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

2023-01-20 15:33李凌云张继玉
江苏高职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院校

张 华,李凌云,张继玉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纪委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8;2.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苏州 215008;3.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苏州 215104)

学生资助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1]。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可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都在不断提醒教育工作者,“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且“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

过去的十年,是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机制、制度不断完善健全的十年,也是资助目标要求从“上得起学”不断深化转向“成长成才”的十年。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基本任务之一,从中“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实现“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的目标,进而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自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其新的要求和定位,既要实现保障功能,也要凸显育人功能。新时代的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和新的问题,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资助育人”的核心内涵,积极探索“资助育人”的有效路径,才能推动和完善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体系,使资助育人的成效得以提升,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近年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困生”)的绝对人数不断增长。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重要载体,面向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招生的占比更大,经困生的比例相对更高,相对本科院校来说,资助工作面广量大。基于这种情形,“资助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有利于解决经困生的求学难题,帮助他们圆梦大学、成长成才、人生出彩,也是促进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了解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情况,2020年9—12月笔者对苏州地区5所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排除答不全者以及L分偏高者,收回有效问卷166份,有效率为89.25%,其中男生72人,占比43.38%,女生94人,占比56.62%。调查结果表明,约有35%的在校生基本生活费低于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此部分学生往往无力支付全年学费,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开支仍然需要国家与地方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资助保障。但总体来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助的“奖、助、贷、勤、补、免”资助体系,各院校也出台了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学生资助政策,以保障资助款项能够迅速、有序地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因而“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在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重点和实践方向已经从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学生群体转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学生群体,从对学生的经济物质帮扶转向满足学生多元化资助需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3]。因此,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与育人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就笔者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保障轻发展、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资助育人的常态化与长效性尚不尽如人意。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助专职队伍力量薄弱

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调研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在资助专职队伍的配备上重视不够。尽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按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配备资助工作专职人员,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执行过程中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专职人员比例不足。部分学生规模过万的高职院校仅配置1—2名专职资助管理人员,有的学校甚至尚未设置专职资助管理人员岗位,而由学工处或院系辅导员兼任。资助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素养不足,不能准确把握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不熟悉资助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和分析方法,资助工作尚停留在基础操作和简单应对层面,缺少理念和方法创新。

(二)资助资金渠道不均衡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资助资金中政府财政资助占比高达80%,学校事业性提成占比10%~15%,地方及社会资助占比5%~10%,可见资助资金主要来自国家财政的投入。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高,获得来自社会团体、企业与个人的捐资助学金额普遍较少,并且大多是短期的社会资助项目,连续性和稳定性欠缺[4]。此外高职院校主动开拓、挖掘社会资助的意识不强,校内学生工作、校企合作等相关职能部门缺少联动协同机制,未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在学生资助上的作用,社会资助资金来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此外,相比国家财政资助而言,社会资助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社会资助的巨大潜能有待于深入挖掘。

(三)贫困生认定不够精准

精准扶贫要求学生资助工作要做到对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对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情况的学生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贫困学生综合信息数据库。但在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办法比较简单、程序比较单一,认定工作欠缺主动性,动态跟踪机制不健全。经困生认定工作通常需要由学生本人主动提出申请,并由学生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提供证明材料,之后班级评议小组和二级学院根据以上材料进行认定,并交由学生工作处等部门逐一核查。这种看似程序严谨的认定方式仍存在不少漏洞。因所需证明材料往往涉及学生家庭隐私,如父母残疾、家人病故、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等,部分学生因自尊心较强、内心较脆弱、担心受到同学歧视而不愿主动申请;而另一些明显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学生则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谎报家庭经济情况的现象,从而导致认定不公。

(四)资助育人效果不够显著

大部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理念尚未真正落地,育人活动匮乏、实施主体单一,资助工作依然侧重于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经困生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困难生,在学习上、人际上、心理上、就业上也是困难群体,他们的心理较为脆弱、敏感,社交能力不足。调研结果表明,有超过60%的经困生“感到自卑、羞愧难当,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境,抗拒来自师生善意的同情”;超过34%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超过20%的学生“觉得自己是无用的人,不愿意与人尤其是异性交往”。苏州5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经困生占接受心理咨询学生数的比例超过30%。在心理危机事件中,经困生的比例也超过了30%。除了心理问题以外,部分学生为了获取资助,提供虚假材料,夸大困难程度,缺乏诚信意识;有的受助学生把申请到的助学金用于非日常消费品类,如请客吃饭,购买高档服装、奢侈品等;还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家庭贫困,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这些现象显然违背了国家学生资助工作的初衷,也给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启发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其核心是利用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研究人类自身既有的力量、美德、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和流派。这种思潮的出现代表现代心理学研究逐步从对人类疾病的关注和研究转变到以人的积极品质为重要内容的完整人的研究[5]。积极心理学以人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理论假设,其基本内容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个体体验)、积极的心理特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公众品质(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倡导通过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形成习惯性的积极行为模式,从而塑造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几乎所有文化都崇尚六类基本美德,即智慧、勇气、爱、公正、自我节制和精神卓越,具体可以细分为勇敢、诚实、善良等24种人格力量[6]。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与资助育人目标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7]。对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来讲,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根本目的。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成果以及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深化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延伸拓展工作内容。不仅要关注经困生经济方面的现实问题,更要注重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和良好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从经济支持、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人格塑造等方面给予经困生更多关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经济支持是资助育人工作的保障

“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国家对学生资助工作的最低要求,也是我们所倡导的教育公平的根本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尽管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转向了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学生群体,但经济资助和物质帮扶仍然是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要务。高职院校要积极开拓助学资金渠道,以多种方式建立起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四位一体”综合型资助体系,将保障性全面资助与差异化精准资助相结合[8],为经困生提供最基本的经济支持并充分满足其多元化的资助需求。

