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减”政策下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1-20 21:53刘雨琪崔铭香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减家长能力

刘雨琪,崔铭香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2021年七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明确了包括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等具体目标。[1]“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响应,学生的作业量得到减轻,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但“双减”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并不全是积极影响,在社会群体尤其是家长群体中激发了不同程度的疑虑。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规定:“引导父母树立正确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2]家庭作为减负中的重要一环,能否发挥其最大功能必将取决于家长的实际行动。

减负在学校和社会中都引起了重大反响,但学生的负担却“越减越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尤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真正理解“双减”政策的内涵与价值,没能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要投入终身学习中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家长要想在“减负”中发挥正效应,更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帮助自身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双减”政策赋予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新内涵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脱离繁重的课业负担,也不用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学业提高班,但这却考验着家庭的教育水准和教育质量。相对以往,孩子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显著增多,孩子回归家庭,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更加考验家长的育人“智慧”。家庭是学龄阶段人群最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直接影响着人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形成。家长对于孩子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自身的素养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今后人生态度的形成。要让家庭教育回归家庭本真,家长作为影响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人物,要能够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不能再效仿以往的“棍棒教育”或是“泡在蜜罐”的溺爱养育方式,而是要顺应时代发展树立科学、有效的育儿观念,时刻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培养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在闲暇时间能够捧起书本,积极创设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孩子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供支持和鼓励。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家长提出了较大的考验,为家长终身学习能力注入新的内涵。第一,家长要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知,改变学习是学生的主体任务这一狭隘理解,不断深化对终身学习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终身学习,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家长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程度,是家长终身学习能力提升的起点。家长要有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第二,家长要具备促进家庭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满足家庭需求的知识内化能力。终身学习不是应试教育,学以致用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目的。[3]家长要能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自身连续性的进步与提高,并且能将学到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应用在养育孩子的实践当中去,知行结合才能切实提升自身的终身学习能力。第三,家长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动模式,倾听并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互动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国家实施“双减”的初衷。[4]第四,家长要能减少外界的阻碍和干扰,对自身的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自己的学习系统化。终身学习强调学习的可持续性,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家长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为孩子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二、“双减”政策下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我们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5]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在20世纪就已提出,在信息更迭如此快的社会当中,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家长来说,终身学习可以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不仅能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还能提升家庭教育理性,有效推进家校合作的进程;对于社会来说,家长终身学习可以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

(一)提升家长知识素养,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社会对育人的要求逐渐提高,与现实家长育人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家长必须培养自身终身学习能力,提升自身知识素养。人类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知识急剧增加,家长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家长既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帮助子女成长成才,更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实现理想目标与自我价值。家长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意识和自觉性,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走一条自我完善之路。家长通过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自身言行教育孩子,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通过自觉主动地学习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知识、阅历,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为孩子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提升家庭教育理性,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育人水平决定着孩子的个性品质、人格特点。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对家长应该言听计从,家长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些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社会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通过学习能够反思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升自身的育人水平。[6]在“双减”政策实施后,部分家长并没有真正理解双减政策提出的意义,他们为了提高孩子的班级排名和学业成绩,私下里仍然为孩子请高价的家庭教师,孩子的负担并没有得到减轻。培养家长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想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意识到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而不是把目光局限在孩子暂时的分数和成绩上。《迪迦奥特曼》因涉及犯罪和暴力因素导致在多个视频平台无法播放,其中高达八成家长呼吁严控国内播放动画片的尺度。很多家长认为是动画片影响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长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只看到其中的暴力因素,而有些家长告诉孩子奥特曼是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而战。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培养家长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

(三)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有效推进家校合作进程

“双减”对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减负,但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却要增加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这更加考验家长的育人“智慧”。家长不能继续充当“甩手掌柜”的角色,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和义务,家长需要参与学校教师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多,而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又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如一个不爱阅读的家长却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书看报,这对孩子来讲是没有说服力的。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必须培养自身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把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能力,增强自己的养育智慧,高效地推进家校合作进程,让孩子们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呵护。今天的家校合作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很多都利用互联网建立家校沟通的桥梁,如果家长不学习,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就会存在障碍。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民学习氛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学习型社会的实质是以学习求发展”,其蕴含着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乐学好学、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8]孩子的发展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有着显著的关系,家长素质的提高对子女的成长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培养家长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家长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增强自身的养育智慧,还能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对社会发展需求。家长个体终身学习意识的不断增强会逐渐引发家长群体的学习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并以学习型组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会等。

