱屑、痛胀痒、渗出结痂等表现为特点的唇炎。病因不明,可能与温度、化学、机械性因素的长期持续性刺激有关,例如气候干燥、风吹、烟酒和烫食刺激、舔唇咬唇的不良习惯等。

治疗原则:

避免刺激因素是首要的治疗措施,例如改变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忌食辛辣食物,保持唇部湿润等。合并感染时可用抗生素软膏或激素类软膏局部涂抹。当唇部有糜烂时,以局部湿敷为主,用浸有消毒抗炎液体(生理盐水、0.1%依沙吖啶溶液等)的纱布湿敷于患处,直至结痂消除,渗出停止。

预防方法:

避免风吹、寒冷刺激,纠正不良习惯。

TIPS

需要提醒的是,儿童口腔黏膜病包括多种类型的不同疾病,发病时不要盲目自行用药,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对因对症治疗,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口炎不良习惯疱疹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肉牛口炎咋防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