(二)思想引领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经困生常常将取得文凭作为日后就业的入场券,更将其视作使自己和家庭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普通大学生更大的期望和心理压力,易产生强烈焦虑感和自责情绪。因此,在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要关注经困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时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激发经困生坚定理想信念,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

(三)能力提升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关键

由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成长环境闭塞等原因,经困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外部支持不足,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较弱,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较低,毕业后的发展空间受限。因此,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应对症下药,将经困生就业援助机制由“输血”改为“造血”,加强受助对象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步提升人际沟通、自我管理、技能实践等能力素质,使其在就业和个人发展中做到自信自立,彻底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四)人格塑造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

人格是一个人的总体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归根结底是由他的人格决定的,个人成长中遇到的困难或应激事件往往会以人格为中介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其主要体现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因此,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经困生长远性、生成性素质发展和潜力发挥,着力塑造积极人格特质。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

积极心理学关注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认为人的个体意识和经验不仅能在环境中得以体现,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应当树立系统思维,立足精准、注重协同,全方位建立受助学生的支持系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氛围,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一)树立系统思维,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学生资助工作要实现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逐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资助育人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周期、全过程。健全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是实现资助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应在精准识别资助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精准识别资助对象及其需求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国家已有的资助体系基础上,准确、即时把握资助对象所面临的困难情况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精准化。依托大数据技术,实现学生校园消费、学分绩点、第二课堂等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结合辅导员、班主任日常摸排情况适时开展诊断分析,建立经困生动态调整机制并精准分析受助学生非经济类的资助需求,修订经困生认定办法,努力做到人本化认定、动态化认定、精准式认定。

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强化系统协同是提升资助育人实效的关键。新形势下学校资助育人工作要求工作主体从单一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向多部门、多主体的协同共融转变;工作对象从受助者向自助者转变;工作内容从基本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成才型资助方式拓展;工作方式从传统的经验型向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型升级。为此需要创新优化工作机制,将资助育人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合力,以此全面架构能够动态适配学生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的,实现物质帮扶、道德浸润、人格发展与能力提升相互融合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

(二)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早年成长中的挫折体验可以转化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经困生形成了比其他学生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特征,如学习动机强、人格独立,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自我控制力、忍耐力以及心理复原力,但也存在着自卑、敏感、逆反心理强等心理状况。因此,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着力构建经困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激发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优化校内奖助学金体系,引入更多社会资助,扩大资助品类和覆盖面,设立专项特色奖助学金。例如,针对艺术生群体,可以增设优秀毕业生设计专项奖学金;而在农学专业中,可设立新农人技能菁英奖学金等,以此引导经困生在专业学习、技能实践上“比学赶超”的刻苦精神,去除其“等靠要”的思想惰性;鼓励其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增强自信,提高学业竞争能力。同时,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宣传力度,树立自强不息榜样和励志成才典型,开展“成长榜样”“自强之星”“我的青春故事”等主题报告会,用身边人的优秀事例激发经困生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营造积极向上、励志自强的校园育人环境,增强受助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也是贯穿资助育人全过程的前提要求。针对有些学生在申报困难生材料时出现的失信现象,高职院校要结合申助评定的时间节点,适时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采取正向宣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申请资助的学生树牢诚信品质。感恩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感恩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和利他行为的发生概率。针对部分学生感恩意识不足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感恩教育活动、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让受助学生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的协助之恩、朋友的关心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让经困生知恩于心、谢恩于言、报恩于行,从而形成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良性循环。

(三)融合心理育人,构建经困生心理支持系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高职院校应关注学生个体心理需求,重视挖掘人的心理能量,积极构建学校、二级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系统,及时掌握经困生心理状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宣传推广作用和班级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对问题学生的识别和陪伴作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台、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加强经困生积极心理培育。针对经困生最常出现的社交自闭、敏感多疑等心理问题,通过团体辅导等心理支持项目,挖掘优秀经困生身上具备的勤奋好学、谦虚谨慎、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引导他们养成积极的认知模式,逐步形成培养正能量、积累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的群体效应。

此外,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往往跟学生联系最为紧密,也是最直接掌握经困生情况的育人队伍,对经困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产生的影响更大。应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专项培训,提升其素质能力,推动辅导员对经困生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更加专业的帮扶。

(四)强化能力提升,落实高职教育育人目标

根据舒伯特的职业发展理论,高职学生正处于职业的探索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技能实训以及社会实践等,职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职业兴趣,为正式开始职业生涯做好适当准备。基于此,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要立足于经困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服务于经困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分类指导、专项帮扶、跟踪回访,培养其核心竞争力、职业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建立面向经困生的学业评估机制。针对高职院校经困生普遍存在的专业学科基础较差、学习方法欠缺等实际问题,加大对经困生专业实践项目、技能资格认证考试项目的资助力度,激励他们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实习实训中去。同时开展对受助学生学业的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反馈至其后续资助认定当中,形成资助工作的良性循环机制,推动资助育人功能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加强经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全周期开展经困生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经困生参加生涯人物访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系列活动,唤醒职业生涯意识,鼓励他们深化自我认知;通过定向推荐勤工助学岗位、创新创业型社团、社会实践与服务项目等措施,引导其进行职业倾向性探索、职业兴趣探索,使其对自己的专业、学业、职业发展做好规划定位,激发个体内生动力和积极潜力;有针对性地面向经困生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就业权益保护、求职技能培训等专题活动,通过简历大赛、面试指导、招聘会推荐等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帮扶,促进经困生认真择业、充分就业、积极创业。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