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观

2023-01-20 21:53张丽娟涂山青周自波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总书记技能人才

张丽娟,涂山青,周自波

(华中师范大学 a.教育学院,b.终身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9)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安排。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人才支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贯彻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从多方面多维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的国情,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就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人才培养、办学方向、价值取向以及改革发展等做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并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深刻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观,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职业教育地位: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向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2014年,习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出重要批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根据习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审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时,专门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4]。2021年4月,习总书记再次对职业教育肯定其重要地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5]。除此之外,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同时还肩负着培育“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大国工匠”的历史重任。[6]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报告、指示和批示中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整个治国理政的总体格局中把握职业教育,强调了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地位,全面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地位观,清晰回答了职业教育是什么、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责有哪些、职业教育有何重大使命、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里等问题,为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给予了新的战略定位。[7]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地位观,从宏观层面赋予了职业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提供人才保障的历史使命,从中观层面确立了职业教育为实现我国现代产业结构升级的责任与担当,从微观层面指明了职业教育为实现个人成才、人生出彩的重要路径[8],可谓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蕴深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为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职业教育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有其特定的办学方向。习近平职业教育方向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具体体现在: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9];二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2];习总书记职业教育方向观也融汇于政府的政策文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3]。办学方向也就是办学方针,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和目标追求,是职业教育实践中必须首先要明确的关键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听党的话、紧跟党走的时代新人;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固有属性,“服务发展、促进就业”。

“立德树人”,立何种“德”,树什么“人”,这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0]习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要“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1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根本要求,这是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决不能偏离和动摇。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性:“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此,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为职业教育铸魂育人,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强调“服务发展和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就是要求职业教育既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即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人人[7]。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又一次谈到:“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12]职业教育是以服务经济和人的发展为宗旨,就是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布局结构,有针对性地开设并办好特色专业,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同时,要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加强创新创业指导,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另外,职业教育还要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大批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就业”,就是强调职业教育为个人“就业”发挥“促进”作用,解决就业总需求和专业层次结构矛盾,促进个人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规划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职业教育注重个人素质提升,大力培育工匠精神,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就业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事关社会安定。因此,促进就业,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三、职业教育人才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习近平特别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我们从事的职业教育是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必须符合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要求。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必须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3];必须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技术技能人才”以及“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人才观的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明确的目标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4]“技术技能”和“复合型、应用型”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特色,强调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掌握技术还能应用操作,是既“懂”又“会”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我国来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给新时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数以亿计”是指职业教育要大规模培养人才,必须“加快发展”,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结构,适当扩大职业教育占比。但我国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致使职业技术教育一直被轻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通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释放内需潜力”[15]。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正确引导,极力推崇“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时代人才观,全面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全社会尊重和崇尚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技术技能”和“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指的是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就是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一是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二是具备过硬的技术技能专长,是“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干。这就要求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工匠精神”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培养德才兼备、爱国敬业、吃苦耐劳、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提供人才支撑。这样,既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让个人价值得以有效实现。

四、职业教育价值观:平等参与和发展权利,社会公平正义,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公平正义,体现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区别于西方以及旧中国教育的价值追求,构成习近平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16],并在多次讲话或批示中表示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强调要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发展职业教育,让14亿人民享有更公平的教育。[17]习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8]习近平还专门强调:“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19]习总书记表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一个都不能少”。2015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是管长远的,必须下大气力抓好。脱贫攻坚期内,职业教育培训要重点做好”;“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20]此外,习总书记在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上强调:“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帮助她们适应社会和就业市场变化”。[21]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状态一直存在,西部等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都相对落后,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目标追求仍有差距,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倡导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相违背。正因为如此,习近平要求把教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大薄弱地区和处境不利人群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贫富、不分民族都能接受良好教育”[16],让14亿中国人受惠教育公平,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人生,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习总书记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突破口,让职业教育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人。通过国家政策精准资助,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拥有能上职业院校的机会,学习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处境不利人群就业创业,最终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此外,习总书记还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学习理念,致力创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化泛在学习环境。随着我国整体迈入小康社会、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成员的物质需求不是第一目标,精神追求已经上升到更高层次,人们希望过上有尊严、有品位的生活,这就要通过“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来实现,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追求。

五、职业教育发展观: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近平总书记在给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批示中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2]。根据习总书记批示精神,国务院提出“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的发展目标。2017年,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作主题报告时再次提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2]。2021年4月,习总书记对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就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再次做出批示: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方面,“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方面,“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23]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这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论述和重要批示,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而系统地回答了“怎么办职业教育”这一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观,这一职业教育发展观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要对现有的机制体制进行改革,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要求加快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职业教育内生活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开辟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具体发展路径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育人作用,共同激发办学活力。根据行业企业生产所需要的新标准与新技术,科学合理设置职业院校的培养专业,推进专业课程的建设,努力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在发展方式上,优化职业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全方位资源配置,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区域均衡、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综合运用总体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方式,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最大力度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使得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健全机制,保障所有学校的办学基本需要。重点建设一批中职优质学校和专业,深入实施“双高计划”,逐步平稳发展本科职业教育,形成一批龙头学校和骨干专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让更多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参与生产实习,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掌握知识。鼓励职业院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利用各种新媒体,让职业教育走进社区,走进每个人,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观,深深融入了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教育思想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习近平新时代职业教育观,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为解决中国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逐步形成的,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技能兴邦,职教兴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阔步向前,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创新性的思想观点和重要论断,必将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从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总书记技能人才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人才云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习总书记“下团组”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