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3-01-20 14:01杨蕊竹李智鹏宋文利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11期
关键词:游泳思政思想

杨蕊竹,李智鹏,宋文利

(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20 年5月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游泳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承担强身健体、掌握技能的教育目标外,还应肩负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的责任。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指导下游泳课程不仅能增强大学生体魄、促进大学生健康,而且还能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大学生强化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将术科课与思想政治理论完美结合,让大学生在术科课堂中不仅能学会专业技能还能享受德育教育,让术科教师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在一线教学中真正落实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与协调发展,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1 高校游泳课程的地位与改革意义

游泳课程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开展,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多所名校将游泳课考核成绩作为衡量毕业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学生通过游泳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一门求生技能,在关键时刻实施溺水自救和救护,同时坚持游泳运动还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和肺活量、增强心肌功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具有其他锻炼方式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游泳课因其实用性高、趣味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喜爱。依托课程特点推进教学改革将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通过游泳课程向大学生传递“思政”思想,将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立德树人、团结集体、无私奉献等思政教育元素深入融合在游泳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完善高校游泳课程的育人体系,补齐传统实践课程教学中缺失的思政教育,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政教学能使高校游泳课程更好地肩负起强身健体和思想引领的育人重任。

2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游泳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2.1 改革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游泳课程改革的基本含义是指授课教师提炼出游泳课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正义感、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在实践课堂中将理论、实践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同步进行。

蔡元培先生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游泳课程不仅要具备强身健体的功能,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高校游泳课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国家输出身心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都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传统的单一的输出教学模式并不受大学生喜欢,在教学内容上,授课教师要精心策划,避免在术科课上填鸭式地灌输思政元素,导致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缺少衔接性。游泳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在不失趣味性的情况下将游泳技术与课堂思政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另外,游泳授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具有影响力的国内游泳运动员比赛的经典之作,唤醒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荣誉感。中国体育在过去40年中顺势而起,扑面而来的是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美好愿景,如“乒乓外交”“女排精神”等都饱含着永不放弃、顽强拼搏、为民族荣誉而战等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人文精神。

2.2 注重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传统游泳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技术练习,以讲授法、示范法和练习法3种教学方法为主。受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影响,游泳教师讲解完,学生简单做3~5min的陆地模仿练习后直接进入泳池练习,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结合互联网有针对性地依据游泳技术和思政教育结合的教学特点,进行课程内容整合,以及线上和线下教学设计,还可以借助MOOC、智慧树等学习平台实现教学模式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课前强化准备、深化课堂知识、完善课后复习和评价环节。大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线上的形式观看教学动作视频、思政教育视频,在课后通过线上互动形式交流思政教育学习心得,以及专业知识重难点答疑。高校开展混合式游泳教学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全方位、多渠道地推进高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2.3 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思政教学内容引进体育课堂,教师正确引导是关键环节,教师应从思想上意识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知识传授同样重要。考虑到部分体育教师存在专业教学能力强但思政教学能力偏弱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相关主题活动,如座谈会、培训课程等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在游泳课程教学上,游泳教研室可以组织游泳教师集思广益,共同建设思政课程素材资源库,组织游泳教师制定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学习计划及相关思政课件,在教研室集体备课环节,共同制定高校游泳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点,以及重点和难点,共同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全方位地促进课程思政进游泳课堂,同时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还要设计“教学改革回头看”环节,在期末以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游泳教师分享课程思政教学心得,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此全面提高游泳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游泳课程教学。

2.4 构建合理的高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在高校游泳课程中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指标衡量游泳课程的思政教育质量,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性、复杂性,本文认为从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4个方面来讨论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思政教学评价较为合理。

2.4.1 “为什么评”——评价目的教学评价是检验思政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及时进行教学评价可以发现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游泳课程中思政教育内容,提升高校游泳课思政教育质量。

2.4.2 “谁来评”——学工战线教师学工战线教师是一线教学工作者,与大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大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在思政教育评价环节,游泳课上以带班教师为主,生活上以辅导员为主,其余教师作为辅助力量,以此配合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性思政教育评价。

2.4.3 “评什么”——评价内容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教师要评价大学生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大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准则、对游泳运动的热爱程度有没有显著提高,要综合地对大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2.4.4 “怎么评”——评价方式课中生生互评、课后师生互评、辅导员及相关学工教师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发展性评价应该成为高校游泳课程思政评价的主要途径,如在课中生生互评环节中,通过大学生之间的直观反馈能够反映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素养;课后师生互评,能够检验大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标,以便任课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辅导员及相关学工教师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发展性评价也是十分关键的,辅导员及相关教师可以第三方视角审视高校游泳课程思政教学成果是否达标,发展性评价有助于系统观察大学生的变化,这种评价方式也能更准确地反馈思政教学成果。

3 结 语

游泳课程作为全国高校普及率高且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课程之一,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是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的。高校游泳课程在增强体魄、完善人格、促进社会交往、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与作用,现阶段高校游泳课程存在“重身体、轻思想”的现象,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及时对高校游泳课程进行教育改革,实现“运动课”向“育人课”的转变,也可为后期更多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创新工作打开思路。

猜你喜欢
游泳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