三、“双减”政策下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困境

(一)家长终身学习的意识不足

终身学习意识和态度是学习能力形成的首要条件,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主体,而忽略了良好家庭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样也需要自身的努力。“双减”政策施行后,教育压力并未得到减少,几乎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家长都不敢掉以轻心,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被高中校园拒之门外,错失上大学的机会。家长在关注孩子的成长的同时,却忽视了自身也是家庭教育的主体,需要通过学习来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很多家长把闲暇时间浪费在打麻将、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中,将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的问题归咎于学校,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自身素养与教育方式和孩子的成才无关。很多家长缺失了父母应该具备的角色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养观念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而要形成良好的教养观念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要求家长树立终身学习观并且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二)家长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单一

目前家长的学习主要依靠自学或是学校组织的学习,学习的通道和方式较为单一,且都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家长自学的途径大多是阅读与家庭教育相关的书籍或是在网络上查阅资料,但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并不全面,网络上的资源也缺乏权威性。家长阅读书籍只是停在理论层面,并不能够很好地转化为教育实践,且家长的思想和行为很难一致。有的家长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来获取育儿知识,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家长对于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不够强,通过网络学习并不一定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校组织的家长学习大部分只是局限在家长会或是一些亲子活动上,家长难以获取有效的教育知识与方法,加上学校与家长的关注点都是在孩子身上,很少有针对性的家长学习交流活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只是停留在如何与学校配合层面上,并没有从自身出发思考该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三)家长持续学习的意识较弱

家长作为父母要养育和教导孩子,作为子女又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同时面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无数信息的输入导致家长在学习方面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开来,以至于难以做到持续学习。家长学习发生于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自身因素又包括社会情境及人际交往情境的影响,因此家长学习容易面临更多的困难,导致他们难以持续学习。家长的学习更多地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的短暂性学习,持续性的学习较少,一些教育问题靠短暂性的学习根本没法解决。此外,成人学习更多是从自身需求出发,学习相关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由于遇到的问题具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容易使学习不具有持续性。

(四)家长自身经验固化的阻碍

“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强调,成人与儿童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成为自己和他人丰富的学习资源[10]。家长积累的经验固然有利于家长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教养知识,但有时候会使家长的思维受到限制,从而降低学习效果。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指出经验对于成人的学习具有两面性,并非都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其表现为:经验容易限制人的学习视野,使成人思维受限,容易思维固化,在新事物、新思想到来时,成人难以用充足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去接受,往往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11]经验在家长学习中的负作用就是当家长将自我的发展体验嫁接到子女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孩子的主体性和个性。做好家长仅凭祖辈经验和自身固有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根据时代特点谨慎利用自身的经验。

(五)学校及社会支持力量不足

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影响学习型家庭的构建以及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必须促进家校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共享。但当前学校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家长的合作意识淡薄,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足。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学习成绩的进步和提升上,忽视了孩子的创新能力、道德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社区通过创设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促进家长学习,但很多社区缺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未能够构建家长学习共同体,限制了家长学习的渠道。家长的终身学习应当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但很多公共场所并不具备学习的条件,使得家长的终身学习受到限制。许多社区目前设置的“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并没有将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以及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构建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效用。

四、“双减”政策下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家长应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很多家长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任务,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们无法分心再学习,殊不知学习是贯穿在人生各个阶段当中的,提升自身知识素养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渠道。家长首先要从要求孩子学习转变为与孩子共同学习,意识到自身学习对构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其次,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寻求学习路径与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家长应激发自己的内部学习动机,明确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眼界,并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意识地促进自身观念、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家长应根据自身角色定位,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家长如何胜任父母角色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即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与孩子沟通,家长应该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助式”学习模式认为自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向家长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12],通过为家长提供自助学习和提升的平台,让家长与家长之间能共同探讨,互相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家长要将课堂体验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并坚持写父母日记,与其他家长分享交流,在反思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行为与所学的理念进行验证,做到知行合一。此外,家长还可以参与培训课程。近日,新东方在北京杭州等地推出了素质教育成长中心,其中的“优质父母智慧馆”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育儿方法、多商管理、时间分配、高效学习等多维度的知识性内容,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将自己的经验与新知识连接起来。但这并不是“机构教你,你教孩子”的应试教育,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家长通过参与此类课程,扩展学习路径,学会解决在生活上或是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了解优质的育儿方法。

(三)家长应合理运用先前经验,扩展家庭教育内容

首先,家长需要对先前经验进行评价,观察其是否有利于现阶段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其次,运用发散性思维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家长学习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最后,对先前经验与当前新经验和新思想进行整合。家长应根据时代特点合理运用先前经验,适当扩展家庭教育的内容,例如关于文明礼貌教育、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友爱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念,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还应根据孩子发展阶段性特点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熟知并掌握比如智力开发的关键期理论、道德发展理论、快乐学习法、实践教育法等,让孩子的学习更加高效。家长应学会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需,让孩子自己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意识,这样学习才能持续并富有成效。家长还要学会尊重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留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孩子独立思考并做出判断,绝不包办代替,做孩子幕后的指导者、助推者。为了解决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家长应该做孩子发展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四)家长应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型家庭

家庭对于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应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为孩子价值观念和认知方式的形成奠定基础。首先,家长要创造舒适整洁的家庭环境,在视野开阔、空气清新的地方布置“读书角”、“运动角”等家庭成员共同活动的空间,创设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塑造自身良好的习惯,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培养每日阅读的习惯,与孩子一起更新科学知识与技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最后,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遵循民主和平等的原则,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与诉求,减少与孩子在沟通上的障碍,形成民主和谐的情感氛围。在父母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高尚道德和自立自强品格,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以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家长不仅让孩子能自己挖掘并发展兴趣爱好,更要与孩子一起学习、讨论交流、分享感受,潜移默化中将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家长还应重视教育过程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为构建学习型家庭奠定基础。

(五)学校和社区应提供支持力量,创建家长学习共同体

1.学校为家长学习共同体创建提供支持。以学校为轴心,组织“家长学习共同体”,使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或交流从自发、散漫的状态走向有组织的互助模式。身处网络通信技术发达时代,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QQ群、微信、主题网站等平台进行在线式的交流学习。家长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特长也不尽相同,每一名家长成员既可是“施教者”,也可以是“学习者”。在家长学习共同体中,不乏某一领域的权威人士,他们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自己的专栏,开展某一主题的系列探讨活动,让家长能够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在学校创建的学习共同体中,家长可以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向老师咨询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老师也能及时向家长反馈沟通孩子的各种变化,才能共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还可以利用每个班级的家长网络学习共同体平台,由管理者收集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家长会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与大家分享讨论,由老师引导家长表达自己的建议,共同商讨出有利于孩子的改进措施。

2.社区活动团体成为组建家长学习共同体的载体。社区开展家长教育活动具有时间、空间、资源和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家长都位于同一社区内,居住密集,参与学习比较灵活方便,而且便于组织与管理。社区活动团体应成为组建家长学习共同体的载体,并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家长在集体交流分享中获得知识。例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以成为社区居民固定的交流经验的场所,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家长沙龙”互相交流经验与困惑,还可以通过开办专题讲座、定向家教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学习,加速家长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广场舞也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交集体活动,社区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宣传,使她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参与家庭教育知识的交流、分享、讨论之中。通过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集体活动,将家长学习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家长在与本社区居民的交流过程中,自己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从别人那里学习到有益的经验,还能在他人对自己的赞赏与认同过程中得到满足感与成就感。

“双减”政策落地后,能否发挥其减轻学生负担的效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试图站在家长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减负的实效性。家庭是学龄阶段人群最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家长进行持续不断地学习是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培养家长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其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才能真正落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让孩子能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家长请吃药Ⅱ